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不许收台,沉默4天后,中方反制方法变了,一招打到英方痛处

南笙舞娱 2024-06-25 04:39:27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之中·

前言

英国在联合公报上公然挑衅中国,要求中国不许收台,直接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

在中方沉默了四天之后,中方改变了策略,给英方了一个严重的回击,直接打到了英方的“痛处”。

究竟是何种对策令英国方面感到如此棘手和困扰?

想“出风头”的英国

在这日益紧张的国际趋势下,别的国家是想方设法的降低自己存在感:乱世求生存。

反观英国近期却在国际上出尽了风头,作为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曾经英国总是和美国挂在一起。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英国的势头逐渐变弱,在经历了脱欧的阵痛后,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其在欧盟内部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而德国则是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稳固的政治局势,德国在欧洲联盟以及全球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然而,在今年的峰会中,英国却在联合公报声明中抢尽了风头,这一现象表明了英国实在是坐不住了。

第一个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西方国家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像“菜市场”一样,最后得出的结论连一个和他们相关的都没有。

光是中国的就是三个要求,还特别无理,在中方看来,他们这就是耍流氓,还是三个“不许”,甚至还有网友调侃:怎么不整个“不许吃饭”。

只能说手伸得太长,嘴张得太宽,而英国在其中则是扮演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他得先“搞点事情”让大家看到自己啊。

首先就是要有足够的资本,虽然在脱欧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经济不确定性、外交孤立风险等。

但其作为一个承载着丰富历史遗产和深邃文化内涵的国度,仍然拥有着不容小觑的文化吸引力和无形影响力。

英国政府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展现其在全球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脱欧而损失的欧盟内部影响力。

所以在这次G7峰会上才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在联合公报中,英国就围绕台湾问题的国际局势提出了无理的要求。

对于台湾问题,英国显然是走上了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一条道路,今年5月30日,赖清德上台那天,还有英国议员赶往台湾参加他的入职仪式。

新京报——《英国议员赴台湾出席所谓“5·20就职仪式”,中国驻英使馆回应》

中国在外交以及国际上的形象一直以来都是礼仪之邦,但是台湾问题很明显就是家事,还轮不到一个西方国家在这里指手画脚。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台湾是中国领土,本就是一家人,这是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事实。

任何国家企图干预中国内部事务,或是对一个中国原则提出疑问与挑战的,必将遭遇中国政府与全体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抵制与反对。

英国在台湾问题上的言论无疑是触及了中国的底线,引发了中国的强烈不满,但是中国并没有迅速采取回击。

然而正是这个原因,让英国“小人得意忘形”,认为中国不会把他们怎么样,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在中国沉默了四天之后,给予了他们致命的回击。

马岛问题

“我在等大招CD,你在等什么”,四天的时间非但没有将英国的风头压下去,反而还愈演愈烈。

环球时报——《中方表态:坚定支持阿根廷主权要求!》

“枪打出头鸟”,中方对英方的反制来了,在6月18日,耿爽发表讲话,强调中国无条件地支持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即马岛)的领土主权要求,展现了中国对维护国际法和国家正当权益的坚定立场。

极目新闻——《马岛问题,中方表态:坚定支持阿根廷对该岛主权的正当要求》

中国坚定不移地遵守《联合国宪章》的精神与规定,坚持通过和平对话与协商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领土争端,这一立场与国际法及联合国相关决议所鼓励的和平解决争端方式相一致。

耿爽的表态反映了中国政府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的原则立场,即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任何违背国际法的行为。

我们应当促进所有相关方通过交流和谈判来化解争端,同时防止任何可能升级紧张情势的独立行动。

这一立场不仅适用于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争端,也是中国处理与其他国家领土争议时一贯的态度。

这一消息一出,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股的浪潮,中国人纷纷叫好,而英国人则傻眼了,怎么还突然换了一个打法?

