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的“一石四鸟”

海蓝聊国际 2024-01-15 05:52:18

昨日凌晨,也门首都萨那、荷泰达省、塔伊兹省、哈杰省和萨达省的60个目标遭到美英联军的空袭。

根据也门胡塞武装旗下电视台AI-Masirah所称,美国和英国的目标是空军基地、机场和军营。

胡塞武装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英军队对也门发动了73次袭击,造成5名武装人员死亡,另有6人受伤。

美英联军利用部署在空军战斗机、舰载机和潜艇上的战斧巡航导弹实施了空袭行动。

这是胡塞武装对红海国际航运发动袭击以来美英联军首次对该组织发动打击,也是2016年以来对胡塞武装的首次袭击。

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11日在白宫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此次行动是对胡塞武装向红海的国际船舶发起前所未有的袭击的直接回应。胡塞武装还在红海首次使用了反舰弹道导弹。”

英国首相苏纳克在同一天证实了英国皇家空军与美国一道,对胡塞武装的军事设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打击。

英国是美国盟友中唯一与其共同对胡塞武装进行军事打击的国家,凸显了美英联盟在当前世界局势演变中的特殊性。

在此次行动中,澳大利亚、巴林、加拿大和荷兰四国同时提供了“非作战支持”。

袭击发生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巴林、加拿大、丹麦、德国、荷兰、新西兰和韩国等十国政府发布联合声明,强调其要发出明确信息:“面对持续不断的威胁,我们将毫不犹豫地捍卫生命,确保世界上最重要商业水道之一的自由流通。”

红海航运量约占全球航运量的15%。

根据拜登的声明,已有超过50个国家在27起对国际商船的袭击中受到了影响。来自20多个国家的船员受到海盗的威胁或被劫持,为了避开红海,已有2000多艘船只被迫绕道。

美国已多次通过外交渠道对也门胡塞武装攻击红海商船发出警告。在发动袭击行动前约10天,美国等12国发表联合声明,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出“最后通牒”,强调除非他们立即停止海上袭击,否则将为由此引发的后果承担责任。

联合国安理会元月10日以11票赞成、4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严厉谴责也门胡塞武装袭击红海商船并要求其立即停止的2722号决议。

这份决议的关键内容是强调了联合国成员国有权根据国际法,保护本国船只免受攻击,为美国领导成立红海“繁荣卫士行动”联盟及其此次袭击行动提供了合法性依据。

针对美英的袭击,胡塞武装领导人阿卜杜勒·马利克·胡塞在电视讲话中说,美国对该组织的任何袭击都不会没有回应。任何这样的回应都将比最近在红海袭击一艘美国船只的无人机和导弹更为激烈,并放言,“我们更有决心打击与以色列有关联的船只,我们不会退缩。”

胡塞武装对红海商船的袭击的公开由头是声援巴勒斯坦,抗议以色列对哈马斯的军事行动。

袭击发生后,伊朗、伊拉克和俄罗斯等国谴责美英的袭击“完全无视国际法”或“违反了国际法、法规和权利”,侵犯了也门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导致有关地区的紧张局势升级。俄罗斯要求召开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讨论美英对也门的军事打击。

沙特阿拉伯等国态度中立,敦促各方克制,勿让局势升级,并强调维持红海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性,因为红海地区的航行自由是国际社会所求。

尽管拜登的行动受到一些国际反对,但在国内的主流观点是认为拜登早就该这么做了,以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为代表,他希望这些行动“标志着拜登政府对伊朗及其代理人的立场发生了永久性转变”。

但执政的民主党政府显然将外交放在处理中东当前危机的优先地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已在以哈战争爆发后四赴该地区,展开频繁的外交斡旋。其在地区采取的总体方针是,支持以色列为捍卫自身安全而对哈马斯采取的军事行动,包括外交和军事方面的,但同时敦促以色列保持克制,在军事行动上减少对平民的伤害并为人道主义援助提供便利。

