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用1斤白芥子消除脂肪瘤后明白,手术成主流时世上就没穷医生

杨玉莲的笔记本 2024-03-22 07:32:33

当我用1斤白芥子消掉3年的脂肪瘤后,我才开始明白,原来当手术成为主流的时候,这世上就没有了穷医生。

我经常会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医案经验,也经常会看到很多人说“中医亡于中药”这类的话,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这句话到底对不对呢?

我觉得,这句话一开始本来是民国和新中国初期,一些老郎中在动荡的时代下,前后对比后,发出的感叹之语!

中医发展到如今这种情况,也不能完全怪中药,也有一些只看到利益的中医造成的。

医案

一个朋友的孩子找我来看脂肪瘤,孩子说:我这已经做了两次的手术了,不做手术还好,只有几个,现在越来越多了,已经有十几个。要说简单立竿见影那只能手术,可是它治标不治本,而且一次手术价格不便宜。所以他想着中医也许会有办法,所以让他过来找我试试。仔细辨证后我给他开方:白芥子,香附,浙贝母,牡蛎,茯苓,当归,黄芪,党参,丹参,川芎,甘草。

结果如何?

大概用药一个月左右身上的脂肪瘤已经基本消失了,大一点的也瘪了下去,有效果,药不经方继续使用,光白芥子就用了有1斤多。不到三个月身上的十多处脂肪瘤就消失了。

为什么效果这么好?从表面上来看,就是一种肉疙瘩,长在皮肤下面,有的是在头面部、有的在脖子处,还有的在后背、腿部等一些脂肪比较厚的地方,摸上去软软的,会随力滑动,不疼也不痒,不红也不肿,肉眼就能看得。

现代医学叫做脂肪瘤,但是在中医上看来就是一个痰核,《丹溪心法附余》指出:“凡人头面颈颊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者,皆痰注也。宜随处用药消之。”

意思就是说肉疙瘩,其实就是痰气互结所形成的。 在我们的皮肤和肌肉之间是有一层筋膜的,身体里的气血和津液都要从这里经过,然后输送到全身。但却因为各种原因,气滞或寒凝,使得气和津液全都堵在那里,往前走不了了,结果原本有用的津液,日久堆积却变成了痰浊,再加上有些人本身痰湿就比较重,气滞裹挟着痰湿,越堵越大,越堵越多,在皮肤表面就会形成一个个凸起。

所以这个方中就是以化痰为主——白芥子,渐贝母,茯苓;

兼以补气行气——当归,黄芪,党参,丹参;

另外再加活血化瘀为主——香附,牡蛎,川芎。

8 阅读:1161
评论列表

杨玉莲的笔记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