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卖货、不跳舞,72岁老太直播教成年人识字,揭开3800万人的痛苦

沐语纪文史 2024-06-23 09:38:10

文 | 十八停

编辑 | 沐语纪史

“我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我当过母亲、妻子、女儿,但我从来没有同学。”

这是一位50多岁奶奶的心声。

而这样的奶奶,通常被我们称作“文盲”。

现代教育的普及,让很多人忘了以前求学的艰难,实际上,在中国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大多都不识字。

或许有人觉得,老年人不识字也无所谓,但实际上,这些文盲老人背后,有着我们无法体会的生活与内心煎熬。

他们也渴望读书识字,可却被各种困难阻碍,2021年,他们终于迎来了学习机会。

一位72岁的安徽奶奶,开着直播,做起了“扫盲老师”。

她的直播间很安静,没有热闹的叫卖声,也没有卖力的唱跳,只有拼音和汉字。

可就是这个普通的直播间,揭开了3800万人难以言说的秘密。

不得已才成为文盲

文盲指不识字,并且不会写字的成年人。

在第七次人口普查后,统计我国不识字的成年人有3800万人,其中大多是一些中老年人,而且女性占比高达75%。

而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社会,不识字带来的弊端被远远放大。

不识字,意味着你出行看不懂路标,出门在外可能寸步难行。

一位42岁的阿姨,她的网名叫“想家的女人”,之所以取这个网名,是因为她从来没有一个人回过娘家,尽管距离只有100多公里,但她不认识地名,怕坐错车。

不识字,你看不懂手机信息,不会读书、看报,获取不到社会信息;不识字,你没办法培养教育孩子,缺失当父母的责任。

不识字,是文盲,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生活上的问题,也让很多人心理上备受煎熬。

而且因为不识字,很多人变得自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笨的人,平常也不敢说话,遇事也只能沉默不语,即便被别人骂,也只能默默承受。

可他们并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缺少了学习的机会。

对于这些人来说,没上过学是他们一辈子的遗憾,而且他们大多都“情非所愿”。

小时候,很多人家庭条件不好,能维持温饱就已经耗尽了全部力气,根本没有机会上学。

不仅是拿不出学费,更是被家庭琐事牵绊,不少女孩儿,小时候就要照顾弟弟妹妹,农忙时还要帮忙收麦子、插秧,课本永远是遥不可及的梦。

本来在农村,不识字不是啥稀奇事儿,也能平淡度过一生,但社会变化太快,儿女们外出拼搏,有了家庭,老人也要随着去照顾孩子。

到了大城市后,这些不识字的老年人发现真的会举步维艰。

他们本可以帮儿女买菜做饭,也可以帮忙添置生活用品,可每次逛超市,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可牌子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最终什么也做不了。

信息来源:央视网,链接已附文末

帮忙不成,反而成了拖累,老人们心中充满了愧疚,可他们却找不到学习的地方,一是年龄太大,二是学费太昂贵。

2021年,这种情况被一位72岁的安徽淮南老人改变了,她就是杨维云。

教学意外变成扫盲

杨维云是一位退休老人,大专毕业,在老人那个年代,大专已经算是不得多的高学历了。

毕业后,老人从事了教育工作,在宿州一所小学教了30年语文课。后来,她又做了20年的幼儿园院长,一生都在为儿童教育事业做贡献。

退休后,她本该安享晚年,可一下子离开讲台还有点不适应,她总想着做点什么。

喜欢新鲜事物的她,开始玩起了短视频,看到五花八门的博主,分享着美食做法、旅游攻略等教学,杨维云来了灵感。

她觉得自己最擅长教学,于是决定开设一个直播间,专门教少年儿童学拼音。

她有这个底气,先不说几十年教学经验,年轻时,当地教育部门还组织老师听过她的课,不少人夸她发音标准。

而拼音又是学习最基础的工具,很多人小时候墙上都贴着一张拼音表,可见拼音的重要性。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链接已附文末

于是杨维云决定开设一个直播间,每天坚持讲课,刚开始不熟练,直播间人不多。

后来直播越来越顺畅,直播间人也越来越多,从几百人变成几千人,再到上万人。

杨维云很高兴,但她也发现一个问题,这些进入直播间的人,并不是小孩子,反而全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上海的、湖南的、新疆的......

