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人口一旦跌破800万,专家院士也难救

莫老爷 2023-08-17 09:59:18

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日前在2023医药创新和科技前沿论坛上表示,中国2023年新出生人口可能只有700万到800万多。乔杰进一步指出,中国新生儿数量近五年内下滑约40%,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只有956万人。根据统计局今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的出生人口数从2021年的1062万降至956万,出生率则从7.52降至6.77,为195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去年,我国人口总数也出现了60多年来的首次萎缩。从数据来看,此前我的预测还是乐观了,至少和这位乔杰院士相比,我的预测数据还是要乐观许多,按照乔院士的预测,今年新出生人口只有七百多万到八百多万,这个预测其实是非常恐怖的。如果出生人口只有七百多万,这说明一年之内人口又下滑了两百万,这是史无前例的一个现象,尤其是今天我们的出生人口刚刚跌破千万级别,突然又下滑两百万,这说明什么?如果预测属实,这说明今天的国人已经对生育到了一个“无药可救”的地步。

人口对于一个国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一点其实已经无需再过多阐述,而今天一个比较奇怪的点就在于,一些人口学专家的声音很大,嗓子都快喊冒烟了,但实际上真正有利于支撑人口增长,促进人口生育的具体措施,依然还少的可怜。今年各地都出台了许多促进人口生育的措施,但这个措施的力度,可以说杯水车薪,对人口的刺激乃至激励作用,还非常非常小。不出意外,今年出生人口基本上会下滑到八百多万,但如果更严重一点,下滑到了七百多万,我想届时哪怕是院士专家全部想方设法出点子,提方案,估计也很难对人口的实际生育,起到一个激励作用。原因其实很简单,时间不等人,对女性来说,最好的育儿年龄也就那么几年,更是不等人,一个配套强有力支撑的生育措施,如果不尽管出台,尽管推出的话,难道我们还能指望00后来当生育主力军吗?这是极其不现实的。如今的人口问题迫在眉睫,相关的专家院士应该抓住80后的尾巴,让80后中的一批人,还能够充当生育的主力军,尽可能延长人口红利和人口下滑的态势,为日后的经济增长,提供更多人口资源和动能。否则,未来会有很大很大的危机乃至难题在等着我们。

人口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就好比基石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尽管我们说生产率决定了经济增长的质量,但人口一定决定的是经济增长的增量。人口导致了今天我们的智能机、房地产等行业几乎是世界第一的规模,如果没有人口,我们也很难成为世界工厂,如果不是人口结构的健康,我们也享受不到今天的一切生活物质带来的满足。从长远来看,人口还决定着民生和社会保障,养老、医疗、教育,本质上都依赖于财政拨款,而财政收入,其实就是人口增量所带来的消费和税收。眼下当然我们可以谈人口质量,依靠拉动人均生产率,从而抬高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但这个目标眼下要想快速实现,也不太现实。而人口的增量,不管是对眼下还是对未来而言,都至关重要。一个人的消费,就是一个人的收入;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年,按照梁建章的研究,平均要花费五十万人民币左右,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每多生一个孩子,理论上就可以为GDP贡献五十万元,这还仅仅只是算一个孩子长大到十八岁。如果算上以后参加工作,消费、创业、收入的贡献,今天一个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当然,考虑到今天养育一个孩子成本极高,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引起高度的重视,尽快拿出一个强有力的具体措施,去鼓励并刺激人们的生育。否则随着80后渐渐老去,90后和00后担当生育主力军,届时哪怕刺激力度再大,但育龄人口的减少,势必会影响到整体出生人口的数量。鼓励新生儿生育,这应该成为一个共识,如同当年计划生育一样,应该大力宣传和推广,与此同时更应该拿出强有力的真金白银,鼓励人们生孩子,而不是嘴上说说。

从全球范围来看,鼓励生育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哪怕是院士专家,要想鼓励生育,也只能砸钱。而日本,就是一个不错的借鉴对象。早在今年1月份,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宣布日本将花费约20万亿日元,用于支持希望生育更多子女的年轻夫妇,20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GDP的约4%,而这已经是日本2021年同一目标拨款的两倍。很多人说日本这样的国家决策慢,容易吵闹意见不和,但在促进生育这件事上,日本的快速反应和应对,客观上来说的确值得我们学习。2021年,日本支持生育拨款只有10万亿日元,到了2023年,拨款数就翻了两倍。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人口数据每年都摆在那里,由不得我们不去重视,对日本来说,情况也是一样的。日本去年人口减少了80万,死亡人口超过出生人口的速度达到了历史高位,因此这就导致日本拿出了强有力的财政应对措施。对应的,如果我们也拿出4%左右的GDP来鼓励生育,那这笔金额大约在5万亿左右,5万亿来鼓励生育,能不能鼓励生育?在我看来,当然能!我们就假设每年我国出生人口在1000万,用5万亿来平均鼓励每个家庭,那么每生育一个孩子,就会领到高达50万人民币的现金奖励。届时可能我国的出生率就会达到一个非常迅猛的数字。都是GDP的4%,如果日本能够拿出来,为什么我们不能拿出来?同样的补贴,只是不同的人数,这一点跟人口总量多少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哪怕是拿2.5万亿,甚至是1万亿来补贴生育,其效果也绝对是立竿见影的。我们有着14亿的人口基数,很难想象如果未来长期每年出生人口只有几百万的时候,更长的时间段内,未来整个社会结构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可以预见的是,如果百万人口生育趋势继续发展下去,未来我们的养老体系、社保、医疗保障,可能都难以为继。这并不夸张,因为所有的公共保障和民生支出,本质上都依赖于人均生产率的提高,亦或是人口增量的提高。如果人均生产力短期内难以提高的话,人口增量又没有起色,未来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单单是房地产这一块,就足够我们头疼的了。因此,此时呼吁更有力的刺激人口生育措施,哪怕是每年GDP的1%拿出来刺激人口增长,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也一定是翻倍的。拿钱补贴刺激人口生育,从经济效益来讲,是一个稳赚不赔的投资策略。同时还能够减轻父母育儿成本压力,这几乎是一个三赢的局面,几乎没有输家。但现在,各地的人口激励措施大同小异,每个月数百元的补贴金额,在今天高昂的生育成本面前,还是过于杯水车薪。如果说什么时候是最佳的生育补贴刺激措施,那么永远都会是现在。时间错过不再来,人口生育在某种意义上,也同样符合这个逻辑。

