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不降,就是“脾不工作了”!千万别再做“药罐子”!

杨玉莲的笔记本 2024-04-05 01:45:43

很多人一说到糖尿病,想到就是一个不治之症,必需得终身服药,其实在中医看来,哪有什么糖尿病,不过是体质出了问题,如果不去把体质调好,终身吃药是必然的。

古人也会得糖尿病,属于中医的“消渴”范畴,把两个字拆开,消——消谷善饥,总感觉吃不饱,容易饿,渴——饮不解渴,喝水多,都属于糖尿病人的典型症状。

中医临床发现,有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脾胃问题,比如时常表现出多饮多食,但是吃喝完了之后,又出现腹胀乏力,大便不成形等症状,这种情况就属于“脾胃虚弱”,脾和胃虚弱到一起去了。

说一个医案,方便理解:

有一个女性糖友,年龄51岁,她是二型糖尿病,糖尿病典型的症状都有,口渴、多饮多食、但是瘦骨嶙峋。她也是长期调理控制,但是呢,血糖值就是降不下来。通过视频看到她舌苔、舌红少津、苔燥。检查了血糖、血糖值为11.9mmol/L。

仔细看过他的情况后给他开方:黄芪、黄精、葛根、天花粉、白术、茯苓、玄参、麦冬、生地黄、枸杞子、黄连、山药。

服用半个月之后,患者口渴多饮、多食、多尿症状得到了明显的好转,但是活动时仍然感到疲劳乏力,舌质红,苔薄白,血糖降到了8.9mmol/L。

这里面什么道理呢?

首先从患者的情况来看,主要是脾胃出现了问题,当脾胃受损时,就会导致气血不足,人就容易乏力、喝下去的水无法转化成津液,就会出现口渴的情况,水不能运化只能下行,就会造成多尿的情况,脾胃运化能力不好,身体就得不到正常的营养供给,自然而然就消瘦了。

来看这个方子:

黄芪补气升阳、以助脾升清;山药、黄精味甘淡性平,能滋养脾阴;葛根味甘入脾、能升阳健脾,止渴生津;天花粉、麦冬润肺生津,养阴益胃;生地黄、枸杞子益肾补肝、生津养阴;黄连、玄参清热滋阴;丹参活血化瘀,与党参、黄芪相合,有益气活血之功。

诸药配伍,健脾益气为主,意在治本;兼顾生津清热、化瘀活血,意在治标。标本兼治,才能血糖稳定,症状改善,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这样一来,脾胃运化好了,津液补回来了,血糖自然就好了。

0 阅读:6

杨玉莲的笔记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