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TOP10公司再揭晓,AI养肥了这些科技巨头

袁遗说科技 2024-06-27 06:22:12

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成长与蜕变的见证;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则是兴衰起伏、不断拼搏的历程。

回想起2013年,那是一个全球科技产业风起云涌的年份。在这一年,多家企业凭借卓越的成绩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成功跻身全球市值TOP10的行列。

然而,时光荏苒,市场风云变幻。时至今日,曾经辉煌的TOP10名单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到了2023年,AI技术已成为引领全球科技巨头发展的新引擎。在AI驱动下,全球市值TOP10公司,十之七八都在冲击新高。

01

十年变迁,全球市值TOP10公司演变

一起看看这十年间,全球市值TOP10企业的榜单经历了怎样的风云变幻?

2013年全球市值TOP10的企业分别为:苹果、埃克森美孚、微软、中国石油、工商银行、中国移动、谷歌、沃尔玛、伯克希尔、通用电气。其中科技公司有3家,分别为苹果、微软和谷歌。

2014年全球市值TOP10的企业分别为:苹果、埃克森美孚、谷歌、微软、伯克希尔、通用电气、强生、沃尔玛、雪佛龙、富国银行。市值TOP10的企业中科技类公司与2013年数量一样,还是只有苹果、谷歌和微软。

2015年全球市值TOP10的企业分别为:苹果、谷歌、微软、伯克希尔、埃克森美孚、亚马逊、Facebook、通用电气、强生、富国银行。市值TOP10的企业中科技类公司有5家,分别为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和Facebook。

2016年全球市值TOP10的企业分别为:苹果、谷歌、微软、伯克希尔、埃克森美孚、Facebook、强生、亚马逊、通用电气、富国银行。市值TOP10的企业中科技类公司与2015年数量一样,为5家,同为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和Facebook。

2017年全球市值TOP10的企业分别为: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Facebook、腾讯、伯克希尔、阿里巴巴、强生、摩根大通。这一年市值TOP10的企业中科技类公司上榜数量跃迁到7家,分别为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Facebook、腾讯、阿里巴巴。

2018年全球市值TOP10的企业分别为: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腾讯、伯克希尔、阿里巴巴、Facebook、摩根大通、强生。科技类上榜公司与2017年的科技类上榜公司一致。

2019年全球市值TOP10的企业分别为:沙特阿美、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Facebook、阿里巴巴、伯克希尔、腾讯、摩根大通。2019年沙特阿美首次超越苹果,跃居全球市值第一,这一年科技类上榜公司还是苹果、谷歌、微软、亚马逊、Facebook、腾讯、阿里巴巴7家。

2020年全球市值TOP10的企业分别为:苹果、沙特阿美、微软、亚马逊、谷歌、Facebook、腾讯、特斯拉、阿里巴巴、伯克希尔。2020年特斯拉首度上榜全球市值TOP10,其中科技类公司也一度达到8家,分别为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Facebook、腾讯、特斯拉、阿里巴巴。

2021年全球市值TOP10的企业分别为:苹果、微软、谷歌、沙特阿美、亚马逊、特斯拉、Meta英伟达、台积电、腾讯。2020年Meta和台积电首度上榜全球市值TOP10,并且在这一年榜单中的科技类公司达到巅峰,除了沙特阿美,其余都为科技类公司。

2022年全球市值TOP10的企业分别为:苹果、微软、沙特阿美、谷歌、亚马逊、伯克希尔、特斯拉、联合健康集团、强生、埃克森美孚。2022年TOP10榜单中的科技类公司有5家,分别为: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特斯拉。

2023年全球市值TOP10的企业分别为:苹果、微软、沙特阿美、谷歌、亚马逊、英伟达、Meta、伯克希尔、礼来、特斯拉。这一年TOP10榜单中的科技类公司有7家,分别为: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英伟达、Meta、特斯拉。

02

科技公司乘了AI的东风

其实自2018年金融危机后,科技类公司就开始崛起。

进入2015年之后,科技类特别是数字科技类公司已经牢牢占据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领导者角色,趋势非常稳固。到了2021年底,这一景象达到了巅峰,TOP 10公司中科技类公司的数量一度高达9家。那么,这些公司是如何乘着时代的东风,取得如此耀眼的成果呢?

近10年来,苹果、微软和谷歌的总市值不断缠斗。面对逐渐升温的AI浪潮,三家公司中苹果溅起的水花最小,直至今年2月,库克在苹果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的发言,才真正向外界释放了苹果全面发力生成式AI技术的信号。谷歌和微软则是AI领域的两大深度参与者,谷歌的发展战略从“人工智能优先”全面转向了“独有人工智能”;微软的发展战略则是“AI重新定义一切”。

从2022年11月ChatGPT3.5横空出圈后,微软在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在OpenAI上的投资取得显著进展和市场认可,这是推动了其股价的上涨的关键因素。AI技术不仅影响到其核心业务如Windows、Office等产品的智能化升级,而且在云计算服务Azure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使得微软能够为企业提供先进的AI解决方案和服务。

谷歌营收近年来持续增长,在AI方面,谷歌在模型算法、算力芯片、应用场景等多个环节也均有完整布局。

不过本次,我们要谈论的主角并不是这些明星企业,相比这些科技巨头,或许有更多的用户更关注这些后来者。比如:特斯拉、台积电、英伟达。

特斯拉:引爆新能源汽车市场

特斯拉于2020年首度上榜全球市值TOP10,随后于2021年、2022年、2023年均名列榜单之上。

2020年,疫情重创全球汽车产业,但新能源汽车逆势而起,成为引领全球经济恢复的重要力量,同时,新能源汽车概念在国际资本市场大放异彩,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势力造车企业股价飙升。此外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特斯拉的表现也尤为突出。

2020年特斯拉汽车的总产量为509737辆,同比增长40%;其中,Model 3/Y的产量合计为454932辆,同比增长为50%;Model S/X产量合计为54805,同比下降为13%。

至于为什么出圈的是特斯拉,主要得益于其电池、自动驾驶、充电等技术的领先、品牌影响力、市场策略以及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优势。

那么,特斯拉在AI领域都有哪些布局?

