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不能喝小米粥?营养师:用这4个方法喝粥,平稳餐后血糖

三诺记事本 2024-06-07 13:42:39

王阿姨是一名糖尿病患者,5年前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刚被确诊的时候,因为有高血压、血脂稠和肝损伤,于是果断入院用胰岛素调整血糖,并在医生指导和帮助下调理身体其它问题。

因为对胰岛素比较敏感,住院一周后诱发“蜜月期”,血糖基本恢复正常。

后来出院后一直单纯靠控制饮食坚持运动来控制血糖,积极管控体重,确诊半年多后一直严格控制饮食,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待餐2血糖越来越满意之后才开始逐渐放开对主食的控制。

王阿姨以前很喜欢喝粥,特别是小米粥。生病之后,为了控制血糖,她只好不让自己喝粥、不吃任何水果,米饭等主食几乎是隔几天吃半碗,平时大多时候不吃主食。

后来,朋友把王阿姨拉进了一个糖尿病人的讨论组里,里面的人总会时不时分享自己的饮食菜单。王阿姨发现,他们一些血糖控制稳定的糖友,不仅喝小米粥,也吃水果,更没有戒掉主食。

王阿姨纳闷了:小米粥到底是升血糖还是降血糖?糖尿病人能喝吗?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以控制血糖水平。小米粥作为一种常见的传统食品,在日常生活中被很多人视为一种健康的选择。

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小米粥也是高碳水化合物,因此很多糖友也害怕影响血糖管控。

我们知道,粥的升糖速度及幅度跟我们的烹饪方式有关,煮得越软烂、糊化程度越高的粥,升糖速度及幅度就越高。有一个知识点糖友们需要注意,食物在煮成糊状或者熬煮时间较长后,大多都会导致升糖指数变高。

因为它的消化吸收速度会增快,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糖友疑惑为什么吃小米粥,杂粮粥,餐后血糖依旧不稳定的原因。即便是小米等比精细大米的升糖指数低的杂粮,在烹饪过程中,煮得越软糯,升糖情况也会发生改变。

另外,如果我们将食物加工得越精细,升糖情况也会发生相应改变,比如将杂粮粗粮打成粉,升糖指数就会比完整的食物高很多。

再加上早餐只喝粥,主要营养成分为碳水化合物,营养非常单一,饱腹感也较差。如果没有加鸡蛋、牛奶、蔬菜等食物,那么等不到中午你的肚子可能就饿了,而且有些人还可能会出现低血糖。

因此不是糖友不能喝小米粥,而是要注意合理的烹饪方式和食用方法,以下几点注意事项糖友们可以多加以参考:

与低碳水化合物食物搭配食用

糖尿病患者在进食时可以将小米粥与其他低碳水化合物食物搭配食用,如蔬菜沙拉或高蛋白质食物。可以在小米粥中加入一些蔬菜、豆类等食材,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膳食纤维可以降低血糖值,帮助控制血糖。此外,多种营养搭配也能提高小米粥的营养价值,使其成为一道更加健康的食物。这样可以降低整体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

注意烹饪时间

尽量不要耗费过多时间熬煮小米粥,尤其是很多朋友还喜欢反复加热粥食,日常大家可以选择用慢火煮制小米粥,这样可以减缓碳水化合物的释放速度,降低对血糖的冲击。

另外,糖友们在食用小米粥时应该控制食量,小米粥虽然是一种健康食物,但是也不能暴饮暴食。适量的食用小米粥可以帮助糖友控制血糖,但是过量食用反而会导致血糖升高。

尽量保证谷物完整

无论是小米,还是其他的杂粮杂豆,建议糖友们都直接烹饪完整的食材,因为完整的全谷类食物可以降低淀粉的糊化程度。

煮粥时尽量选择黑米、紫米、玉米粒、全燕麦片、荞麦、薏仁等完整谷物,尽量不要将杂粮杂豆打成粉末食用。大家喝粥时尽可能搭配蔬菜、肉或蛋等食物;不要空腹喝粥,也避免一餐全是主食。

总体来说,我们原则上推荐糖友们尽量“吃干不吃稀”,不过如果实在想喝粥的话,要做好食物的搭配。

因为每位糖友的实际操作还是有差异的,对于害怕喝粥的朋友,可以佩戴动态血糖仪进行血糖趋势监测,从而观察自己吃完食物后的血糖变化情况,找到合适自己的饮食方式,这样做的目的也是防止日常错误的饮食方式,以免造成我们的血糖波动过大。

各位糖友们在饮食的选择上,建议放宽心,不要过分紧张,日常还要保持心情愉快,坚持运动,积极管控,定期监测,血糖会越来越平稳。

比如有些糖友牙齿不好,咬不动干的食物的情况,是可以适量食用粥的。

建议根据医生或者专业人士的指导进行煮粥原料的选择,一般推荐使用1/3-1/2的杂粮杂豆来代替白米煮粥。

杂粮杂豆的膳食纤维丰富,饱腹感更强,升糖指数也更低。

但要注意的一点是,即便是粗粮粥,如果烹饪炖煮的时间过长,虽然更好吸收但意味着升糖速度的加快。

所以粗粮粥熬得太软烂,也未必是好事,这一点各位糖友们要重视。

总之,糖友在食用小米粥时要注意控制糖分和食量,尽量多加入一些有助于降血糖的食材,保持血糖稳定。糖尿病患者应该尽量避免摄入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包括小米粥在内。在选择食物时要注意慎重考虑其对血糖的影响,并通过合理的饮食。

0 阅读:59

三诺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