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以色列和中东诸多阿拉伯国家之间,华盛顿努力寻求平衡,注重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分歧,支持以色列有克制、有红线的对哈军事行动。

在共和党人看来,拜登政府在地区的行动显得“软弱”,特别是在前总统特朗普看来,拜登的政策导致地区国家对美国的不尊重。美国内力量推动着拜登政府采取更强硬的政策应对以哈冲突。

在此情况下,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打击发生了。在此之前经过了广泛的权衡,包括直到最后时刻,英国仍在为是否对也门境内的目标实施袭击态度摇摆。从实际参与行动的组成国家也可以看出,华盛顿真正的铁杆盟友只有英国,派遣军队参与了行动,其他国家要么参与联署声明,要么提供“非战斗支持”,在参与军事行动方面还没配合美国。

综合来看,拜登政府在此时采取实质军事行动对也门境内的胡塞武装进行打击,是要实现“一石四鸟”的效果。

首先是改变自身在中东当前危机中政策软弱的形象,彰显其为了捍卫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敢于采取强硬政策,敢于采取军事行动,以平息国内不满和反对。

尤其是美国大选在即,寻求连任总统的拜登不希望因对中东地区的政策遭受政治攻击。

这是拜登政府联合盟友对袭击红海商船的胡塞武装采取行动的重要背景,是其要实现的“第一鸟”目标。

拜登政府要实现的“第二鸟”目标是向国际社会展现其为捍卫关键海域航行和飞越自由勇于采取行动,尤其是军事行动的意愿、能力和实力。

胡塞武装袭击的目标自称为涉以色列的船只,实际主要是美国等西方国家与以色列来往的船只。换句话说,胡塞武装对红海航行自由的威胁是现实和直接的了。

这对华盛顿是一项测试:其在自身商船的航行自由受到挑战的情况下,敢不敢于硬碰硬,以军事行动回应军事行动。

对胡塞武装的空袭作出了回答。

中东地区与美国关系高度复杂。其在该地区的铁杆盟友只有以色列。在以色列遭到哈马斯武装袭击并为此对哈马斯采取反击行动的情况下,美国能不能、愿不愿、敢不敢挺身而出,支持以色列,并采取具体行动特别是军事行动,不仅以色列在看着拜登政府,美国国内及国际社会都在看着它。

美英联军刚刚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反映了拜登政府的正式姿态:它能、它愿意、它敢于去行动。在策略层面,美英联军的有限定点打击,事实上也是“以攻为守”,以此次行动对地区跃跃欲试、有意跟进胡塞武装声援巴勒斯坦、抗击以色列或像胡塞武装那样侧面支持以色列的势力,进行震慑。这是拜登政府要实现的“第三鸟”效果。

“以攻为守”的实质是,美国不希望以哈战争扩大为中东地区的全面战争,使美国正在转移的战略注意力重新回归,冲击其对外战略转型,在该地区拖累美国,使其深陷泥潭。因此十国声明强调,“我们的目标仍然是缓和红海的紧张局势并恢复稳定。”

以哈冲突对美国来说更重要的“挑战”可能关系到其全球战略。大国竞争是自特朗普以来的美国政府奉行的核心战略。

无论是在欧洲的俄乌战局还是中东的以哈战争中,华盛顿都有意识地作出国际示范,凸显其坚定不移支持盟友、抗击“侵略”或“袭击”的姿态,并以其取得成功来威慑潜在的敌手。

华盛顿更关切的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这个问题关乎其新的全球战略能否有效实施,因此是其高度在意的,即美国能否同时在不同的地区回应多个危机并实现目标。

以哈战争是俄乌战争发生后,短时间内爆发的第二场局部战争,而全球局势的发展使其他地区也可能发生同类冲突,从而使华盛顿长期以来担忧并重视的局面变成现实:应对多头危机。

在外交解决迟迟不能取得进展的情况下,拜登政府最终决定对胡塞武装进行空袭,既是对航行自由问题本身的应对,也是要向世界显示美国政府能够并敢于在多个危机出现时采取实际行动。

0 阅读:2

海蓝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