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治疗闭经验方

恬恬说健康 2023-12-20 07:17:01

一、养血补肾助阳饮(裘笑梅)

组成:当归12克,丹参15克,白芍9克,熟地30克,菟丝子9克,肉苁蓉9克,巴戟天9克,淫羊藿12克,仙茅9克,鹿角胶16克(烊冲),阿胶12克(烊冲),紫河车粉3克(分吞)。

功效:补督脉,壮元阳,养血液,生精髓。

主治:闭经属产后脱血,肾阳虚损者;或席汉综合征。月经初潮来迟,或月经后期量少渐至停闭。头晕耳呜,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大便清薄。面色晦暗。舌淡,苔白,脉沉。

用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用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1次,月经期停服。

二、鹿角霜饮(许润三)

组成:鹿角霜20克,白术20克,生黄芪25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香附10克,半夏10克,枳壳20克,昆布15克,益母草15克。

功效:温阳,利水,通经。

主治:闭经属肾虚痰湿者。症见经闭时间较久,形体肥胖,或有浮肿,胸胁满闷,恶心疾多,神疲倦怠,性欲淡漠,脉象沉弱,舌质淡或胖嫩,苔薄白。

用法:先将上药用水浸泡用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1剂。早晚各1次,月经期停服。

加减:临床应随证加减:于月经10~15天,桂枝10克,桃仁10克;若服药后感觉头晕,可将鹿角霜改10克。

三、瓜石汤(刘奉五)

组成:瓜蒌15克,石斛12克,玄参9克,麦冬9克,生地12克,瞿麦12克,车前子9克,益母草12克,马尾连5克,牛膝12克;

功效:滋阴清热,宽胸和胃,活血通经。

主治:闭经属阴虚胃热者;或血涸经闭。症见月经量少渐致停闭,伴心烦急躁,口干舌燥,口渴欲饮,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夜寐多梦,或消谷善饥。舌红少津,脉细数。

方解:古人曾用三合汤(四物汤、调胃承气汤、凉隔散)治疗本病。原方由当归、生地、白芍、大黄、元明粉、甘草、连翘、栀子所组成。

在临床实践中,刘氏观察到多数病人,虽有上述症状,而大便不一定干燥。而且本病又系慢性病,非数剂药能以收功。如若长期服用三合汤,因其中有大黄、元明粉等苦寒泻下之品,更易耗伤津液。而本方瓜蒌,石斛以为主药,瓜蒌甘寒润燥,宽胸利气;石斛甘淡微寒,益胃生津,滋阴除热,合用共奏宽胸润肠,利气和胃之效。另加玄参、麦冬养阴增液。

因本病源于阴虚血燥,故在四物汤中去掉较为温燥的当归、川芎,用生地滋阴生血;瞿麦、车前子活血通经;益母草偏寒,通经活血之中又能生津液;马尾连(或栀子)清胃热,热去则津液能以自生;牛膝引血下行,以期经行血至之目的。

总之,全方以滋液清热,宽胸和胃之力,而达到活血通经的目的。由于药性平和可以长期服用。在临床应用时若见大便燥结,也可先用三合汤,待阳明燥实已解,仍可改用本方作为后续治疗。

加减:若大便燥结,加大黄6克以通腑泻热;里实燥热解除后,可加当归10克、赤芍15克、丹参20克、泽兰10克以活血通经。

四、通经散(徐志华)

组成: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5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炮山甲10克,乌药10克,刘寄奴10克,牛膝10克,肉桂3克,三棱10克,文术10克,丹参12克。

功用:理气活血,逐瘀通经。

主治:闭经属气滞血瘀者。症见月经周期先后不定,量少,渐至闭经或表现为骤然停闭,伴情志抑郁易怒.胁痛或少腹胀痛拒按。舌黯或有瘀斑,苔正常或薄黄,脉弦或紧。

蔡小荪:痛经多数是经血排出困难,瘀滞疼痛,治法以通为主。

组成:当归9克,川芎4.5克,牛膝9克,香附9克,元胡9克,丹参9克,红花4.5克,白芍9克;水煎服。

服药时间应在行经前三天即开始服用,特别是膜样痛经、及内膜异位症等,否则效果不显。

8 阅读:587
评论列表

恬恬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