先前,欧盟实施了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增加措施,作为回应,中国提出的反制策略是针对欧盟进口食品施加限制。

中国新闻网——《中方会否对欧盟出台反制措施?外交部回应》

本来征加关税德国就是不同意的,而中方给出的反制措施,瞬间让德国坐不住了,中国作为他们之中的出口奶制品的一个大国。

如果就这样丢了的话,那许多产品将面临滞销,这是德国不想看到的,所以也有了6月22日德国联邦副总理哈贝克访华的消息。

北京日报客户端——《德国联邦副总理哈贝克访华》

虽然不能确定哈贝克此次访华的目的是什么样的,但在这个节骨眼上,还是引起了许多人的猜测。

而相对于欧盟来讲,英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较少,这也是为什么英国敢公开叫板中国的原因。

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经济贸易上制裁不了他,那就在他们的历史问题上来制裁他。

因此,中国在马岛问题争议中的立场清晰且坚定,即全力支持阿根廷对马岛主权的合法诉求。

这直接打了英国的脸,中国的台湾问题你过来插手,那么你们国家的领土主权问题,中方也得“表个态”。

马岛问题的核心在于它是一个源自殖民主义时代的未解难题,而1982年的马岛战争,则是二战结束后世界舞台上一个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它不仅反映了地区权力斗争,也揭示了冷战背景下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马岛问题一直是英国和阿根廷之间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英国作为一个靠殖民发家的国家,在国家的领土主权上有着很多争议。

虽然殖民统治的时代已成为过去,但其长期影响——包括社会分裂、经济不公、文化冲突及政治不稳定等依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

位于大西洋西南区域的马岛自1833年起便处于英国的实际控制之下,这成为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阿根廷与英国间领土争议的核心。

1982年4月的马岛战争中,双方都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虽然英国在军事上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控制了马岛,然而阿根廷对于这片领土的主权诉求并未因战败而消减,其对马岛的主权主张依然坚定不移。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近年来在马岛周边海域发现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后,这场旷日持久的领土纠纷变得更加错综复杂,频发的摩擦凸显了双方对自然资源控制权的激烈争夺。

虽然现在马岛的主权在英国手中,但是阿根廷想要将马岛收复的心从未停歇,阿根廷是巴不得能够得到中方的支持。

阿根廷也曾不止一次的在国际上发出声音,想要将马岛的归属权重新拿过来,今年1月份阿根廷就发声两次想要将马岛的主权拿回。

然而在2月19日,卡梅伦访问了马岛,这一行为直接引来了阿根廷总统的不满,可谓是“有苦说不出”。

新京报——《英国外长访问马岛,阿根廷总统“有苦说不出”》

面对阿根廷对马岛主权的持续主张,英国政府始终保持强硬立场,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谈判讨论,英国坚信自己对马岛拥有“铁板一块”的主权。

中国在马岛问题上的坚定立场并不是首次表明,早在去年的6月20日与10月10日,耿爽两次强调,中国始终站在正义的一边。

大皖新闻——《中方坚定支持阿根廷对马岛主权的正当要求》

面对英国的不当行为,中国采取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反制措施,旨在精确打击英国的敏感点,同时避免全面冲突,保持战略定力和外交韧性。

中国在此问题上的立场,体现了其在全球治理和国际关系中倡导的和平、合作与共赢的理念。

中国对英国的反制措施,不仅体现了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也展示了中国外交策略的灵活性与精准性。

中国的反制策略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深思熟虑和全面考量的外交智慧,它既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也维护了国家的核心利益。

通过精准、有力的反制措施,中国向世界表明,对于任何侵犯中国主权和安全的行为,都将予以坚决回击,同时也为和平解决争端留有余地,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与稳健。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一直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重申了其对国际公平正义的承诺,同时也展现了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结语

在国家领土上每个国家或多或少都有问题,但是任何外界的干扰以及恶意炒作都不能阻止中国的统一。

如果英国继续采取这样的行为模式,不仅会加剧世界各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还将损害英国自身的国际声誉,减少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软实力和影响力。

在一个日益互联和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坚持冷战思维或殖民主义逻辑的做法,最终只会导致孤立和对抗,而非合作与共赢。

2 阅读:2650
评论列表
  • 2024-06-28 07:24

    对英国这类欧洲美国人的跟班,就是痛打落水狗,不用心慈手软

南笙舞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