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降息潮开启,美元7天内连遭三次重创,人民币机会来了

商业小聪明 2024-06-20 06:52:46

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倘若此前对于瑞士降息的现象并未引起公众过多关注的话,那么作为G7成员国之一的加拿大如今采取同样的政策动作,无疑是从实质层面上将美国所主导的“高利率联盟”划破了一道口子。

果不其然,自此之后短短七日之内,美元便遭受到了三次重大冲击,现在虽然美联储嘴上还在硬撑这种情况下,美元撑得住吗?同时,这对人民币来说,似乎是个不小的机会。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越来越被看好。

欧元降息抢跑

最近的金融市场真是热闹非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原本大家还在关注瑞士、瑞典这些国家的降息动作,没想到加拿大这个G7的成员国也突然宣布降息,这下可不仅仅是小打小闹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向美国“高利率联盟”开刀。

紧接着,6月6日欧洲央行的降息更是直接将美国的策略推到了风口浪尖。

这波欧洲的降息不仅仅是个简单的经济操作,它几乎是在全球金融舞台上向美国发出的一个明确信号。

之前,很多发达国家跟着美国加息,目的无非是要构建一个坚不可摧的金融联盟,一方面抑制中国的流动性,一方面也是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抽干全球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流动性,让这些发达国家能通过金融手段大赚一笔。

但看来,这套路现在已经行不通了。

现在的情况是,当全球主要经济体开始一个接一个地降息时,原本被囤积在美国及其盟友那里的资金开始解冻,重新流入市场。

这对那些还在高息痛苦中挣扎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解脱。美国这边虽然还没开始降息,但很明显已经是强弩之末,内外交困的局面越来越明显。

真正的问题是,美国如果继续坚持其高利率政策,不仅自身难以为继,同时也会加剧全球去美元化的趋势。

毕竟,当全球主要货币都开始贬值时,只有美元还在坚持高位,这对国际贸易和经济活动是极大的阻碍。

在以往的岁月里,除了人民币之外,可供全球各国选择的非美货币寥寥无几。

随着欧元及其它一系列货币的崛起与加入,使得全球货币市场的选择空间得以极大地拓展,同时也加速了去美元化的进程。

这便是此次欧洲央行降息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尽管我们无法将此视为货币周期乃至金融战争的终点,但是它无疑是一个极其关键且具有决定性的转折点。

欧洲央行的这一举措,无疑向美国的金融政策发起了一次有力的冲击。

实际上,盟国的这种提前离场行为,不仅在实践层面加大了美国的操作难度,更为其他国家在心理层面注入了坚定信念的力量,对于美国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的困境。

现在的美国,真的是越来越难了——经济政策上,既不敢继续加息也不敢轻易降息;军事上,以往用来支撑美元信用的军事霸权也正在逐步被削弱;科技方面,随着中国等国科技快速发展,美国的技术优势也不再那么明显。

美元一旦失去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支撑,那么这一轮的美元潮汐,甚至可能导致整个中美金融关系的重构,美国的金融战略可能真的要面临重大调整了。

此次源于欧洲利率下调所引发的一系列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的连带效应,有望成为一个全新的开端;然而对于美国而言,这场冲击或许将带来严峻的挑战。

在欧元行情逆转之后,美元如独立于巨浪中的孤舟,举步维艰。此番美元潮汐的压力,加上中美之间酝酿许久的金融争斗,无疑使美国陷入了败局之中。

沙特拒绝续签协议

期以来,全球金融领域的焦点话题莫过于沙特决定不再续订与美国方面签订的那份倍受瞩目的“石油美元协议”了。

此举不仅可能触发原油价格出现震荡,更为关键的是,它直接触及到了全球货币政策的敏感神经。

自1974年起实施至今的该协议,确立了美元在国际石油贸易中的唯一法定货币地位。这并非仅仅是一项商业协定,而是美元作为全球霸权货币的一根重要支柱。

如今沙特阿美的退出,无疑给美元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让我们来捋一捋这背后的故事。原本这个协议是在美元1971年脱离金本位之后不久签订的。

那时候,美国为了保持美元的国际地位,与沙特达成了一个协议:沙特用美元作为石油结算货币,美国则提供给沙特军事保护和技术支持。这个交易看起来双方都挺开心的。

为何沙特如今不再续签?

