古代没卫生巾,女子该如何应对“大姨妈”?妃子又该怎样拒绝侍寝

趣史談过去 2024-06-20 15:59:11

现代社会,人们对生理和健康知识有了更深入了解,会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保护自己。

对女性来说,“月经”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会对它进行讲解,让女孩子们在初潮到来时,不会那么惊慌失措。

然而,在古代,由于缺乏先进的医学技术,人们对许多生理知识的认识不够全面和准确。

女性来月经,常常被视为“不祥”,认为她们会冲撞他人,如果有重要活动,也会被禁止参与。

当月经来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可以使用卫生巾,市场上的卫生巾种类繁多,挑得人眼花缭乱,但它也才进入在我国几十年的时间,在古代,女性来月经没有卫生巾时,她们是怎么处理的呢?

远古时期,为了避免遭受野兽的攻击,人们都是成群生活在一起。在当时人们想要好好生存下去已经很困难了,没有时间去思考除了活着的其他事情,至于生理知识更是毫无概念。

整日饱一顿饿一顿,常年吃生食,营养跟不上,所以月经周期也非常短,并不像现代。

即使来了月经,但缺乏相应理论知识,用干草或树叶随意擦拭,感染风险比较大。后来,人们开始学会狩猎后,开始用兽皮等遮掩隐私部位,等月经来了后,会使用兽皮、动物羽毛。

到封建社会后,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丝绸、麻布等纺织品的出现,让女性舍去了兽皮等较为粗糙的原始用品,有钱的官宦富贵人家可以使用丝绸等,普通人家则可以用上麻布等,《淮南万毕术》中出现了“月事布”的名称。

月事布一般不对外售卖或传授制作方法,一般都是母女相传,虽然在细节上有些不一样,但大体上来说都差不多。

它们一般由10厘米左右的长条组成,长布条中间用两层布做出一个夹层,在上面一层布的两端会留一个口,用以填充草木灰。

草木灰是植物燃烧后的残留,可以达到去污的效果。而且在《本草经注》和《新修本草》等医书中还有草木灰杀菌消毒的记载。

按常理来说,女性们会一次性多准备几条这样的月事布,它们并不像卫生巾一样,属于次抛产品,在使用完后,要用清水加一些明矾或者皂角洗干净,保留下来供下次使用。洗干净后经过太阳的暴晒进行杀毒,每隔几个月更换一次。

宋元时期,棉花传入中国后,棉织品越来越常见,棉花成为许多女性的选择。

与草木灰相比,棉花更柔软,吸附性也更强,相对更加卫生,使用方法仍然大同小异。纸被广泛使用后,一些有钱人会使用纸来替代棉花、草木灰等。

古时,女子来月经常常被认为的不吉利的事情,经血更是“至阴之物”,这一时期女子不能祭祀、会见客人等,连丈夫都要回避,对于妃嫔来说也是如此,那她们都是怎么拒绝侍寝的呢?

在汉代,妃子进宫前要给她们两枚戒指,一枚金戒指,一枚银戒指。

在妃子月经到来期间,会戴上金戒指,暗示这段时间不宜行房。当皇帝看到后,就会主动避开这个妃子几天。

五代十国时期,嫔妃们想出了另一种方式,一些妃子会在经期时在宫门挂一个红灯笼。看到这个灯笼,皇帝就明白了,也就不会去这位妃子的寝宫。

一战期间,一位美国女护士尝试用绷带和药用棉花替代了月事布,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一次性卫生巾。

后来经过各种改良,投入市场。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入卫生巾生产线,才让传统月事布逐渐淡出女性的生活。

0 阅读:0

趣史談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