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嘴里那颗8亿的夜明珠,最后去了哪?原来被宋美龄卖给了大亨

阿智通鉴 2024-06-18 11:19:13

清朝慈禧的穷奢极欲,世人是众所周知的。

为了满足自己欲望,她甚至不惜用军费来给自己过生日,也正是这样腐朽的统治,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在慈禧去世之前,她留下遗嘱,要求把那颗价值8亿的夜明珠含在嘴里,以实现“永葆尊荣”。

但后来,慈禧墓被盗,这颗夜明珠也被人挖了出来,再次让人们看到了这科传世之宝的真面目。

在那之后,这个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去向又是何处呢?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

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骄奢淫逸的皇太后

在清朝末年,有一位女性在皇宫中掌控着整个国家的命运。

她就是慈禧太后,一个从最底层的宫女一步步爬到权力巅峰的传奇女性。

慈禧生性狡诈多疑,为了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力,她不惜使用各种阴谋诡计,接连除去了两位皇帝和一位皇太后,最终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后。

然而,在慈禧的铁腕统治下,大清王朝却每况愈下。战争频繁爆发,外敌不断入侵,经济也陷入萧条。

但慈禧却依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大兴土木修建园林行宫,举办奢华宴会,甚至一次寿宴就耗费了相当于国家一年财政收入的银两。

与此同时,老百姓却在水深火热中挣扎求生。

紫禁城中还有不可估量的珠宝玉器、字画古董,而这些宝贝,大多是慈禧用强取豪夺的手段搜刮来的。

慈禧糜烂奢靡的生活,无疑加速了大清王朝的灭亡。她昏庸腐朽的统治,让国家财政枯竭,军队装备落后。

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的清军毫无抵抗之力,战败后被迫签下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赔款割地,民不聊生。

慈禧却厚颜无耻,自以为高明手段避免了战祸,殊不知正是她的无能,让国家陷入灾难泥潭。

慈禧晚年时,她与光绪皇帝的矛盾日益加剧。

自从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就被慈禧软禁,郁郁不得志。光绪想要追求变革图强,却受制于慈禧的钳制,最后愤恨离世。

关于他的死因至今仍是个谜,不过根据多方猜测,他极有可能是被慈禧下令毒杀。

价值连城的夜明珠

1908年11月15日,一代权臣慈禧太后驾崩。作为晚清时期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慈禧的丧礼可谓是奢华至极。

灵柩被安葬在清东陵,陪葬品中珠宝黄金数不胜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

传说这颗夜明珠大如鸽卵,在黑夜中可以闪耀夺目的光芒。据史料记载,它重达四两二钱七分,价值高达1080万两白银。

按照当时的白银价格折算,相当于现在的8亿人民币左右。更神奇的是,夜明珠似乎还有让尸身不腐的功效。

慈禧生前就对它时常把玩,非常喜欢,临终前更是吩咐李莲英将夜明珠放入自己口中随葬,希望借此令容貌永驻。

关于夜明珠的来历,也有许多传说。有人认为它最早出现在印度的莫卧儿王朝,后来战乱中流落到阿富汗。

清朝乾隆年间,阿富汗作为藩属进贡此物,夜明珠才来到中原。几经辗转,最后落入慈禧手中,成为她的至宝。

作为一个出身低微却掌控后宫的女人,慈禧一生都在追求权力和享乐。她搜刮民脂民膏,囤积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和稀世珍品。

这位一生都骄奢淫逸的女人,临死都还在攫取国家的财富,殊不知她留给大清和老百姓的,是一个破碎不堪的烂摊子。

即便去世,也要风光大葬,让这些宝物为自己陪葬。在慈禧心中,能让她死后也绽放光彩的夜明珠,地位无可取代。

然而,慈禧的陵墓最终难逃被盗的厄运。

1928年,北洋军阀孙殿英驻扎在清东陵附近。孙殿英生性贪婪好财,见识到慈禧奢华的陪葬品后,便带兵以军事演习为名,实则大肆盗掘慈禧墓。

有史料记载,孙殿英当时是这样盗取慈禧陵墓宝物的:他们先搜刮了慈禧尸身周围的大件儿,像翡翠白菜、珊瑚树之类,紧接着又把慈禧身上的金银细软洗劫一空。

他们甚至惊撬慈禧的牙齿,把她口中的夜明珠掏了出来。

这起骇人听闻的盗墓案,充分暴露出北洋军阀时期的社会乱象。

当时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一些军阀为了发财,竟敢公然盗掘慈禧这样身份的墓葬,可见他们已经没有任何道德和法律的约束。

同时,大量珍贵文物就这样毁于一旦,令人扼腕叹息。

阴差阳错 到了宋美龄手中

孙殿英盗掘慈禧陵墓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引起了轩然大波。

据说,孙殿英从墓中掠走的宝物,足足装满了30辆大车。清朝遗老们闻讯后怒不可遏,纷纷谴责孙殿英的恶行。就连南京政府也对此表示强烈不满。

眼看事态炒得沸沸扬扬,孙殿英意识到自己恐怕难逃严惩。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国军中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把从墓里盗出的宝贝送给南京的高官显贵,以求"破财消灾"。

