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及俄倒下,德国专机飞向中国,2道挑战书已下,中德贸易质变

南笙舞娱 2024-06-25 04:39:17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之中·

前言

北约掏空家底援助乌克兰,因俄罗斯一直没“倒下”,到现在连个助攻都没混上,美国终于按耐不住,对于中国发起“制裁”,连下两道挑战书。

令人意外的是,6月22日,德国副总理哈贝克来到中国,并声称此次访华并不代表欧盟委员会。

德国这是来向中国示好?中德贸易又将发生怎样的质变?

美西方对中方的“制裁”

在今年的G7峰会上,中国成为了焦点,一系列针对中国的挑战被提出,甚至声明要求中国不得向俄罗斯提供任何形式的援助。

尽管美国并非此次G7峰会的主办国,但从已知信息来看,会议议程的核心内容几乎都是在美国的主导下形成。

这也和美国历来的外交风格相似:我是老大,都听我的。尽管美国力图主导G7会议的议程,但这并不等于欧洲国家会无条件顺从。

欧盟内部产生了很大的分歧,美国成为了“一家独大”的国家,然而再怎么折腾都已经是强弩之末。

在涉及中国的事务上,G7集团内部的分歧变得尤为突出,美国正蓄意对那些与俄罗斯保持商业联系的中国小型金融机构发出警告信号。

不让中国再向俄罗斯售卖军事武器装备,美国还试图联合欧洲国家共同应对所谓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构建统一战线,对中国在欧洲市场的汽车企业征收额外关税。

美国的算盘珠子打得全球的人都能听见了,让别人来承担风险,自己则是“坐收渔翁之利”。

环球时报——《社评:G7现在留给世界的尽是失望》

这也就不难怪为什么G7峰会还没有展开,其他成员国就感受到了严重的不满,但即使这样,在峰会的最后还是给出了一个看似“团结”的“统一战线”声明。

美西方给中国下达的这两个挑战书无疑为国际关系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美西方都已经将中国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美西方的一系列举动在中国看来像是“跳梁小丑”般,中国也对此进行了强有力的回击,直接打在了他们的经济命脉上。

面对欧盟的关税挑战,中国选择了食品行业作为反制的切入点,这一招可谓“打蛇七寸”,直击要害。

央视新闻——《国家发改委:坚决反对欧盟对华进口电动车加征关税》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欧盟等国家食品最大的进口国,对欧洲汽车制造商以及猪肉厂商、奶制品厂商来说,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早在汽车盛行的年代,中国制造出来的汽车一直都不受国人们喜爱,不管是从外观还是性能上都比不上国外的车企。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的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了国人们的首选,外观上有适合女生的灵动可爱,也有适合男生运动大气。

节能环保的理念在新能源汽车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就连在国外,也出现了畅销的情况,但这无异于是动了美西方的蛋糕。

近几年,国外的老牌汽车厂商销量相较于之前的都比较冷淡,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对于汽车的需求量也是极高的。

其原因就是中国的新能源技术已经超越了美国,甚至在国际上拥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老美眼红之后,也学着中国在自己国家建造了庞大的“产业供应链”。

还雇佣了数以万计的美国人,但是他们的技能以及产业供应链技术没有中国成熟,学也没有学会,这导致了恶性循环。

这是美国加征关税的老套路了,但是这样的做法只会像“回旋镖”一样,最终打在自己的身上。

中国的反击让德国坐不住了

德国身为欧盟成员国之一,在得知欧盟委员会也将跟着美国一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增加关税的时候,德国是第一个跳出来说不同意的。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

“贸易战只有输家”,虽然美西方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中国,但是德国以及美国内部也有其他不一样的声音。

德国之所以这么着急,不同意欧盟所作出的决定,其主要原因是中德两国之间贸易往来比较密切。

上汽集团出口至欧洲的汽车(上汽集团)

据路透社报道,中德两国在去年的贸易往来总额达到了2540亿欧元,这一数字占据了德国整体货物贸易总额的大约8%。

德国汽车工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作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中国市场的任何波动都将对德国车企造成重大冲击。

德国大众、宝马以及奥迪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德国在中国的汽车产业可谓是下了血本,有着大量的投资。

而欧盟的做法也直接触及到了德国的自身利益,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德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派遣哈贝克访华,旨在缓和紧张局势,就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展开深入对话。

德国访华在美国以及欧盟看来是令人出乎意料的,毕竟德国也是欧盟成员国的一员,但是现在德国却跑到中国交谈无疑是给他们打了一个脸。

哈贝克此次访问中国,谈论的事务比较多,其中也将会涉及关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增加关税的问题。

海外网——《德副总理启程,行前称“中国是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但德国经济部的一位代表强调,哈贝克这次访华并不是代表欧盟委员会发表意见,虽然德国是欧盟成员国之一,但是一旦牵扯到自己国家的利益,也会有一个“优先级”。

如果德国不幸被卷入对华贸易战的漩涡之中,其德国在中国的企业将无可避免地成为最先受到冲击的群体,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市场动荡的风险。

作为全球制造业和出口大国,德国经济高度依赖于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尤其是在汽车制造、机械工程、化学制品以及高端消费品等领域。

中国不仅是德国商品的重要出口市场,也是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旦对华贸易战升级,这些企业将面临双重压力。

欧盟委员会的加征报复性关税,直接抬高了德国在中国产品的售价,削弱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节点,对华贸易战可能导致零部件供应中断,生产成本上升,影响德国企业的全球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反过来讲,如果中德两国能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达成更深层次的合作,将不仅促进双边贸易的质变,更有望成为重塑中欧整体贸易格局的重要契机。

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行业的核心发展方向,其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对于推动全球经济绿色转型至关重要。

中德在这一领域的加强合作,不仅能为两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还能加速全球汽车业的绿色化进程,彰显出中欧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方面的共同责任和担当。

然而德国在G7峰会中,相较于美国话语权还是比较少的,再加上美国的“干儿子”日本也在其中,对华贸易战德国阻拦不了。

俄乌冲突战争的不断加深,西方许多国家自乱阵脚,这也给美国了一个可乘之机,在军事、贸易上继续“围堵”中国和俄罗斯。

企图实现他的目标,继续坐稳这个“龙头老大”的位置,然而“一家独大”的理念早已过时。

国际金融报——《关税“回旋镖”》

美国如果一再将其他同盟国的利益践踏的话,谁也不能保证会不会出现自食恶果的情况,毕竟兔子被逼急了也是会咬人的。

结语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如果中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合作的话,不仅能够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双方经济和技术的共同发展,更是对全球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力推进。

面对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唯有通过对话与合作,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共同开创更加繁荣、稳定、和谐的未来。

2 阅读:787

南笙舞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