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打工人,历经四朝送走十个皇帝,却一直官居高位

趣史談过去 2024-06-19 10:14:10

从古至今,为皇帝工作一直都是一个高危职业,毕竟“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说错句话,就可能小命不保。

然而,却有一人,能够在乱世中先后历经四朝,侍奉十位皇帝,还一直身居高位几十年。真可谓政界“常青树”,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冯道出生于一个农耕世家,勤奋好学,能够写得一手好文章。平日除了侍奉双亲外,便是沉浸于书本之中,安贫乐道。但由于此时处于唐朝末年,各路节度使拥兵自重,争斗不休,导致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天佑年间,冯道被幽州节度使刘守光辟为掾属,但却因苦劝刘守义不得,反被关进大牢,出狱后的他,果断选择前去投奔李存勖。

李存勖建立后唐后,授冯道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凡是交托给冯道的一切工作他都能没有错地完美解决,也让李存勖对冯道的依赖与日俱增。

梁晋对峙时期,郭崇韬觉得军队里吃白食的人太多了,想要精简人员,没想到让李存勖非常恼怒,他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自由去决定要养多少士兵。

他赌气地要求郭崇韬选一个新的统帅,甚至要求冯道立马起草诏书,对外宣布。

当李存勖一切都准备好,准备“卸任”时,冯道却提起笔犹豫了。让李存绪焦急万分,催他赶快动手。

冯道耐心地说现在的首要任务应是与梁军对战,而不是搞内讧。这一番话让李存勖瞬间冷静了下来,取消了这一荒唐的命令。

李存勖倒台后,李嗣源登位,为后唐明宗,冯道又继续投靠他,没过多久便被拜为宰相。文人出身的冯道不仅学问渊博,还会深入浅出,劝谏时总能深入浅出,让唐明宗这样的“粗人”都能明白其间道理。

在明宗文冯道百姓生活水平时,他能直言不讳地说谷贱伤农,让他真正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真正所需。

而在“拍马腿”时,更是恰如其分,拿捏皇帝的心思。李嗣源收到了下属刻有“传国宝万岁杯”六字的玉环,爱不释手,经常拿出来把玩。

唐明宗在冯道面前自夸时,他却不以为然,假装深有感触地说,这种有形之物不算什么,陛下身上环绕的无形之物才是罕见之宝。

唐明宗一脸不解,直到冯道回答说“仁义者,帝王之宝也。所以人说,大宝日皇位,何以守位则日仁。”

说完这句话后,冯道便施施然远去,留下一脸懵的唐明宗。毕竟唐明宗是行伍出身,面对这些文绉绉的字词,一时半会难以理解,只得向其他臣子求助。当他弄明白,发现冯道夸他为仁义时,心里别提多高兴。

冯道也凭借他的能力,让唐明宗对他十分信服,君臣二人共同创造了一个短暂稳定的环境。

公元934年,潞王李从珂在凤翔起兵,一看唐愍帝弃城逃跑,冯道便知其大势已去,于是亲率百官开城迎接李从珂,拥戴他为帝。冯道也因此得以继续担当宰相一职,朝堂诸人在他的带领下迅速各司其职。

此后,冯道又历后晋、后汉、后周等朝,侍奉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周世宗等皇帝,任凭皇帝如何变化,始终不变的是冯道始终身居高位。

冯道当官时不贪财好色,反而能保持一颗仁义之心,为百姓着想。在回乡奔丧时,面对收成不好,饿殍遍地的情况,他能主动拿出自己的俸禄,赈济乡民。

将领将劫掠的女子献给她时,推脱不掉的他会暗中寻找这些女子的亲人,将她们送回去时,还给银钱供她们傍身等。在他去世时,引得百姓自发上街悼念他,为他送行。

当然,冯道一直被诟病为左右逢源,没有读书人的“风骨”,让他在后世受到较多非议,但在乱世中,他不仅能保全自己,还庇护了无数百姓,不算美事一桩吗?

参考资料: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0 阅读:7

趣史談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