1 阅读:1796
评论列表
  • 2023-08-17 11:10

    我希望每年的出生率降到200万

    天涯ampampamp浪子 回复:
    十万都嫌多
    纱诺 回复:
    太多了
  • 仁者 11
    2023-08-17 22:17

    谁都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儿

  • 2023-08-17 23:31

    历史书怎么写?

  • 2023-08-18 12:03

    他们是哪根葱?当初只生一个好,不是他们嘴里喷出来的吗?

    0.0 回复:
    那太远了,当初还鼓励电动自行车车出行呢,现在有地方提出电动车限行
  • 2023-08-18 00:22

    杞人忧天

  • 2023-08-18 12:45

    让专家先带头,多要几个孩子,我们先观察学习一下,如果我们的条件不合适,就不要了,就让专家去做贡献吧。

  • 2023-08-17 22:59

    生一百亿好不好,片面之词,光说好的,不好的呢!

  • koo 4
    2023-08-18 22:35

    男性在外要好好保护自己,特别是未婚男性更要全社会一起来加倍保护,不仅要面对以婚恋为名的各种坑蒙拐骗,还要面对变态女的“钓鱼式羞辱”(比如变态女暴露狂还反咬别人老是看它),保护男性刻不容缓!

  • 2023-08-18 04:42

    不敢生娃,不敢生病。

  • 2023-08-18 22:50

    不急,90后00后会整顿生育问题的。和整顿职场和整顿房产一样。

  • 2023-08-18 19:47

    生那么多干麻,为资本家卖命!大学花2O~30万读本科送外卖,去打螺丝的都处都是!本钱都很难挣回来!

  • koo 3
    2023-08-18 22:34

    人口问题超极严重,还在允许未婚女性随意出国、嫁老外,砖家们究竟有没有人性啊?

  • 2023-08-17 23:53

    中国人还是愿意生的,只是房子跟儿子两者不可兼得也!

  • 2023-08-18 17:53

    跌破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 koo 3
    2023-08-18 22:35

    最影响生育的原因,就是几亿单身太多,结不了婚,这么大的社会性灾难,砖家们就是不提!

  • 2023-08-17 23:25

    现在退休人员是独生子女才有补贴,生二胎没有补贴。还催什么催三胎?

  • 2023-08-18 12:56

    要解决出生率很简单,大家要学黑人先进经验,不要有道德束缚,养不养的起的问题不考虑,只管生

  • 2023-08-17 23:53

    原来的计划生育是只要是公务员员或事业单位领国家工资的都只能生一个孩子,现在可以规定:只要是公务员员或国企有领国家工资的必须生三个孩子才让你继续工作领国家工资。

  • 2023-08-18 19:39

    专家胡说

  • koo 2
    2023-08-18 22:34

    这个地球上,什么事是民众互相残害而资本家们笑掉大牙躺赚的事?那就是未婚女和丈母n宁s也要未婚男买套房!

  • koo 2
    2023-08-18 22:35

    未婚女性都被你们用“女权、高学历、随意出国”给毁了,搞什么产业都会完蛋。

  • koo 1
    2023-08-18 22:34

    提高生育率就要严禁包二n,民法典规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既然有法,那就大力去查啊,查了没?

  • koo 1
    2023-08-18 22:34

    培养女权,不买房女人就不嫁,是这个社会最大的恶毒!

  • 2023-08-18 19:57

    就是因为这些砖家一天吓逼逼早成的

  • 2023-08-18 10:53

    跌破八百万应该是大概率

    用户10xxx49 回复:
    不是应该是大概率,是一定会跌破800万!我说的,不信到2024年看出生报备数据!
  • 2023-08-18 07:29

    专家有,但不多,更多的是某些人的发言工具

  • 2023-08-18 21:58

    缴费嫌人少,就业嫌人多!

  • 2023-08-18 15:55

    苦逼的80后[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 koo 1
    2023-08-18 22:35

    歪嘴专家太多了!不结婚怎么生孩子?几亿光棍,结婚有多难专家们当睁眼瞎吗?为什么不提、不解决结婚难的问题?

  • 2023-08-18 21:42

    生得起吗?养得起吗?书读得起吗?学费交得起吗?生病看得起吗?你看看现在学费多少?幼儿园少于9000你都搞不定,而且只是一般的。

  • 2023-08-18 10:43

    专家是什么东西

  • 2023-08-18 00:59

    如果房价十年前能降到人均实际收入的百分之50,医疗成本不再是一病返贫,食品安全不再是黑科技,教育公平化,人们的生育率会超乎你想象。现在就算是再出什么政策积极都为时已晚了。窗口期错过了一切都是空谈。

  • 2023-08-18 18:18

    专家不添乱就烧高香了

  • jyr
    2023-08-19 07:38

    既然人口问题是国家级别的,那为啥生育,教育,医疗都要孩子家长自己买单?

  • 2023-08-19 03:17

    人少了利大于弊

莫老爷

简介:90后 很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