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焦虑的另一种方式:与焦虑同存

只千古心理 2023-08-28 15:40:08

焦虑像黑色的藤蔓,有时轻轻掠过你的意识,有时又死死缠绕不放。它渗透进每一个角落,每个瞬间。

早晨醒来,前些日子的种种忧虑又浮上心头——会不会忘了付账单?上次和同事的日程是不是弄错了?早上出门的时候是不是忘了关门?领导最近责骂的次数是不是增加了?要准备孩子上幼儿园的事情了?这一切,好像都在悄悄拉扯着我的神经。

@ 艾琳 (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

昨夜我做了一个梦,梦到我打开房门却无法走出去。门外是一座陌生的城市,有些面孔我不认识,有些街道我不知道。我焦虑的双手无法控制的颤抖,从未感到自己如此陌生。

@ 大东 (一个32岁的单身北漂)

有时焦虑会突然袭来,让我难以呼吸。它会在某个时刻,提醒我人生有多么短暂、突如其来,也是多么脆弱与不确定。临近毕业,爸爸希望我考研,妈妈希望我考公。同学们都说毕业即失业……但当焦虑来临时,我想我需要记住,这个世界仍在继续。

@ 小雅 (一个22岁的本科应届毕业生)

来自现实及未来的种种忧虑似乎总充斥着我们的大脑——工作压力、家庭琐事、社交上的尴尬、健康问题、婚姻关系……

焦虑像极了夜间打扰清梦的虫蝇,一而再、再而三的嗡嗡作响。

你是否夜晚总是翻来覆去,却终究也避免不了去细细琢磨,导致失眠?

你是否一闭上眼,看到却是日复一日重复的程序,你感到渐渐感到沮丧,甚至有些无力?

在今天的文章里,我们将陪你一起来深入科学地认识焦虑,了解焦虑症的类型,最重要的是,给你提供了如何对抗焦虑的建议。

何为焦虑?何为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可能伴有身体表现得担心、恐惧、紧张或害怕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担忧或紧张是正常的。焦虑是对压力的正常反应,每个人都会烦躁或偶尔感到焦虑。

轻度至中度的焦虑可以提醒我们注意危险并帮助我们做好准备和集中注意力。而焦虑症不同于“正常”的紧张或焦虑。当情绪变得过度和持续,并且症状在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等领域干扰日常生活时,就诊断为焦虑症。

抑郁症和焦虑症经常同时发生。两者可能有类似的症状,很难区分。

在中国,焦虑症的患病率为4.8%,平均发病年龄仅为11岁,焦虑症患者因精神疾病而住院的概率是非患病者的6倍。

焦虑症通常与其他疾病并发……

有如下症状的人,患焦虑症的概率更大:

哮喘、高血压、关节炎、心脏病、慢性头疼、背部和颈部疼痛。

焦虑症有哪些症状?

焦虑会影响大脑中帮助您控制沟通方式的部分。使您在人际关系中更难具创造性地表达自己或有效地发挥作用。

焦虑的生理症状包括:

• 颤抖、抽搐或发抖。

• 胸部有压迫感,喉咙不适有窒息感。

• 呼吸急促和心跳加速。

• 轻度头晕或眩晕。

• 多汗或发冷、手部湿冷。

• 感觉紧张。

• 肌肉紧张、疼痛、或酸痛(肌痛)。

• 极度疲倦。

• 睡眠障碍,如无法入睡或无法维持睡眠、早醒、或烦躁不安(醒来时感觉没有得到休息)。

焦虑的情绪/认知症状包括:

• 烦躁不安、易怒、坐立不安或紧张。

• 过度担忧。

• 担心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在劫难逃的感觉。

• 注意力无法集中;感觉自己的头脑一片空白。

•焦躁或易怒

•回避行为

焦虑症有几种类型?

