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手搓了一个部件,把美国飞船损坏了

寄翠谈商业 2024-06-26 14:33:11

前几天传出一个坏消息,波音和联邦太空总署NASA宣布,波音Star liner飞船第4次推迟发射。

国际空间站上的那2名宇航员心态崩了,回地球的希望又破灭了。

好在国际空间站的食物储备还是够用的,就是燃料不够了,这是个大麻烦!

原因也不复杂,就是NASA使用了印度产的不合格产品——上面安装的随动节流电磁阀,造成多处氦气泄露,飞船不能发射。

这些节流阀原本是俄罗斯制造的,钛合金材质,但美国这些年疯狂制裁俄罗斯,决定不买俄罗斯的货了,也不买中国产的。

但美国自己造不出这些关键部件,怎么办?

巧了!NASA的采购经理是印度人。

那不得带出一窝印度人?他随即向印度厂家询货。

用钛合金造?印度人哪有这样的制造工艺啊?

但这个问题难不倒手工业强大的三哥。

他们看完图纸,感觉这玩意跟断桥铝合金差不多,手搓一个不就得了?

于是,擅自用铝合金替换了钛合金,真的给搓出来。

奇葩的是,NASA竟然验收通过,直接给装上用了。

我严重怀疑负责质量验收的人,应该也是印度人吧?

还没发射呢,就发现节流阀有问题,好几个地方出现氦气泄露。

这下麻烦大了!

一方面会改变飞船内部压力骤增,稍有不慎会引起爆炸;

另一方面,会导致飞船的燃烧变轨效率下降,对接不上空间站的话,只能在太空飘荡。

这已经是非常严重的事故了。

印度人有多不靠谱,现在美国人已经有了深刻体会。

最后,我要说的是,根据美国2011年颁发的沃尔夫条款“明确规定禁止美利坚与中国开展航空合作!”

这个臭名昭著的法案,大家都不陌生的。

当时美国人的科技的确是世界领先,当然他们也觉得中国想要发展太空科技,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肯定是痴人说梦。

于是,直接来了个禁令,全面禁止中美两国在太空科技领域有任何合作和交流,哪怕是学术交流也不行!

我国航空人也没说话,埋头自己搞研发。

先搞定了北斗导航,接着搞出了月兔登月车,从月球背面挖了两次土,把NASA眼馋死,竟主动过来要月壤。

不过好像没给成,因为沃夫法案还在呢。

法律不允许啊!不是我们不给哦,要是美国航天航空局的人敢收,他们就触犯自己的法律了。

倒不是说月壤非常珍贵,主要是我们不能让美国人犯罪,是不是?

现在我们自己又独立建造了“天宫”空间站。

美国人又提出想合作。

我们非常欢迎同各国进行宇宙空间科研实验方面的合作。

截止去年10月底,共有17个国家的23个项目,被成功选拔出来,作为国际合作项目,参与其中天宫空间站的科研实验活动。

但NASA是例外!

合作是不可能合作的,又是沃夫法案不允许。

即使国际空间站上面的燃料不够用了,那也是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才行。

不管援救技术上是不是可行,法律上绝对是不可行的,最多精神上支持一下。

首先,我们这边是没有法律障碍,始终保持开放合作的态度。

主要问题还是出在美方自己身上,沃夫法案只不过是其中一个限制中美航天航空科技合作的法律之一。

其次,我们跟美方打交道,必须做好提防的准备,最好是签订详细的技术协议和免责条款。

救援不能是免费的,要附加条件,来限制美方将来找借口“翻旧账”!

这方面,中国是有过惨痛教训的。

美剧《无耻之徒》剧照

务必防止美国事后翻脸不认人,还搞巨额索赔的伎俩。

现在的重点是,看NASA和波音公司怎么补救,前面说了印度产的节流阀严重不过关,导致多处氦气泄露,这还是发生飞船发射前,属实万幸。

我们总算见识了印度人有多不靠谱。

竟然把钛合金的关键部件改成断桥铝合金的,这脑回路真不是一般的清奇。

不出意外的话,NASA会找印度谈谈心,看这么大的一个事故怎么解决。

再让三哥手搓一个?

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0 阅读:17

寄翠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