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什么级别的干部不能随便出国?

职场资深秘书 2024-06-22 06:55:40

出过国的人都清楚,需要办理护照。其实普通人出国留学或者旅游很常见,但体制内的人出国因为各种原因会受到一定限制。

我国的护照主要分为三种:外交护照、公务护照和普通护照。每种护照的颁发对象和使用场合都有其特殊性。

一、外交护照

外交护照是最高级别的护照,通常授予具有外交身份的人员,如外交官、领事官以及参与国家事务活动的政府首脑、国会议员等。这种护照为他们在国际间开展公务活动提供了便利,例如进行国际会议、访问外国元首等。

持有外交护照的人员在外国享有较高的待遇和豁免权,以确保他们能在外国顺利开展工作。

二、公务护照

公务护照主要为国家公务人员所持有,某些国家也称其为“官员护照”。这种护照的颁发对象主要是政府机构的公务员,包括各级政府部门的官员、公务员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等。这些人员因公出国时,需要使用公务护照。

此外,这种护照还会颁发给在外国使馆或领事馆工作的非外交人员及其家属。这些人员虽然不具有外交身份,但由于工作需要,他们需要持有公务护照以便在国际间开展公务活动。

三、普通护照

普通护照是面向普通民众的,在国内,普通护照进一步细分为因公普通护照和因私普通护照。

因公普通护照主要由外交部或地方外事办公室颁发给如留学生、访问学者等国家派出的人员。他们出国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培训、参加国际会议等。这种护照的颁发需要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以确保他们的出国行为符合国家的利益和政策。

而因私普通护照则是由公安部或其授权的公安机关颁发给因私事出国或居住在国外的本国公民。这种护照的颁发对象主要是旅游、探亲、商务等因私出国的公民。他们出国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个人事务,与国家公务无关。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因私出国,公民也需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外事纪律,维护国家的形象和利益。

对于国企、国有银行、事业单位的处级(含副处)与副厅级负责人,以及科级以下人员,出国需遵循不同的规定。

科级干部和以下人员在出国前需向主管单位报告,并获得批准。在职的“副处级”、“正处级”和“副厅级”人员需要上级批准,而退休后则无限制。但对于“正厅级”及以上级别,无论在职还是退休,都会受到出国的限制。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对于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出国的限制。根据相关规定,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因私出国(境)的审批要严格执行中办发〔1999〕23号文件的有关规定。

各地区、各部门不得擅自或变相下放审批权限。对党员领导干部和涉及管理人、财、物,机要档案以及其他重要岗位的党员干部,要严格审查,着重审查近期政治表现和廉政情况。对法律规定不准出境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不得批准其出国(境)。这样的规定是为了确保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不受损害,防止腐败分子外逃。

总的来说,我国政府颁发的三种护照都有其特定的使用人群和场合。无论是外交护照、公务护照还是普通护照,它们都是国家授予公民出国旅行和开展公务活动的重要凭证。

但需要注意的是,持有这些护照的公民都需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外事纪律,维护国家的形象和利益。

0 阅读:4

职场资深秘书

简介:分享体制内经验、故事,带您了解体制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