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

南国劲松 2023-11-04 17:58:40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法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要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平等是坚强的思想基础。但平等不是绝对平均主义,我们要允许个性差异化的存在,要允许一定的贫富差异存在。如果都吃大锅饭,就会有人出工不出力,就无法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社会产值。如果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同样也会打击人们的生产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平等是社会主义的压舱石,它标注了调整社会关系的基本尺度。公正是捍卫权力的天平,它是衡量社会发展的价值准绳。

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平等的例子比比皆是,公司总经理年薪百万千万,而冲锋在一线昼夜加班灰头土脸,常年劳动的农民工年薪只有十万左右。有的人退休工资或退休金有一两万,而有的人每个月只有极少的退休金。

当底层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收入减少,就会节衣缩食减少消费,这样整个社会消费能力下降,就会给许多产业带来致命打击,一些企业就会裁员或倒闭,劳动者收入更少,更不敢消费,形成了一个闭环。因此,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努力减少社会收入的差异和贫富差距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假如一个一生勤劳善良但没钱的病人和一个作恶多端的有钱人同时住进医院,你说医院该给谁看病呢?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医院是救死扶伤来者不拒的,但是医院本身也要生存,也要开支还是需要成本的,所以这个问题交给医院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政府承担责任,实行全民免费医疗,让医院只治病救人,不经营牟利。

以前,我们有一句口号叫勤劳致富,现在发现,很多人越勤劳,老板越富,自己始终还是很难买得起大城市的天价楼房。工人农民都很勤劳,但是能致富的却寥寥无几。灯红酒绿的大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注定了许多人只能是匆匆的过客。

其实大山深处虽然有贫穷孤独和粗茶淡饭,但是却有最美的人间风景,最少的信息干扰,少了欲望也就少了烦恼,风淡云轻,不也是一种享受吗?这跟那些一天到晚争名夺利焦头烂额的老板相比,到底谁幸福呢?

假如有一个资产1000万的工厂,雇了10个工人干活,假如10个工人都是这个工厂的股东,每个人干多干少都拿一样的工资,这样大家会有生产积极性吗?或者,老板把厂子卖了,这1000万平分给十个人,每个人100万,大家都变成了有钱人,那这10个人还能辛辛苦苦起早贪黑上班挣钱吗?人性本来都是自私的,社会运营的模式必须要有一定的差异性,要有一定的贫富差距才能刺激社会生产力发展,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都喜欢大城市灯红酒绿的生活。因此,很多时候,幸福感不仅没有增加,压力反倒增加了不少。互相攀比,过度竞争,极度内卷,让很多人活的很累。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如果在中国你不会搞关系,那简直是寸步难行。人情社会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点感情,大家没有感情做纽带链接,社会就不会和谐,如果过分注重这些,也会有许多不良影响。

中国人情社会与社会风气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并不能说中国人情社会对社会风气造成了全部的危害。中国人情社会强调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关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助。这种人情社会所带来的温暖和亲切感,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中国人情社会的文化特点也可能对社会风气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一些人可能会在亲情关系中滥用权利,以私欲的目的损害他人的利益。一些人也可能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追求私利,导致社会腐败和不法行为的兴起。

此外,中国人情社会的传统观念中,对某些行为有着纵容和包容的倾向。例如,在一些家庭中可能存在着对于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导致一些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现象。在某些地区,也可能存在着对于权力的过度尊崇和不敢挑战的心态,使得社会正义和公平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中国人情社会对社会风气的危害。社会风气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中国人情社会,还有政府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教育体制等等因素也都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要改善社会风气,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施策,而不能简单地单一归因。

其实,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基因中没有平等的思想观念,缺乏平等的社会意识。因为中国有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社会,这个社会几千年来都是以阶梯状存在的,每个人都以不同的身份站位在这个社会上存在。

还记得我们每个人小的时候打人是怎么叫我们的吗?娃儿,好好念书,长大了考上大学,当个大官,成龙成风当人上人!你当人上人,是不是就得有许多人被踩在脚下啊!如果人人都这么像,这个社会能不内卷,那个不加绿,能不浮躁吗?