形势已然不同,中国已晋升为沙特最大的石油出口市场,然而,美元作为唯一的结算工具,已不再满足沙特的需求,针对此态势,中美关系的紧张更加剧了这种转变。

全球贸易中,人民币的影响力日益显著,包括沙特在内的诸多国家亦开始考虑采纳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

因此,沙特此次拒绝续签石油美元协议,若站在其立场来看,无疑十分合理。

此外,最近网上有传言说沙特放弃了与美国的安保条约,这个信息其实不太准确。美国和沙特之间虽然有军事和经济上的合作,但并没有正式的安保条约。

美国正不断尝试通过各类策略来巩固其与沙特的紧密联系,并且极力倡议沙特能够签订如同美日之间的那般的安保联盟协定。

然而,沙特却明显表现出不愿过于依赖于美国的倾向,特别是在如今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且瞬息万变的大背景之下。

实际上,沙特的这一决定所传达出来的明确信息便是,预计未来全球货币市场将会呈现更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美元在全球主导货币的地位或许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伴随着人民币以及其他货币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地位的逐步攀升,全球贸易及金融市场势必会迎来全新的变革浪潮。

这件事对美国的打击是多方面的。经济上,美元的需求可能会减少;政治上,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全球市场也许真的要进入一个新的“战国时代”,各种货币争夺国际市场的主导地位。

对中国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机遇。如果更多国家开始接受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那么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而对全球来说,这一切变化都值得密切关注,因为它们将影响未来几十年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

人民币机会来了

这一切的变化,为人民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6月12日,俄罗斯的国庆日上,美国财政部突然宣布了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这次可不是小打小闹,涉及了科学、国防、金融、能源等多个重要领域。

美国这波操作,其实是想继续把俄罗斯逼到墙角,让它无路可走。

但俄罗斯这边,看来早有准备,第二天就在莫斯科证券交易所宣布了个大新闻:从6月13日起,他们将不再使用美元和欧元进行外汇和贵金属的交易,连股票和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也一并脱钩。

这下,美元和欧元在俄罗斯市场的日子是彻底没落了。

这个动作的意义重大,俄罗斯其实是在向全世界展示它的决心:跟西方彻底划清界限。

之前美元和欧元还占据莫斯科交易所一半以上的交易量,现在直接被踢出局,这对美西方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挫败。

俄罗斯这么干,其实也是告诉世界,它已经准备好用其他方式来应对西方的压力,不再依赖西方的货币体系。

对于人民币而言,此举无疑是喜讯连连。为何如此断言?自俄罗斯弃用美元与欧元之后,寻找新的储备货币迫在眉睫。

而就目前情形来看,潜力最大者莫过于人民币了。

中俄两国关系密切,若俄方大举采纳人民币以取代美元及欧元,必将助力人民币在全球舞台上攀登至更高位置,影响力也将随之剧增。

事实上,不只是俄罗斯,全球很多国家都在寻找美元之外的替代选项,尤其是在美国频繁利用货币政策作为制裁手段的今天,很多国家都开始考虑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中国在这方面做得很聪明,一直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更多国家使用人民币结算。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石。

身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贸易领域的影响力日渐提升。

若能使更多国家和地区接纳人民币,无疑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货币体系中所占据的核心位置。

此外,中国一直在稳妥地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无论是在亚投行的推动下,还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中,人民币的使用都在逐渐增加。这种从国家到私人企业的全方位推动,让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越走越宽。

总的来说,美元和欧元在俄罗斯被边缘化,对人民币来说是个巨大的机遇。随着全球对美元依赖的逐渐减少,人民币的春天可能真的要来了。

中国的货币政策和经济策略,如果能继续保持当前的稳定和智慧,未来人民币在全球货币市场上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高。

这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都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全球货币体系将变得更加多元和稳定。

信息来源:

《欧洲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 年底前有望再降息两次》中国经营报

《沙特与美国之间长达50年的石油美元协议到期,沙特阿拉伯宣布不续签》证券时报

《莫斯科交易所发布公告!不使用美元、欧元!》金融时报

0 阅读:0

商业小聪明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