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关注这一点,很多人戴动态血糖仪,其实都浪费了!

三诺记事本 2024-06-04 11:48:43

说起动态血糖仪,绝对是当下最热门的“控糖工具”。

先思考下,你使用动态血糖仪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调研了50个糖友,54%的人表示选择动态血糖仪的最主要原因是不用扎手指,无痛监测血糖,14%的人因为动态血糖仪可以隐蔽测糖,满足隐糖需求,另外32%的人表示:使用动态血糖仪最主要的是能够持续监测血糖,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血糖规律。

然而,许多糖友在使用时仍局限于传统的血糖监测思维,只关注特定时段的血糖值(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这无疑是对动态血糖仪价值的巨大浪费。

不扎手指其实只是动态血糖仪的优势之一,相较于指尖血糖仪,动态血糖仪不仅能实时查看单点血糖值,还可以持续监测,形成血糖曲线,血糖图谱,TIR、CV、模拟糖化等多个与糖尿病患相关的指标,能有效发现隐藏的高低血糖,反映最真实的血糖情况。

今天我们就来重点说一说如何通过血糖波动曲线来帮助自己控糖。

动态血糖仪每3分钟自动测一次血糖,每个血糖点连接形成血糖曲线,能够全面反映一天中血糖的波动情况。

对于一般糖尿病患者来说,安全的血糖曲线区间在3.9-10.0mmol/L之间,同时还要避免血糖的过大波动,一般来说,一天内血糖最大血糖波动幅度应<4.4mmol/L。

影响血糖曲线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饮食、药物、生活方式和生理因素等。糖尿病患者可定期通过动态血糖监测,了解自身的血糖波动是否达标,在医生的指导下,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合理的治疗和管理计划,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如何通过血糖曲线来调整饮食?

用餐时,我们可以通过血糖曲线,了解食物对血糖的影响,从而进行饮食调整。

未使用动态血糖仪时,一般通过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值来评估这一餐饮食是否合适,但事实上,由于食物的升糖指数和个人消化吸收的影响,有些人虽然餐后2小时血糖达标,但餐一血糖高峰值很高,或者餐后3小时血糖后升,这些都是异常的血糖情况,长期不控制好,也可能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到来。

使用动态血糖仪,不止看餐后达标,更重要的是看餐后波动,通过波动幅度,达峰时间等来评价这一餐的饮食、药物、血糖是否匹配(记录饮食系统就会自动计算)。

▍正常情况下,血糖达峰时间一般是30-60分钟,如果过快达峰,提示食物升糖速度快,建议选择低GI(升糖指数的)食物及食物组合来减慢食物的升糖速度。

▍如果波动幅度大(一般推荐糖友餐后波动控制在4.4mmol/L以内),提示餐后血糖变化过高,尤其是餐后血糖升的又快又高,提示这一餐的食物升糖指数和含糖量都不低,需要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并且控制总的摄入量。▍当餐后血糖趋势箭头成快速上升,甚至急速上升的情况,我们可以进行适当运动(推荐散步或者快走等),在血糖更高峰值达到之前把运动加上,来遏制餐后峰值。

如何通过血糖曲线更好地实现运动降糖?

动态血糖仪可以真实地反映运动过程中血糖的变化规律,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运动种类,不同运动强度,不同运动时间对血糖的影响。

我们甚至可以通过实时持续监测的血糖曲线大概估算出某种运动降低多少血糖,比如我们可以反复测试自己快走10分钟,观察血糖的变化趋势,从而估算出会降低多少血糖。

当血糖偏高的时候,我们就能知道自己大概需要运动多久就能把血糖降下来了。

此外,通过实时持续血糖监测曲线,我们还能清楚地看到是否存在夜间低血糖或餐后血糖后升的情况,从而及时调整,保持血糖稳定达标。

总之,动态血糖仪以其独特的持续监测能力,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控糖视角。通过充分利用血糖波动曲线,我们可以更精准地调整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实现血糖的稳定控制,享受更健康的生活。

*内容仅供科普,具体诊治和用药请根据医生建议进行。

0 阅读:0

三诺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