1、广泛性焦虑障碍

与实际情况不相称 并干扰日常功能的过度、 不切实际的担心和焦虑。

2、恐慌症

突然出现的恐惧感觉,可能伴随发汗、胸痛、心跳不规则和窒息感觉,可能认为自己心脏病发作 或“发疯了”。由于人们一直害怕再次发作, 生活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3、强迫性精神障碍

导致重复行为、强迫思维 或习惯的不合理的过度恐惧 焦虑症。例如:毫无理由地 害怕细菌导致强迫性洗手。再如清点物品、检查、 无端担心出错等。

4、创伤后应激障碍

可由创伤事件引起, 如战争、事故或自然灾害, 使人出现与此经历相关的 持久可怕的幻觉重现、噩梦 和无法控制的想法。

5、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不仅仅是害羞,而是对日常社交情况的过度担心和自我意识,常可导致孤僻和回避。社交焦虑症包括各种感受,如:怯场、害怕亲密关系,害怕被评价、以及遇到羞辱或拒绝时产生的焦虑等。

社交性焦虑症并不罕见,根据中国心理卫生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有2.7%到8.4%的人口受到社交焦虑症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调查的1400名大学生中,有7%符合社交焦虑诊断标准。

社交性焦虑症患者在社交场景中的恐慌非常强烈,他们感觉事态超越了自己的控制能力范围。因此,工作、去学校上课或者开展日常活动会受到妨碍。

如果不加治疗,社交性焦虑症会持续多年或终生,使人无法发掘自身的全部潜力。

6、特定恐惧症

特定恐惧症是对特定物体或情景表现出过度的恐惧,例如蜘蛛、高度或飞行。恐惧程度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可导致患者逃避常见的日常生活。

如何对抗焦虑?

这几种锻炼和活动可以帮助应对比较轻的、更集中的或短期的焦虑症,这包括:

1正视并管理焦虑

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要面对焦虑。感到焦虑并不意味着你有什么毛病,只代表在忧思出现时,你会变得比较敏感。

学会管理压力有助于限制潜在的诱因。做好准备,迎战压力和限期,编制列表,使艰巨的任务易于管理,并敢于下决心给自己放假。

接受并且使焦虑正常化。逃避焦虑是一种短期解决方案,却会带来长期的后果。透过接受它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你可以消弥它的影响力。切记,焦虑不是一项定义你的人格特质。它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而你拥有代理权,它控制不了你。

2放慢节奏,放松身心

简单的活动可以有助于舒缓精神上和身体上出现的焦虑迹象。这些技巧包括冥想、深呼吸练习、泡澡、在黑暗中休息、练瑜伽。

事实证明,建立一种日常作息、定期运动锻炼、摄取健康的饮食、睡个好觉,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完善地管理焦虑。

3寻求心理辅导

治疗焦虑的标准做法是做心理辅导。这可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心理治疗或联合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CBT)通常包括持续12至15周、每次一小时的治疗,在治疗期间,患者学习应对导致他们感到压力或焦虑的情形。该疗法的主要应对技巧是运用“暴露疗法”。治疗过程中,患者更多地暴露在让他们焦虑的事物面前。患者还学习识别与这些导致焦虑的事物和情形相关的扭曲或夸张的想法和感觉。通过练习和暴露,患者学习处理让他们感到焦虑的情形。

4寻找能够提供支持的亲友网络

与熟悉和支持您的人交谈,如家人或朋友。当地及网上也可能有提供这方面支持的团体,发泄积郁。面对不安全的感觉时,先尝试用释放的方式表达。尽量进行心理泄洪,将压抑的情绪释放出体内的紧张,达到情绪平衡。

当然负面情绪无法完全避免,但有效的应对对策能帮助你战胜焦虑。

你需要做的就是正视当前的不安、明确目标、采取积极的行动。

坚持下去,你一定会找到快乐的心境。

0 阅读:140

只千古心理

简介:专注亲密关系、人际交往与自我成长,促进自我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