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失眠,这方法火了!老鼻炎,也行!传奇疗法,调阴阳和气血

晴晴聊健康 2024-05-29 02:38:47

之前的一篇推文,让一种调治失眠的特色中医疗法得以广为人知,带给了很多失眠患者新的希望。那就是被列入“中国十大”针灸疗法之一的靳三针。

不过,靳三针擅长的不仅仅是失眠、焦虑的调治,对于鼻炎的调理也很有特色。今天林天霸医生再给大家分享一下。

01

靳三针调失眠:心神元神并调

中国有十大针灸流派,作为岭南针灸的代表疗法之一的“靳三针疗法”位列其中。

“靳三针"疗法,其发明人为我国著名针灸学家、岭南针灸新学派的创始人、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靳瑞,该疗法以靳瑞教授首创的“靳三针”独特的组穴、配穴及手法特色为主,因而得名“靳三针”。

它在治疗失眠、焦虑抑郁、鼻科疾病、成人脑病、儿童脑病、精神类疾病及男女科病证方面临床疗效显著。

点击下方标题,阅读靳三针调失眠的文章:

《失眠最耗气血,还容易早衰!1个方法元神心神并调,安稳睡天明,梦都少了》

调失眠,擅长调神的靳三针确实是另辟蹊径。

因为在“靳三针”疗法的角度,失眠属于“失神”的范畴。而擅长调神的靳三针创造了许多有助调神的穴组,调心神的手智针、调元神的智三针、颞三针、定神针、四神针等。

巧妙组合,辨证搭配,大大地缓解患者因失眠而造成的六神不安、焦虑、困倦,而靳三针柔和的入针的手法,以及医师的耐心和安抚,促使患者神安得眠。

02

靳三针调鼻炎:

驱邪外出,内强正气

夏天,是冬病夏治的黄金期。在经历了冷风凛冽的冬天以及花粉柳絮纷飞的春天,鼻炎患者终于迎来了最好的调理阶段。

今年正逢大寒湿之年,尤其多雨。五月份的南方地区,也因为雨季而相比往年稍显清凉。湿气重,病毒细菌多,阳虚气虚的人,鼻炎、鼻窦炎反反复复。

1.鼻炎发作的4大症状

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

1. 喷嚏: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多在晨起或者夜晚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刻发作。

2. 清涕:大量清水样鼻涕,有时可不自觉从鼻孔滴下。

3. 鼻塞:间歇或持续,单侧或双侧,轻重程度不一。

4. 鼻痒:大多数患者鼻内发痒,花粉症患者可伴眼痒、耳痒和咽痒。

2.鼻炎的病因病机

急性鼻炎:常有风寒外袭、肺气不宣,或风热上犯、肺失清肃,邪毒上聚鼻窍而发。

慢性鼻炎:多由肺脾气虚,邪滞鼻窍,或邪毒久留、气滞血瘀,阻塞鼻窍而成。

过敏性鼻炎:多由肺气虛弱或脾虛、肾虚使肺气受损,风寒乘虚而入,犯及鼻窍,津液停聚,导致鼻窍阻塞而成。

3“鼻三针”的疗法特色

靳三针中有一个特色的组穴,叫“鼻三针”,是临床治疗鼻疾(如鼻洲、鼻衄、过敏性鼻炎)这类疾病的主要穴组。“鼻三针”由迎香、上迎香和印堂三穴组成,这三个穴位恰好分别位于鼻子的上、中、下三部,并分布于鼻的周围。

迎香:在鼻翼外缘边上。迎香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穴,位处鼻翼旁,肺与大肠相表里,鼻为肺之外窍,所以首选迎香穴。

上迎香:又名鼻通穴,在面部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由于该穴位于鼻中段,顾名思义,具有通鼻气的作用。

印堂:在面额部,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该穴位于鼻根部,虽为经外奇穴,但位处督脉之上,督脉恰好经过鼻梁的正中,所以亦为治鼻疾之要穴。

以上四个穴位均可治疗鼻疾的要穴,善于宣通肺气、通鼻开窍,从而治疗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等鼻病。

如果是过敏性鼻炎,鼻根部的穴位以印堂穴为主;如果是慢性鼻炎,多属阳明经有热,应将印堂穴改用攒竹穴。

攒竹穴是阳明经与太阳经(经气)交接的部位,慢性鼻炎多与阳明经病变有关,并且常可在该穴上出现明显的压痛点,或自觉该穴有酸、胀或痛的感觉。

靳三针治鼻炎的特色主要体现在:

“鼻三针”皆分布于鼻周,对于鼻子的刺激是直接的,因此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鼻炎,在发作之时使用“鼻三针”,对于明显的鼻痒、鼻塞、喷嚏不断、鼻涕不止等急性症状,都能收到不错的缓解效果。

而在慢性鼻炎的治疗中,针对患者本身的肺脾肾三虚的情况,靳三针会通过经络和气血的调节,对应不同脏腑进行调节,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制定。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并非只扎鼻三针就可以的,医生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组穴配穴,辨证施治。

03

夏治鼻炎更利康复

根据临床的观察,患有鼻炎的患者多有阳虚、气虚的情况。

尤其是儿童,一着凉就感冒继而引发鼻炎,病后鼻涕连连难收尾,或者直接引发鼻窦炎。

相比秋冬,夏天虽然阳气较盛,此时治疗效果会更利于康复。所以夏治鼻炎,要注意避寒邪和养阳气,尤其是夏天长期呆在空调房内的人呢。

夏日养阳避寒有3个方法:

1. 喝姜茶

陈皮姜茶

【材料】生姜10克,陈皮3克。

【功效】养阳驱寒除湿。

2. 姜泡脚

每天泡泡脚,有助血液循环,把白天体内积攒的寒气驱散出去,可以配以生姜、艾草、薄荷进行泡脚。

3. 贴天灸

天灸效果最好的是在三伏天。但是如果本身体质虚寒明显,比如鼻炎发作频繁、怕冷、手脚冰凉、小腹冷痛、痛经等人群,也可以去通过敷贴助阳的药物,提升阳气,不必非等到三伏天在做。

提醒:本文为医学科普,供读者参考学习,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如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0 阅读:0

晴晴聊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