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沉迷数学不看门,被开除后破解世界级难题,去浙大给专家讲课

沐语纪文史 2024-06-21 14:17:13

文 | 瓜田李的猹

编辑 | 沐语纪史

最近,17岁的江苏姑娘姜萍火了,中专生闯入全球数学竞赛12强的励志人生让人惊叹。

无独有偶,在常人看不到的地方,很多人也有着一样的经历。

在河南就有这样一位银行保安,工作时不看大门、不管业务,反而沉迷数学推理。

不出意外,仅工作了20天,他就被无情开除了。

可失去饭碗后,保安反而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他没有争辩,也不恼怒,很是淡然从容。

因为在当保安的这20天里,他争分夺秒,破解了一个关于“卡迈克尔数”的世界性数学难题。

而这次关于卡迈克尔数的发现,也让保安火上了新闻,连浙大数学教授也邀请他去讲课。

这名河南的保安,向世人生动诠释了那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小保安给大教授讲课

2016年,宽敞明亮的浙大报告厅中,两名教授、一名博士后、三名博士,端正的坐在讲台下,听台上一名男子讲课。

男子讲的是世界性数学难题,被称为世界之谜的卡迈克尔数的五种公式算法。

任谁也想不到,男子不是数学大牛,也不是专家,他叫余建春,那年33岁,是一家物流公司的包装工。

而从流水线工厂到浙大的讲台,余建春走了整整八年。

在此前,他为了生计做过服务员,但嫌客人总是刁难,一个月就辞职了;之后学做烤鸡,因为老板娘太凶,没多久也辞职了;后来当保安,因为沉迷数学,20天就被开除了。

但就是这样一个被生活所困的打工人,却研究出了世界性数学难题“卡迈克尔数”的简单算法。

而在常人看不见的背后,余建春的“成功路”要比常人想的更加艰难。

曾经他为了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四处找高校投稿,希望能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

可当他把自己的演算手稿寄给无数学界的牛人后,得到的却全都是石沉大海。

没有人回信,毕竟一个普通物流员的研究成果,很难引起别人的注意,更别说研究的还是世界性难题。

信息来源:光明网,链接已附文末

其实在研究之初,余建春就开始投稿了,希望能和专业数学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为了投稿,他四处奔波,去过北京、上海、苏州,很难在一个地方待长久,因此他做过很多工作,还曾去日本种过半年的番薯。

这样的时间一直持续了10年,2016年,就在余建春几乎灰心的时候,他收到了浙大教授蔡天新的回复。

不仅如此,他还被邀请到了浙大的讲台上,给蔡天新以及他的博士学生讲课。

余建春一辈子都想不到自己能站在顶级学府的讲台上,对着一群教授、专家讲课,一时间还有些紧张。

不过他还是顶着压力,将自己的5个发现讲解的行云流水,蔡教授听完后,表示余建春很有想象力,有“硕士”水平。

同时蔡教授也将余建春的推论发表在了网上,一夜间,余建春“火了”,就连密苏里大学数学家也表示:

“如果这种算法一旦通过,这将是“卡迈克尔数学”领域的一次重大变革。”

那段时间,每天都有媒体采访余建春,但似乎比起研究成果,他们更关注余建春身上的“反差”,想要迫切探究这个物流工人的过往经历。

从小偏科的数学鬼才

1983年,余建春出生在河南信阳一个小山村,家庭条件一般,而且并不和谐。

他的父亲和叔叔总是吵架,闹得家里鸡飞狗跳,这样的环境下,余建春根本无法安心学习,所以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好。

但学习不好的余建春,对数学却有异于常人的敏感性,家里的老算盘就是他最喜欢的玩具。

再父亲和叔叔的吵闹中,余建春上了小学、初中,这时的他严重偏科,总成绩排名垫底,数学成绩却名列前茅。

而小孩子通常都是一个样子,学的越好的越愿意学,越学的多学的越好,余建春就这样在研究数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初三时,老师讲a的0次方是1,同学们按部就班的学,但余建春不同,他突然很好奇a的1/2次方是多少。

