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考官,近两千年前的考官命运大不一样

踏浪乘风课程 2024-06-23 13:24:37

考官在今天,是个很风光的职业,随便一道题就可能关系千万学子的命运,更是直接关系着国家人才培养大计。

然而,在距今近两千年前,有一批考官却遭遇了千载难逢一遇的尴尬。诸葛亮舌辩群儒的故事家喻户晓,其中有一章节:

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且请问孔明治何经典?”孔明视之,乃严畯也。孔明曰:“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很明显,能够被请到坐上参加舌辩的,至少在当时的东吴,地位都比较高。然而,却遇到了千载难得一遇最难缠的考生。主考官要了解考生的学习学科,要准备拿出一大堆填空、问答刁难的时候,不想对方竟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把死抠文本的考官骂得呆坐在当场!

近两千多年的光阴流逝,其实能作为考官的,大多在相应专业未必有什么出色建树,语文考官未必有自己出色的作品,数学考官也不是数学家,理化生考官也未必是相应领域研究成果出众者。古今考官的相同点,未必有真才实学,却都喜欢把考生思维圈在书本的世界里死抠各种自以为是的“知识点”。然而,两千年前死抠文本的考官被智慧如狐的诸葛亮斥责一通。当代的考官却将千万学子的命运玩弄于股掌之间,是国家之幸?还是教育的悲哀呢?

而教育的责任,是要勤勤恳恳培养不同个性和才能的人才?还是把形形色色才能的人都按到文本世界里千篇一律死抠文本、做标准答案考题,结果不一样,对于一代人来说,体验也各有千秋!

0 阅读:0

踏浪乘风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