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赤湾左炮台,为何没能守住大清的国门?

南国劲松 2024-06-20 17:27:22

深圳是个年轻的高科技工业城市,在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谱写了中国高科技、外贸、金融的繁华,1700万人在此努力奋斗着,追逐着自己的梦想。但是深圳也有自己辉煌的历史,南山区赤湾左炮台就是一处著名历史遗迹。

深圳以前大部分地方属于宝安县,赤湾这个港口位于伶仃洋口,自古至今都是一处非常重要的通商港口和海防要地。赤湾左炮台就位于赤湾港左侧的鹰嘴山山顶,海拔只有170米,从山腰走路一会儿转个弯就到炮台了。

赤湾原有左右两座炮台,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共有生铁炮12门,都位于“临海山梁扼三面之险”的蛇口半岛顶端,踞山面海,左右炮台成犄角之势,钳制赤湾港口,雄视伶仃海面,是鸦片战争时期主要的海上屏障。1839年湖广总督林则徐布防珠江口时,曾重修赤湾炮台,为禁烟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利用炮台,在伶仃洋、穿鼻洋大败英军。

炮台本身分为两层,底下是兵营,上层是面向珠江口的大炮。炮台城基用大块花岗岩修砌,北面是炮台城的入口,城内东西两厢,仍遗留两座房屋残基,是当年守卫炮台士兵的居屋。上世纪80年代初,专家在此进行考古时,在左炮台营房内还发现了清代的棋盘及象棋。

炮台西面的城墙上,有一棵130年左右的老榕树,在城墙上盘根错节,根须深深的扎进城墙之中,亲眼目睹了中国近代百年沧桑。迎风招展,不畏贫瘠,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左炮台北面,是一尊林则徐全身铜像,塑于林则徐诞辰二百周年的1985年。铜像高3.2米,重1.8吨,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林则徐铜像。

林则虽然是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但是生不逢时,在那个昏庸腐败、封闭保守的大清王朝,落后的清王朝无力同西方列强抗衡,割地赔款成了家常便饭。林则徐后来被清王朝革职发配新疆。在清王朝眼里,天下是爱新觉罗家的,除了朝廷的利益,谁都可以牺牲,宁愿把钱给了养人,也不给国内的人民。因为在他们心里,洋人就是来抢钱抢地盘的,如果汉族造反的话则直接威胁到朝廷的安危。

所以清王朝虽然闭关锁国、腐朽无能,但是他对镇压汉人方面毫不手软,对外地则是一味求和、割地赔款,割让了几百万平方公里几十亿两白银给列强,把一个富饶的中国给挥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6月18日下午,正好赶上我有时间,抽空去赤湾左炮台游览了一番。深圳的城市公园和古迹一般都不收费,这一点确实做的很亲民。

这天深圳只有32度,但是感觉依然很闷热,连续下了几个月的雨,蚊虫肆虐,在夏天到赤湾的时候最好不要穿短裤,否则你会奇痒难忍。

我用手抚摸着那尊古老的大炮,虽然锈迹斑斑,可是依然威武不屈,这尊炮当年是为国家立过战功的,曾经为鸦片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当时水师提督关天培在这一带利用左右炮台的大炮打败清军,保卫了林则徐虎门销烟!

但是,鸦片战争也是近代中国百年耻辱的开始,从那时候起,中国进入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还没有真正经历过资本主义社会。

其实,从建立炮台的时候,从康乾盛世的时候,就已经种下了失败的种子。

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的一个死结,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

闭关锁国、狂妄自大、以天朝大国著称的满清一直以自己为中心,不想去看外面的世界,因为是满族统治者,他们害怕老百姓觉醒聪明了,自己的皇权地位不保,所以坚决反对和西方文化接轨。

乾隆时代(1793年),礼部坚持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行跪拜礼,并擅改英国外交文书。

咸丰时代(1860年),指示决不见不行跪拜礼之夷人,否则“唯有与之决战”。

同治时代(1873年),英、法、俄、美等六国使节首次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

几百年之后,那个不肯行跪拜之礼倡导人人平等的西方列强差一点团灭了行跪拜之礼的满清王朝,清朝土崩瓦解了,我们的大辫子和小脚也裹到头了。实在难以想象,假如今天我们依然留着大辫子裹着小脚的话,还有没有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资格呢?