有了念想,余建春就在课余时间推测,经过演算他猜出了一个答案。不过他并没有着急去验证答案的对错,而是享受这种数学逻辑推理的过程。

上了高中学到这个知识时,余建春发现自己曾经的猜想是对的,这让他信心暴涨。

在之后余建春就经常给自己提问题,然后去数学里面寻找规律,不过这样也是有弊端的,毕竟是猜想,所以他很多结论都没有完整的逻辑。

在他的演算纸上,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我猜的。

信息来源:浙江在线,链接已附文末

而且他在学习数学上用了很多时间,其他学科是一塌糊涂,最终只能上个专科,而且还不能选择专业,学了一个和数学八竿子打不着的畜牧业。

即便这样,余建春也没有放弃对数学的探索,经常在图书馆里借一些数学著作来看。

2007年,他在一本名叫《数学猜想》的书上,看见了卡迈克尔数。

起初只是好奇,可当他看到书页的末尾后,就完全被勾起了兴趣,只见上面写着“世界上依旧无一人解出”。

没人解,那就自己来,余建春当即下定决心,不管不顾,一定要去解开这个缠绕的谜团。

解出世界性数学难题

“卡迈克尔数”,又被称做“绝对伪素数”,在1912由美国数学家卡迈克尔首先发现,在一亿以内的正整数中仅有255个。

“卡迈克尔数”开始于561, 1105, 1729, 2465......对于卡迈克尔数的判断准则,一直是数论爱好者的研究热点。

余建春做的也是关于卡迈克尔数的判别准则,他觉得当时的算法太过复杂,期待找出更简便的方式。

就这样,余建春开始了没日没夜的研究,吃饭时在想式子,打工时也在想式子。

甚至因为研究的数太大,手机按不出来,他还曾经在网吧里研究数学,带着笔和A4纸,一直从夜里11点算到早上8点

日复一日,余建春得出了不少结论,而他为了验证自己的结论,开始给各大高校投稿,希望能得到帮助,可惜没有一个回应。

他还是只能自己埋头钻研,从2007年到2015年,8年的时间,余建春全耗在了卡迈克尔数上,终于有了新的发现,找到了5个关于卡迈克尔数的新发现。

而上天也不会辜负任何努力的人,2016年,余建春的付出也得到了回应,浙大蔡天新教授认可了他的研究,还邀请他讲课。

余建春终于走进了大众视野,他的研究也终于被专业人士看见了。

信息来源:新京报,链接已附文末

不过余建春因为数学底子太薄,最终没有能更进一步,他没有选择读书深造,还是选择成为一名打工人,在空闲的时候研究研究数学,就是他最满足的事情。

其实有时候我们追逐的东西,最后或许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它也可能没有任何结果。

但人一辈子总要有点追求,因此去享受过程就好,毕竟它也曾在昏暗的日子里,是你世界里唯一温暖的光。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击“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与参考:

1.光明网:《底层数学“天才”被限定的人生》,2021-03-16

2.浙江在线:《33岁的余建春说自己的研究全靠“猜”》,2016-06-20

3.新京报:《物流工人登浙大讲台推演数学发现:我不是民科》,2016-06-23

1 阅读:247
评论列表
  • 2024-06-24 22:36

    只有喜欢热爱进取钻研的人才可能有成绩,工作认真也会有成绩,比如我发现一些疾病改变一些认识和治疗方法能有更好的效果:带状疱疹半天能治好、口臭不用抗生素也能治愈、高血压不用目前市面上的高血压药,用简单的方法换种保健药能半年内治愈、我就是用的中医理论用西药治病。

  • 2024-06-25 04:39

    最喜欢看这种天方夜谭的故事,太吸引人了!

沐语纪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