他们“藏”在直播间里,不说话,只是默默的听课。

杨维云不明白,为何这些老年人要学拼音呢,不过她还是坚持讲课,在私下里,会和这些人交流。

她发现很多人回复很慢,打出来的字也有不少错误,这才知道,不仅小孩,我国不识字的中老年人也大有人在。

而随着了解的深入,杨维云更是得知了这些人一直藏在心中的“秘密”。

文盲背后的辛酸

杨维云从来没有想过,不识字会给他们的生活的心态带来如此严重的影响。

有人告诉她,自己因为不识字,从来不敢去陌生的地方,怕走错路坐错车。

也有人说自己不敢教孙子、孙女,一开口孩子就说读音不标准,她怕耽误孩子的学习。

还有人表示,自己因为不识字,一直从事一些苦力活,还不容易找到一份轻松的活,因为看不懂老板的文字指令被开除了。

“我不识字”这句话,一直是很多中老年人心中的一根刺,让他们无比自卑。

而他们也从不敢将自己心中的酸楚说出来,不识字在他们看来是丢人的。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周刊,链接已附文末

这些话让杨维云湿了眼眶,小孩子能上学堂,有学习的渠道,可这些中老年人,年龄大、接受程度慢,或许一辈子都要当个文盲。

发现这些人的秘密和需求后,杨维云除了教常规拼音进度以外,又刻意开设了“成年人零基础学拼音识字”。

就这样,杨维云成了“文盲”的救命稻草,很多人跟着她学拼音,杨维云也很耐心,不仅每场直播都有清晰的板书。

为了能让大家看清发音的口型,杨维云会在发完音后将口型定格给他们看,而且一些人白天忙,只有晚上能听课,杨维云就把直播时间拉长,确保每个人都能听上课。

由于直播间的观众和杨维云大多是同龄人,他们会产生敬佩、羡慕,同时也有天然的亲近感,所以学习起来特别带劲。

在直播间,有人经常问杨维云:“老师,我今年快50岁了,从来没上过学,能学会吗?”

他们小心翼翼地样子让杨维云很心疼,看到这样的问题,杨维云总是说“肯定可以”,而且还会举例说明。

她说学生中最大的已经72岁了,学的又快又好。

在杨维云的一遍又一遍耐心讲解下,很多中老年人学会了拼音,还有的学会了2000个字。

他们改变了困窘的生活,勇敢走了出去,拥抱新的生活。

结语

杨维云老师的直播间里,补的不只是拼音、汉字,补的更是许多人不完整的人生。

希望学会拼音以后,能弥补他们没有上过学的遗憾,让生命焕发出更亮的光彩。

小时候写作业时,妈妈总会把灯光调亮一些,让书上的字看的更清楚。

杨维云老师的直播,不也是为那些拼命努力,渴求知识知识的人点灯吗?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击“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与参考:

1.齐鲁晚报:《73岁奶奶教成年人识字 她的直播间“藏着”上万成年人的秘密》,2022-11-07

2.央视网:《在73岁老人的直播间,3800万“文盲”被看见》,2022-11-21

3.中新网:《古稀老人线上教拼音“感动中国” 杨维云:教育是我的责任》,2023-03-09

4.环球网:《在73岁老人的直播间,3800万“文盲”被看见》,2022-11-21

5.中国新闻周刊:《从不识字到一年学会2000个汉字,在73岁奶奶的直播间,很多网友第一次学会写自己的名字》,2022-10-10

0 阅读:0

沐语纪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