孙殿英一听,如获至宝,立马照办。他把那把价值连城的"九龙宝剑"送给了委员长,又把玉质极佳的翡翠西瓜讨好宋子文。

总之,他使出浑身解数,想方设法巴结南京的大人物们。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不胫而走。舆论哗然,纷纷要求严惩孙殿英这个盗墓贼。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孙殿英最终竟然安然无恙,没受到任何实质处罚。

种种迹象表明,南京那些权贵们已经被孙殿英的珠宝美物收买,默许了他的劫掠之举。

时间很快到了1947年,孙殿英在淮阴之战中被俘。

囚牢中的他似乎幡然醒悟,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供认不讳,并主动交出了部分文物。

然而,天不遂人愿,孙殿英身患重病,虽然他有改过自新的决心,但最终时日无多。1948年2月,这个利欲熏心的军阀也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至于那颗玲珑剔透的夜明珠,据孙殿英供述,是被他托人送给了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

作为坚定的基督徒,宋美龄对于陪葬品可能没有那么多顾忌,加之夜明珠实在是稀世罕见,她收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据传,宋美龄得到夜明珠后,便将它镶嵌在了一双鞋上。每逢出席一些大场合,她都会穿上这双珍奇的鞋子。

一时间,宋美龄脚上的夜明珠,成了社交圈里的一大谈资。

有人说,宋美龄之所以频频亮相这件镶珠宝鞋,是想故意引起西方富豪的注意,以便高价将夜明珠售出,为国民政府换取急需的军费。

最终流落海外

1942年,宋美龄以中国第一夫人的身份访问美国,在一次演讲会上,她脚上那双镶嵌着夜明珠的鞋子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台下一位名叫约翰洛克菲勒的绅士,更是被这颗璀璨夺目的宝石深深折服。

洛克菲勒是美国著名的石油大亨,同时也是一位狂热的珠宝收藏家。他在演讲结束后立即找到宋美龄,询问那颗珠子的来历。

得知它竟然是慈禧太后陪葬的国宝,洛克菲勒顿时两眼放光,当即表示不惜重金也要将夜明珠收入囊中。

对宋美龄而言,这是个两难的抉择。一方面,夜明珠是无价之宝,是中华民族的瑰丽遗产,怎能轻易转手于人?

但另一方面,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中国急需美国的军事援助。若能借此机会拉近与美国的关系,对战局将大有裨益。

据说,这位石油大亨开出的价码非常诱人。

夜明珠真的可以长明不灭吗?

关于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到这里也差不多就结束了。但是我们都很好奇,夜明珠真的可以长明不灭吗?

夜明珠,又称随珠、悬珠、垂棘、明月珠等。

传说早在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就发现了夜明珠的存在。

神农氏更是拥有一颗石球之王,号称"夜矿",据说它的光芒可以照亮方圆百步之内,如同白昼一般。

然而,夜明珠究竟从何而来,为何能够发光,这个问题却成为了千百年来一个未解之谜。

直到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才逐渐揭开了夜明珠的神秘面纱。

虽然古代文献中并没有明确记载夜明珠的材质,但科学家们发现,某些含有特殊元素的矿物,如磷、钙等,在受到外界能量激发时,就能够发出微弱的光芒。

这或许就是夜明珠得以在夜间闪烁的奥秘所在。

然而,夜明珠并非真的能够长明不灭。它的光芒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退,最终归于平淡。

但在古代,这样稀有而独特的宝石,却被视为无价之宝。它不仅能在黑暗中带来光明,更寓意着吉祥、富贵。

无数达官贵人,富商巨贾都梦寐以求能拥有一颗夜明珠,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

夜明珠的神秘色彩,也为它平添了几分魅力。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大自然的许多奥秘还无法解释。

夜明珠的发光现象,在他们眼中无疑是一个神奇而不可思议的景象。

于是,关于夜明珠的种种传说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为这颗珍宝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结语

慈禧太后的一生,是一场权力的闹剧。她为了自己的私欲,牺牲了无数人的利益,将一个古老的帝国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她本可以成为一代明君,却终究只是一个昏庸的暴君。

如今,当我们回望历史,慈禧那荒唐奢靡的一生,或许能给我们一些警示:个人的贪婪欲望,终将害人害己,带来难以估量的祸端。

慈禧太后曾经以为,死后含着夜明珠就可以永葆尊荣,但到头来,一切终归尘土。权力、财富乃至生命,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惟有历史,才能留下真正的痕迹。

参考资料

1.慈禧夜明珠——百度百科

2.夜明珠趣闻——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海洋局)科技外事处,2022年7月20日发布

-1 阅读:12

阿智通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