感觉挣再多的钱也填不满我们内心的空虚,在不断地攀比中满足的那点虚荣心最后依然是一片空虚。

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古真正的信仰,虽然我们见了那么多庙,酥了那么多神像,很多时候,我们的神还是自己,把自己当成真正的神,把金钱权势和自己的无语享受当成至高无上的人生追求。

如果你生病了,你会去药王爷那儿烧香;如果你想发财,你就会去财神爷那里烧香;如果你想要孩子,你就会去求送子观音,我们的信仰总是以自己为中心,怀着很重的实用功利主义。我们的虔诚只是为了取得自己最大的利益,从人性上讲,毫无长进,所以从根本上来讲,这不算什么信仰。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已经把自己当成了神。

一个民族苦难的根源正是绝对服从下奴性的塑造,缺乏独立思辨能力,缺乏是非判断能力,缺乏平等思想,只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当一个人自己把自己塑造成神的时候,这个人离毁灭就不远了。人心失去了信念和道德的约束,就如脱缰的野马和决堤的洪水,泛滥成灾。

很可悲的是,有些底层劳动者的潜意识里自己就觉得自己只配拿几千块钱的工资,比如清洁工和环卫工人,钱拿多了自己都觉得不合理。所以,要努力使一个社会平等首先应该提高底层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做起。我们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减少脑力劳动者的收入,国家可以通过税收二次分配调结国民收入,努力实现社会公平公正最大化。

同时,也应该建设一个公正廉洁的服务型政府,财务支出,官员财产向社会公开,为全社会做个表率,重新树立诚信价值观和正确的世界观。

社会主义平等思想的建立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 普及教育:普及社会主义平等思想的重要途径是通过教育系统,包括学校教育和大众教育。通过教育,可以向人们传达社会主义平等思想的理念和重要性,培养人们对平等价值观的认同和承诺。

2. 法律保障:社会主义平等思想需要有法律的保障。政府应制定和执行法律,确保人们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剥削。

3. 经济调整:经济制度是社会不平等的主要源头之一。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税收政策、财产重新分配和社会福利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财富的公平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4. 打破性别与种族歧视:社会的不平等往往与性别和种族歧视有关。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平等思想,必须打破性别和种族歧视的现象,确保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5. 社会意识形态的引导:通过媒体、文化和艺术等渠道,引导社会大众树立社会主义平等思想,推动公众对平等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媒体、教育机构和公民社会组织。

总而言之,建立社会主义平等思想需要通过教育、法律保障、经济调整、打破性别与种族歧视以及社会意识形态引导等多种途径的综合作用。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以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和平等的社会环境。

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绝大多数人都有很高的幸福生活指数。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努力。

首先,中国可以推动经济改革。这包括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大对私营企业和创新型产业的支持,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全民收入水平。同时,中国还应加快农村改革,提升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其次,中国可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这包括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提供全民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加强教育、就业和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这样能够减少社会不平等,促进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发展。

第三,中国可以注重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通过提高教育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这样可以提高人民的技能水平,增加就业机会,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最后,中国还需要加强政府的领导和监督。通过建立健全的法治体系,推进反腐斗争,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有效解决贪污腐败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某些人思想深处,还存在特权思想,还存在人上人的思想,观念的改变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做到。

总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可以通过经济改革、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和政府监督等多方面措施来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观念是我们实现全社会全民福利和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一个国家的强大,首先在于政通人和,社会凝聚力增强,人民的幸福指数提高,人民从内心深处认同这个国家,拥护这个国家。这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平等思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一个民族中只有不断觉醒,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才能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建设成为大强国。

0 阅读:2

南国劲松

简介:我是山东济南的一个农民16岁就离家游走江湖酷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