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吃得晚容易得心血管病?管理心血管健康也要重视预后!

益弘评健康 2024-03-26 08:30:35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后,我们体内的能量十分匮乏,此时需要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才能维持一天的好状态,这便是早餐的重要性。

近期,权威期刊《自然通讯》上一项涉及10万多名参与者的研究显示,早餐吃的越晚,心血管风险越大!最佳早餐时间是在8点前,吃饭时间每延后一小时,心血管风险增加6%。然而对于患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按时吃饭只是健康管理中的一个环节,如何系统、有效地做好心血管病预后显得尤为重要。

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达3.3亿,并且处于持续上升阶段,特别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住院的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值得警惕的是,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早期心肌梗死再发率较高,1年内再发心肌梗死率为2.5%。STEMI已经成了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的心血管疾病。而在最近召开的国际络病学大会上,为心血管健康管理带来新希望。

近日,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河北石家庄顺利召开,会上,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做了题为《通心络防治AMI心肌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研究突破——从微血管/心肌的双重/双向保护,到CTS-AMI研究临床疗效》的学术报告,分享了 “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取得的重大成果。研究结果显示,通心络可显著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30天及1年临床预后,解决了“心肌无复流”和 “再灌注损伤”两大国际难题,该项研究成果是近20年来对急性心梗治疗的重要突破!

临床中,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国际共识的首选是再灌注治疗,包括急诊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等,但是部分患者治疗以后,心肌缺血的症状仍然得不到明显改善,心脏功能得不到很好的恢复。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介入或者溶栓治疗仅仅开通了心脏的大血管,而在大血管和心肌细胞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微小血管,它们是将血液运送到心肌细胞的最后通道,这些微小血管由于缺血、缺氧,很多已经坏死,无法再向梗死区的心肌细胞运送营养,所以心梗的症状还是得不到很好的改善,上述现象被医学界称为“心肌无复流”;同时还有部分患者虽然恢复了心肌灌注,但心肌损伤反而加重,这就是发生了“再灌注损伤”。

杨教授主导的“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历时五年,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项目的子课题,该研究论文还发表在了影响因子高达120.7分的《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该研究共纳入全国124家医院发病24小时内的STEMI患者3797例,结果显示,通心络显著降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紧急冠脉血运重建和脑卒中)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30%;研究1年时通心络持续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27%,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提供有效治疗药物。

通心络可显著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是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在中医药现代化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彰显了新时代我国研究者的科研与创新实力,为中医药走向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0 阅读:4

益弘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