清王朝的核心利益只是他们的一小撮利益集团,在他们心里,所有的老百姓不过是他们的工具而已,从来没把老百姓当人看。所以老百姓根本不会甘心清王朝的死活,八国联军达到北京城的时候,甚至还有大清的百姓为联军带路。

只有到了1949年,毛委员和他的战友们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一切权力归人民,人民当家做主,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中国人民才真正站起来了。从此以后,中国社会才真实现了人人平等,迎来了四十多年的黄金发展时光,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

如今的左炮台,仍然挺立在海拔170米的鹰嘴山头,坐北朝南, 炮台城基全高约3米,北面有炮台城的入口,城内分东西两厢,仍遗留两座房屋残基,是当年守台士兵的房屋。

我们今天看到那种炮台士兵住的房屋是白灰浆做成的,房子也不高。在常年炎热的南方,士兵们长期在这里驻扎,当时连自来水也没有,中国直到1908年清朝快结束的时候才有了自来水。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我估计当时炮台用的水是用牛车用山下拉上来的。虽然那个时候我就没有今天这么热,但是也难以忍受啊!

赤湾左炮台虽然为国家作出过贡献,但是却见证了一个民族屈辱的百年近代史。像一位沧桑的老人,给我们讲诉着昨天的故事。

离这里不远就是南宋末代皇帝的宋少帝陵。

宋少帝陵,早期称宋少帝墓,是南宋最后一个皇帝宋少帝赵昺的陵墓,坐落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赤湾天后宫西面约五百米处,北依小南山,南临伶仃洋,是广东省内所发现的唯一的皇寝陵,为广东省深圳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赤湾宋少帝陵的始建年代不详,现陵墓为1982年修葺扩建。门口立有白石墓碑,上书“宋祥兴少帝之陵”,碑背面刻“崖海潜龙,赤湾延帝”八个大字。墓周青草绿树,北侧有崖山海战碑刻。

1276年,南宋国都临安(杭州)陷落,宋恭帝被俘。南宋大臣护送赵昰和赵昺南逃,并在福州拥立赵昰为帝,即宋端宗。元兵穷追不舍,南宋小朝廷被迫继续逃亡到广东。1278年端宗病死,大臣们就拥立8岁的赵昺为帝,改年号为祥兴,并以陆秀夫为左丞相,张世杰为太傅,进驻广东新会崖山,继续抗击元军。祥兴二年(1279)正月,元军进攻崖山,宋元两军在广东新会的崖山海面决战,结果,张世杰所率宋军寡不敌众,大败海上。3月19日,陆秀夫见大势已去,于是身穿朝服,将8岁的小皇帝赵昺抱到船头,叩首再拜道:“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祐皇帝(宋恭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言罢,背起小皇帝,跳入茫茫大海,至此,南宋彻底灭亡。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中国自古以来改朝换代频繁。一般新王朝刚即位的时候,励精图治,社会繁盛,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利益集团,形成极为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当社会上大多数人无法生存的时候,新的改朝换代又开始了。

人性的贪婪,权力的不受约束,利益的盘根错节,是朝代更替的根源。直到今天,我们建设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实现了人人平等,把权力关在了制度的笼子里,我国社会才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应成为了世界大国。下一步我们依法治国和共同富裕方面将会做出更大的努力。

深圳就是接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崛起的,这做年轻的城市同样记载着沉重的历史,警醒着千秋万代的后人,发奋图强,改革开放,永不言败!

一个民族如果关起门来过日子是万万不行的,赤湾炮台并没有挡住中国的近代百年耻辱。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只有让国家强大起来,我们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所以,我们有了今天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深圳的空前繁荣也同时证明了改革开放和中央决策的英明正确!牢记历史,继往开来,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的坚持到底!

赤湾左炮台,也是一曲历史和现实的交响曲,演奏这一个民族百折不挠、开天辟地的故事!

0 阅读:14

南国劲松

简介:我是山东济南的一个农民16岁就离家游走江湖酷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