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改更靠谱一些?

踏浪乘风课程 2024-06-22 09:36:28

近来,关于教育学制改革的呼声挺多的,无怪乎缩短学制、取消中考等等。然而,今天在网上讨论教育改革的,都是应试教育中走出来的,思路难免还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教育的最大毛病在哪里?个人感觉,国人对应试教育还是有些过于“上头”了。教育是以人为本,但是我们的教育是以“学科为本”。只要孩子们进了学堂,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也不管你能不能学好,只有语数外那一套。现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小孩从一年级开始就讨厌那些文本的玩意,学不好。然而,都21世纪了,中国教育自身都不懂该如何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教育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一门心思只是固执死啃上世纪发明的那套学科观念。思想上的封建与保守能让应试教育一千年不动摇吗?大众应该感受到,近二十年来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远非以往任何一个世纪可以比拟的。如果教育依旧固执在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那套迂腐的学科理念里依旧把孩子们的创造力只是禁锢在教材里背书、做题,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我们能够跑到前面吗?

教育自身不能与时俱进,学科观念老套且认识迂腐是制约国内人才成长的主要因素。

必须看到,发达国家的科学教育在拼尽全力的教会孩子们探索未知的世界、探索未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今天都有些不合时宜,然而,国内的科学教育在干什么?学习几百年前的知识,远离现代自然科学刊物阅读,远离实验室,整个给自己制造个真空的环境一味在教室里做题。

中国的孩子们都要学习九年、甚至更多年的语文,然而,高考以前,全国有一名孩子能展露出自己的创作才干吗?有几个孩子写出自己代表性的作品?没有!我国的语文教育只是沿袭着鲁迅先生笔下“孔乙己”那一套理论,只是煞有介事考卷子,中国孩子的成就只有虚无缥缈的高考分数,没有含金量更高的个人作品。母语学科尚如此,其他学科能好吗?

教育该如何改?首先,打破“精英教育”偏见、打破高考“独木桥”,扭转综合分数论英雄的纯文本教育局面。给人才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每个人可以专心发展自己特长。比如时下很火的姜萍,国内罕见的幸运儿,如果她去读高中,就无法专心研究数学,其才能必然被埋没;同样,如果所在的中专没有一个同样痴迷数学竞赛的老师引领,她依旧会像以往的众多学姐、学妹一样,其数学才华终将被泯灭;如果没有阿里竞赛这样不拘一格的竞赛平台,只要对参与者稍微加一些国内教育界才有的偏见,终将还不会被发现。

所以,教育要改革先要探索如何让拥有方方面面特长的孩子才能被发掘。改革高考,打破年龄限制,打破孔乙己式的纯试卷考试:创办文学创作大赛、生物研究大赛、物理发明大赛、科学理论创新大赛、数学竞赛、现代医学理论大赛等等,针对于高校专业需求,设置专业的考试选拔方式。

同时,我们也该重新认识一下基础教育,还要继续死抠语数外吗?基础教育有太多的玩儿法,那些天花乱坠让人云里雾里看不到方向的题海烧掉也罢!语文教育就是教人识字、写字、读书、思想、演讲表达;数学教育撇开众多难题,大众化的只要一些生活化数学即可,高难度的竞赛、以及理论数学、数学发展史留给有爱好的人去探索;体育教育,更要扎实的训练各种技能来强身健体;理化生等自然科学学科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培养一些基本的观察习惯,比如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可以整理一套自己的植物叶子、花瓣手册,可以广泛涉猎相关书籍、添加自己的创意等。降低应试教育难度同时,开展各种各样的兴趣特长培养小组,尽最大的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都不要被埋没!

教育是个培育人的大工程,绝不是简简单单,把所有人都按在一个统一的应试教育模板里肆意蹂躏、打压!

0 阅读:0

踏浪乘风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