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约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踏浪乘风课程 2024-06-12 14:18:33

古人发明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当代教育比较贴切——画地为牢。以高考为代表,选择了几门狭隘的课程,偏离学科精神,痴迷在文本里做题。使得原本应该朝气蓬勃的教育,演变的思想偏执而有些歇斯底里了!

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教育是让有着不同个性特长、爱好的人,找到自己一生事业点,帮助每一个受教育个体得到适合自己的培养与发展。

性格文静,爱好读书思想的人,应该给予充足的自由去读书、写作,锤炼过硬的写作本领;如同爱迪生一般,应该引导他去广泛接触自然科学书籍,给予充足的自由在实验室里不断地实践、探索,而不是关在教室里背书、做题;小音乐家杨科,喜欢音乐,给予充足的自由去感悟音乐的美妙;因从小画蛋出名的达芬奇,更应该有着充足的自由去发挥绘画的特长……

即使有一些资质实在平庸得很,语数外门门不及格,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特长,那么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生活本领,学习东西归类、健康饮食习惯、基本运动习惯、学习基本的耕种常识。

总之,教育的意义绝不是把人困在不管学得会、学不会的学科里,把所有人都关在教室里。更不是走歪门邪道的把所有学科都给人家演变成在教室里背书、做题。

试问,分数至上的教育体制里,我国的文学人才们有时间去读书、有时间去自由写作展示自己的文学特长吗?我国的科技人才们,从小有时间跳出教材的小水湾去阅读国际科学发展大势,有机会在实验室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吗?

高考,分数再高,然而,本质上偏离了学科精神的弘扬,同时知识理解又局限在狭隘的教材体系内。如何学会去突破、探索更广阔的空间?用好几门功课去钳制人才的个性特长发展,恰恰印证了那句老话: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可以说,有现有的高考形式存在,人才的真正潜能只能放在高考之后去培养。而高考之前,已经把真正的特长人才扼杀!如此,国内的人文与科技精神能够在国内复兴壮大吗?

如此,国内的人文与科技精神能够得到更好的弘扬与发展吗?高考以及教育,制约了时代的进步与发展!

0 阅读:0

踏浪乘风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