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93岁裸模:妻儿双双自杀,子女与他决裂,称死了都不给他收尸

阿智通鉴 2024-06-27 06:42:40

在成都的一间画室里,一位93岁的老人正静静地坐着,他的身体一丝不挂,周围是一群专注作画的年轻学生。

谁能想到,在他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个充满悲剧的故事?妻子的自杀、儿子的离世、子女的决裂,这些打击本该击垮一个老人。

但王肃中却选择了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来治煎自己的人生——成了一名“裸模”。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

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创业成功 走上人生巅峰的前半生

1929年,在四川遂宁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个名叫王肃中的男孩呱呱坠地。

彼时的中国正处于动荡年代,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王肃中的家庭也未能幸免于难,生活困苦。

3岁那年,王肃中的父亲不幸离世,留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

然而,生活的重担终究压垮了这个13岁的少年。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王肃中不得不辍学。

他双眼通红地看着母亲,坚定地说:"娘,我去城里找活路。"就这样,这个瘦小的身影独自踏上了前往成都的路。

来到陌生的大城市,王肃中投奔了自己的舅舅。舅舅是个裁缝,看着这个勤快的外甥,便收他为徒。

谁知这一收,竟发现了一个裁缝界的奇才!

在短短几周事件内,王肃中就熟练掌握了制衣技巧。后来他也顺利的在成都红旗服装厂找到了工作。

他的手艺精湛,剪裁精准,缝制出的衣服总是格外合身。渐渐地,他成了厂里的技术骨干,不少领导都指名要他制作西装。

30年的时光匆匆而过,58岁的王肃中本该安享晚年,却依然壮志未酬。

1987年,他毅然决定开设自己的裁缝店。这个决定让很多人大吃一惊,但王肃中心中早有打算。

他瞄准了一个特殊的市场:为残疾人和其他特殊群体定制服装。

王肃中的店铺很快在成都受到了欢迎,每天清晨,店门一开,就有络绎不绝的顾客涌入。

他们中有些人身材特殊,有些人行动不便,但在王肃中这里,每个人都能找到最合适的衣服。他的巧手不仅缝制衣物,更是缝补了这些特殊群体的尊严和自信。

生意红火时,王肃中一天能接到100多个订单。他的眼睛虽然因长年劳作视力不如从前那样好,但量体裁衣时依然准确无误。

他的双手虽然布满老茧,但缝制起来仍然灵巧如初。

在那个普通工人月薪只有几十元的年代,王肃中的月收入竟高达2000多元,这在当时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之后,他还在成都买下了两套房产,为家人创造了优渥的生活环境。

但即使这样,王肃中的生活也有不如意的时候。

妻子自杀 家庭破裂

1949年,年轻的王肃中按照家族安排,娶了自己的表姐为妻。

婚礼那天,新娘子羞涩地低着头,王肃中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整个婚礼过程显得尴尬而沉闷。这场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注定难以开花结果。

婚后的王肃中全身心投入到裁缝事业中。他的手艺越来越精湛,名声也越来越响。

然而,当他沉浸在事业的喜悦中时,却忽视了身边的妻子和孩子。妻子常常独自一人在家,照顾着四个孩子,内心的孤独与日俱增。

1970年的一个傍晚,妻子终于忍不住了。她站在厨房里,看着刚回家的王肃中说:"我们...分开住吧。"

王肃中愣住了,但他没有多问,只是默默点了点头。从那天起,两人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分居生活。

王肃中的四个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每当王肃中回到老家,孩子们都显得拘谨,不知该如何与这个陌生的父亲相处。

王肃中试图用礼物来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但效果并不理想。

1997年的夏天,一个噩耗传来。王肃中的妻子因长期抑郁,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里跳河自尽了。

当王肃中赶到现场时,只看到妻子苍白的面容和湿漉漉的衣裳。他跪在河边,第一次感到了深深的自责和悔恨。

失去妻子后,王肃中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他试图弥补对孩子们的亏欠,尤其是对小儿子。他给小儿子买房、买车,甚至不惜动用自己的养老金。然而,这种过度的溺爱却适得其反。

小儿子逐渐变得好吃懒做,整日酗酒闹事。王肃中常常站在小儿子家门口,听着里面传来的争吵声,不知该如何是好。

2007年的一个夏夜,小儿子又一次酗酒后与王肃中发生激烈争吵。愤怒的王肃中离开了小儿子的家,没想到这一走,竟成了永别。

从那以后,王肃中开始了独居生活。他的裁缝铺还在营业,但已经很少亲自动手了。

每天清晨,他都会坐在店门口的藤椅上,望着熙熙攘攘的街道发呆。

偶尔,会有老主顾来找他聊天,但更多时候,他只是静静地坐着,仿佛在回忆着什么。

走上“裸模”之路

2012年的春天,83岁的王肃中在四川师范大学附近闲逛时,被一间素描教室吸引了目光。透过玻璃,他看到学生们正在画一位裸体模特。

就在他出神之际,一位老师模样的中年人走出来问他:"你想不想当模特,来这边当裸模?"