2023年特斯拉创立了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加码AI研发。在马斯克看来,无人驾驶才是特斯拉打造品牌、吸引投资的杀手锏。除了汽车,马斯克一直想打造一个自动驾驶网约车国度,利用低成本电动车+FSD玩全自动驾驶系统实现目标。

特斯拉深信AI的价值潜力,还将人工智能技术大规模应用到Optimus机器人上,同时以此发展Robotaxi车队,类似AirBnB和UBer的结合。此外,更先进的HW5硬件平台预计在2025年底左右出现在车辆当中,目前已经设计完毕。

英伟达:AI浪潮掘金

再看英伟达。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英伟达从一家小小的图形芯片公司,成长为全球领先的AI计算巨头。

2023年英伟达市值从1万亿飙升到2万亿美元。这得益于大模型掀起的AI热潮,急剧放大了全世界对算力的需求。从Grace架构,到全新的Blackwell,英伟达的创新为生成式AI和加速计算,带来了突破性的进步。

倘若说是AI成就了英伟达倒不如说是AI与英伟达的互相成就。

2024财年,在大模型对GPU需求激增的大背景下,英伟达总营收暴涨126%至609.22亿美元,而数据中心业务的营收同比则激增217%至475.25亿美元,在营收结构中的占比接近80%;而在最新一季的财报中,其数据中心业务更是同比大幅增长了427%,营收占比进一步增加至87%。

数据中心GPU业务的持续放量,推动英伟达身份属性从硬件厂商向AI算力龙头转变。新的定位为其在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估值想象空间,推升公司股价创下两年五倍的神话,总市值更是跃升到2万亿美元之上。

英伟达的崛起成为了AI浪潮下最真实的写照——紧握AI时代的钥匙,带来意想不到的机会空间。

台积电:英伟达身后的超级大赢家

全球缺芯的情况下,芯片产业相关公司成为2021年亚洲的最大赢家之一。在2021年12月28日,台积电的总市值飙升至6258.5亿美元,年度涨幅28.22%,一举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也是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

之后在2022年和2023年虽然台积电未能登上全球市值TOP10的榜单,但其火热程度依旧不减。

如果说英伟达是AI时代的“卖铲人”,那么台积电就是“造铲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从 V100、A100 到 H100,英伟达的高端加速卡都采用台积电 CoWoS 先进封装技术,该技术专为应对高算力AI领域中的芯片存算一体挑战而设计。而 CoWoS 先进封装核心技术:没有台积电不行。

2023年由于 ChatGPT 引发 AI 热,基于台积电 7nm 工艺的 A100、4nm 的 H100 都在紧急追加订单,其中台积电 5/4nm 的产线已经接近满载。供应链人士也预估,英伟达大量涌向台积电的 SHR(最急件处理等级)订单将持续 1 年。除英伟达,来自谷歌、AMD 等科技巨头的需求同样强劲。

按照野村证券预估,2022 年底台积电 CoWoS 年化产能大概在 7-8 万片晶圆,到 2023 年底有望增至 14-15 万片晶圆,到 2024 年底有望挑战 20 万片产能。对于先进 CoWoS 封装的产能严重供不应求的现状,台积电开始大幅加码扩产CoWoS 。台积电计划在从 2023 年底到 2026 年底的 3 年间实现 60% 的 CoWoS 产能复合年增长率,这意味着 2026 年底的 CoWoS 产能将达到 2023 年底的 4 倍左右。

03

2024年上半年市值再揭晓

观察2024年上半年全球市值TOP10榜单发现,排名前五的公司均为科技类公司,英伟达甚至飙升至第三名,台积电也再度上榜。

未出现在榜单上的特斯拉在本次排名中位列13。和过去几年在全球各大市场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截然不同,自步入今年以来,特斯拉面临需求疲软、利润萎缩以及更多汽车制造商的竞争挑战。

在增速放缓局面下,特斯拉自身盈利能力不再出众,其估值水平也将遭遇新一轮的压力。

台积电与英伟达则延续了去年的强劲增长势头,甚至愈创新高。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科技行业的持续繁荣,也揭示了当前全球经济的几个重要趋势。首先,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行业正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次,半导体产业作为科技行业的基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台积电等半导体企业的成功,将进一步推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为全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全球市值TOP10榜单的变化还意味着科技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英伟达、台积电等公司的崛起,不仅给其他科技企业带来了压力,也促使整个行业不断创新和进步。

当下,全球的科技巨头都在全力投入人工智能,每家都有独特的路径。这是新一波AI模型迅速从实验室走向真实世界的结果。两件事情已经异常明确:一是AI的竞赛正在白热化;二是即便还没有胜者,这场竞赛也已经改变了众多科技公司应用的方式。可以说,AI给科技巨头带来了舞台,带来了希望。

0 阅读:28
猜你喜欢

袁遗说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