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国际消息:德国商会警告朔尔茨政府,不欢迎它的“中国战略”!

刘振 2023-07-18 17:16:55

台海问题,确保台湾的完全统一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也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

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台海事务,特别是美国及其西方盟友。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此时正是7月17日时分,台海再次传来消息,这次,我们绝对不会手软,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消息一:德国商会警告朔尔茨政府,不欢迎它的“中国战略”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日前出台最新版的对华全面战略,其中包含的内容在许多方面与美国的政策相呼应,被认为是对美国战略的复制。在新一届领导层的带领下,德国的立场在乌克兰冲突和对华政策上明显偏向美国,使其沦为美国大国竞争战略的附庸。

德国联邦政府所提出的对华全面战略,将中国视为“系统性竞争对手”,鼓吹“减少对华依赖”,这一立场与美国相一致,同时也引起了德国在华企业的担忧。这些企业明确表示反对此项战略,认为其毒化了中德关系,给在华的经济活动带来了不必要的障碍,且并无助于促进与中国的对话。

同时,德国也参与了美英等盟友在乌克兰冲突上的拱火,使得乌克兰冲突长期化,导致能源危机和通胀问题加剧,使得德国经济陷入衰退。而德国的这些行为,也受到了德国企业在华代表的批评,他们警告德国政府,中国是解决21世纪全球性挑战不可或缺的伙伴,应当避免中德经贸合作受到毒化。

总的来说,德国政府的新战略既使其陷入了美国的影响之下,失去了一个主权国家应有的独立自主权利,也引发了国内在华企业的反对,这无疑给正在衰退的德国经济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消息二:美日制定台海有事计划;美国抱怨,岸田不愿承诺派兵

近期,美日关系看似紧密,然而在涉及科技经济地缘政治以及台海问题等实质问题上,双方关系其实复杂。尤其在台湾问题上,美日两国的利益诉求显然有所不同。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日军方在台湾问题上的战略规划已经超过一年,然而在许多关键问题上仍无法达成共识,尤其是日本是否愿意参战的问题。美国一直希望日本在战时可以在台湾周边进行反潜作战,但日本至今未做出明确承诺。

虽然日本已经承诺为美军提供燃料和补给等后勤支持,但在直接参战问题上,日本始终保持沉默。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甚至强调,美军是否能使用位于日本的军事基地,最终的决定权在日本政府手中。

此外,《华尔街日报》指出,尽管美日在抗衡中国的问题上看似高度一致,但实际上这个“联盟”存在许多漏洞,很多问题上的分歧十分明显。简单说来,美国媒体对日本的态度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岸田这货不能处,有事他不敢上啊!”

然而,日本似乎并未对和中国抗衡有足够的信心,也对美国能否保护日本并无过分的期待。在2014年的福岛核危机中,美军首先撤离,日本自卫队紧随其后,福岛的居民只能自求多福,秩序和补给甚至要依赖黑帮来维持。

美国为何如此希望听到日本的“口头承诺”?这不仅展示了美国的影响力,同时也为2024年的大选积攒炫耀资本,给台湾当局一些信心。然而,解放军的军舰和飞机离台湾越来越近,大量战机天天接近台湾本岛,军舰也展现出了包围态势。

总的来说,台湾问题是中国人的家事。在14亿中国人民实现统一的决心面前,美国的任何政治算计都将变为历史的笑柄。

消息三:美媒:印度不改弦更张,连越南都取代不了,更不用说中国

富士康退出与印度矿业巨头韦丹塔达成的19.5亿美元投资协议,此协议本来将在印度建立一家芯片制造厂,印度的半导体产业计划因此受到重创。

富士康的退出显示印度在吸引和保持科技投资方面仍面临挑战,特别是在解决私营部门的担忧上。另一方面,印度政府制定的一些政策,包括提高关税和国内税率,已经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了打击。

此外,印度需要每年实现65%至75%的电子产品出口增长,才能达到目标,这比之前的扩张速度快得多。尽管印度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来推动半导体制造业,但如果印度无法改善投资环境和提供更稳定的政策,那么它很可能无法达成这一目标。

消息四:不要对芯片三巨头“最后一博”抱幻想,拜登“吃秤砣铁了心”

美国的半导体巨头英特尔高通和英伟达的CEO计划前往华盛顿,寻求与拜登政府对话,抗议针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封锁政策。他们希望说服拜登政府相信,这项政策不仅伤害到了他们的利益,还有可能给美国创造出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高通英特尔和英伟达均与中国市场有紧密的关系。例如,高通通过向小米等智能手机制造商供应零部件,获得了该公司逾60%的营收。英特尔和英伟达也在中国市场拥有相当大的份额。然而,华盛顿的封锁政策却让这些公司的营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同时,美国还试图通过影响海外公司,如阿斯麦公司,来进一步切断对中国的销售。然而,半导体行业的巨头们认为,华盛顿的封锁政策无法阻止中国的技术进步,反而可能催生一个西方无法控制的产业链体系。对此,他们表示担忧,并希望说服华盛顿放弃封锁政策。

然而,华盛顿似乎并未改变对中国的封锁策略。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只有自力更生丰衣足食,才能让华盛顿明白,封锁和围堵中国的政策,最终都将成为他们自捅蜂窝的招数。中国不会停止发展,无论美国的政策怎么变,我们都要坚持自己的道路,不断进步。

消息五:无视“西方脸色”,中俄海军将在日本海举行联合演习

近日,中国海军一支编队起航,奔赴日本海,参加“北方·联合-2023”中俄联合海上演练。该编队由包括052D型导弹驱逐舰054A型护卫舰及综合补给舰在内的重要军舰组成。与此同时,俄罗斯也计划派出海空军力量参与这次演习。双方的这种合作行动,展示了在当前国际秩序变动的大环境下,中俄共同努力制衡西方霸权扩张的决心。

在一周前,两国海军已经有过一次互动,俄罗斯海军两艘护卫舰访问了中国上海,并且与中国海军进行了联合海上演练。最近,西方霸权体系在扩张。在欧洲,美国不仅大笔资金从土耳其买到了一张允许瑞典加入北约的准门票,还持续投资乌克兰,敦促其继续战斗。在亚太地区,美国纵容日本发展与北约的关系,助推日本步入北约的道路。另一方面,美国还怂恿菲律宾在南海局势中搅局,并花大价钱拉拢印度以对抗中国。

然而,这样的行动遭到了中俄的有力抵制。对于美日试图在亚太掀起波澜的企图,中俄通过此次联合演习,向华盛顿明确表达了决心:有中俄坐镇,亚太不会有太大动荡。至于北约的“安全承诺”,在被俄罗斯拖入乌克兰战争的局面下,难以维系,其他国家对此无法信任。

在南海问题上,虽然菲律宾试图闹事,但是整个东盟并不认同。印度尽管与美国关系加强,但俄罗斯在印度也有很大影响力,使得印度必须在中美之间做出平衡。目前,欧盟试图以中欧贸易和中欧关系为要挟敲诈中国,但中俄再次联合演习,证明中俄关系坚实,不受外来干扰,表明其对抗西方霸权扩张的决心不会改变。

0 阅读:199

刘振

简介: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