王肃中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想,也许这就是命运给他的另一个机会。于是,这位老裁缝开启了一段不同寻常的人生旅程。

从此,王肃中的生活有了新的节奏。每天清晨6点,他就起床准备,坐公交车赶到学校。

他要一动不动地保持同一个姿势长达6个小时,这对于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然而,王肃中却乐在其中。"我感觉自己被需要了,"他常常这样说,眼里闪烁着光芒。

起初,王肃中当裸模的收入并不高,一天只有100块左右。

但随着时间推移,他的收入逐渐增加到每天240-280元。对于一个靠微薄退休金生活的老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然而,这份工作也给王肃中带来了一些困扰。他的子女们对此极为不满,甚至扬言"死了也不给你收尸"。

面对这样的态度,王肃中却显得异常坚定。"我有我的理想,我的生活,"他说,声音里充满了坚毅,"我是光荣的,我不欠谁的,也不骗人。"

在学校里,王肃中受到了师生们的尊重和关爱。他们会给他打水、带饭,甚至在画完后和他讨论作品。

有一次,一个学生画完后,悄悄地问王肃中:"爷爷,您觉得我画得怎么样?"

王肃中仔细看了看,然后笑着说:"不错,就是这里的线条可以再柔和一些。"这种被需要、被尊重的感觉,是王肃中在家庭中所缺失的。

随着时间推移,王肃中在艺术圈里逐渐有了名气。他先后在成都20多所高校担任过裸模,很多学校都长期聘用他。

媒体的关注也随之而来,他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甚至还参演了一部公益电影《零元招租》。

尽管生活依旧简朴——他住在一间50多平米的公租房里,但王肃中的精神世界却异常丰富。他参加小区的合唱活动,与其他老人聊天散步,偶尔还会秀一把歌喉。

在没有课的日子里,他会早上六七点起床,11点开始做饭,下午就在小区里闲逛聊天。

王肃中的故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有人赞叹他的勇气,也有人质疑他的行为是否得体。面对这些声音,王肃中始终保持着他的态度:"我热爱这份工作,会一直做下去。"

如今的王肃中,已经90多岁了。但他依然对生活充满热爱与希望,常常戴着时尚的鸭舌帽,自己搭配衣服,走在街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结语

在王肃中的人生舞台上,曾经有过辉煌,也曾跌入低谷。他经历了妻子的自杀、小儿子的离世,还要面对其他子女的不理解和疏远。

然而,正是这些磨难,让他在83岁高龄时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

当裸模的经历,不仅给了王肃中经济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为他的晚年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意义。

在画室里,他不再是那个被家人遗忘的老人,而是学生们眼中充满生命力的艺术载体。每一次摆姿势,每一幅完成的画作,都让王肃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尽管社会上仍有不少质疑的声音,但王肃中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

王肃中的故事,远不止是一个老人当裸模的奇闻异事。

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社会对老年人的偏见,也映射出许多空巢老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被需要的心情。

同时,它也给我们上了一课:人生没有固定的剧本,只要有勇气和决心,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开启新的篇章。

如今,90多岁的王肃中依然活跃在各大高校的画室里。他的身影,已经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诉说着一个关于勇气、坚持和生命力的动人故事。

也许,正如王肃中自己所说的那样:"生活就是这样,有得有失,福祸相依。"

在人生的暮年,他又“重新”开启了自己的人生,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资料

1.90岁裸模:经历妻子自杀意外丧子 不想向孤独屈服——新京报,2019年2月27日发布

2.90岁裸模王肃中:我自逍遥,来人勿扰——新京报,2019年2月27日发布

3.91岁老人做裸体模特,与子女断绝往来9年,他却说:“我很快活!”——澎湃新闻,2021年4月1日发布

0 阅读:2

阿智通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