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志愿军堵在江边,遭美军炮击伤亡过万,军史上一次血的教训!

吖胖来了 2024-01-31 05:28:10
正文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马谡因为盲目自信,失去了重要战略据点街亭,使整个蜀国都面临巨大危机。

这种情况下,哪怕诸葛亮再重视马谡,也必须要用马谡的人头平息军民怒火,并警示其他将领不可轻敌。

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真实与否不得而知。但其中蕴含的骄兵必败的道理,却是共通的。

1951年,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的前几次战役表现神勇。

可随着战线不断推进,部分兵团的干部也出现了盲目速胜和轻敌思想,使得不少战士遗憾牺牲。

最痛心的,便是朝鲜战场上的第五次战役,也是决定性一战,因种种因素,19兵团的六万志愿军挤作一团,遭受到美军的密集炮轰,上万人惨死。

战后,杨得志痛定思痛,决定严肃军纪,效仿诸葛亮,挥泪处罚不少军政干部。

而第五次战役,也被彭德怀视为人生中的“四大败仗”之一。

那么,这场战役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酿成如此惨剧?

一、毛主席:此役是决定性一战

抗美援朝之前,我军基层士兵乃至将领,对于美军的作战能力并不了解,只是听说他们的飞机大炮很厉害,作战前难免心中没底。

但开打后,我军凭借着敢打敢拼的气势和将领精妙的指挥,竟是打得联合国军节节败退,直接将战线推到“三八线”。

前两次援朝战役中,志愿军在进攻上的发挥不可指摘,近乎完美达到中央预想的战略目的。

不少我军的基层老兵松了口气,笑着对补充的新兵说:“不用担心,美军也不过如此!”

随着胜利越来越近,有些军事参谋认为应当趁势追击,一举消灭联合国军。

但毛主席考虑到,志愿军在艰苦环境作战了很长时间,损失很大,伤亡和减员都没有得到及时补充,所以应当休整一段时间。

事实证明毛主席的判断没有问题,休整后的志愿军,爆发出更强的战斗力。

1月初,志愿军赢得第三次战役,将美军赶到“三七线”,一举解放汉城!

这下,不仅南北朝鲜震惊无比,就连苏联和许多国际上国家都坐不住了。

所有国家都惊讶于,朝鲜问题真的要被中国解决了!

志愿军部队在接连取胜之下,也有些自满。

美军战斗素养和他们想象中差得很远,一旦被他们穿插包围,就会撒腿逃跑,白瞎了那些飞机大炮。

良好的战场形势,让少数干部信心大增。

甚至有人宣传,我军几周内便能速胜,此番言论在部队中迅速传开。

就连志愿军前线指挥部内,心态都开始浮躁起来,隔三差五就有人询问彭总:

“什么时候打过去灭了美国鬼子。”

彭德怀颇为警惕,当他发现轻敌情况出现后,连忙致电军委,报告这一现象,并在军中严肃回复:

“朝鲜战争仍然是长期的,艰苦的!”

毛主席也听到不少国内外上的速胜声音,但不为所动。

他深知,前三次战役战略上的成功很可喜,但美军工业能力极强,要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最重要的是,彭总和毛主席都从战场形势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不打疼联军,他们是绝不会从朝鲜战场退出的。

毛主席沉思良久后回复。

“速胜观点有害,战争仍要做长期打算,不继续歼灭美英军4、5万人,朝鲜的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虽然答复内容很谨慎,但毛主席也知道,现在确实是解放朝鲜的最佳“窗口期”,战争打到现在这个地步,我军同样付出极大伤亡。

毛主席判断,战争拖久了对我国极其不利。

新中国才刚成立不久,如果朝鲜战争继续拖下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将产生极大影响。

但速胜论同样害处不小,会导致队伍心浮气躁,容易轻敌。

现在我军需要的,是一份解放朝鲜的“日程表”,要打一场决定性战役!哪怕不能打走联合国军,也要打痛他们,让他们再无进犯之力!

为此,毛主席决定在1951年开展春季攻势,他致电西北局,要他们做好心理准备,在五月份打一场大硬仗。

“朝鲜战争胜利已成定局,但仍有艰苦斗争。要克服困难,总结经验,经过充分准备和几次战役后,彻底解决问题!”

在毛主席看来,计划五月开展的春季攻势不一定能毕其功于一役,但一定是决战性质。

而第五次战役的战略目标,就是“全歼敌人,解放朝鲜”。

二、19兵团状况频出,天无时地不利

哪怕毛主席和彭德怀已经多次向全军强调:“不能松懈轻敌”。

但终究出现许多问题,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志愿军前三场战役,赢的比想象中要顺利太多了。

联合国军在前三次战役后,率先开始反扑。

1951年1月15日,联合国军在西线发动“猎狼犬行动”,打断了我军的修整计划,也将我军拖入了猝不及防的第四次战役。

志愿军被压回三八线,转为防御作战,两军再次形成对峙。

虽然被对方夺回汉城,但志愿军的老兵们并不慌张。

因为,第四战我军歼俘敌7.8万余人,我军则伤亡4.2余人。

从结果来看,牺牲远小于对方。

四次战役都获得胜利,我军越发的有底气,轻敌思想抬头,为之后的惨剧埋下伏笔。

美军在多次失败中,不断总结出了对抗志愿军的经验,打算一雪前耻。

美方把屡战屡败的麦克阿瑟撤职,换上更稳重的李奇微当总司令。

李奇微多年来在战场摸爬滚打,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比起麦克阿瑟爱说大话,桀骜不驯的性格,他可以称得上精明又狡猾的天才将军。

李奇微军事和管理能力都极强,他在极短的时间内,整合了被志愿军打得濒临崩溃的联合国军,他在自己的回忆录写道:

“我所在的这支联军部队惊慌失措,从上到下眼中都是迷茫,仿佛都在等待我下达撤退的命令……”可想而知,当时联军有多惨。

他的战略眼光很高,他详细分析志愿军的战术,发现其三个弱点——补给线长、没有制空权和后勤弱。

李奇微针对这些弱点,发明出“磁性战术”,专门针对志愿军。

另一边,我军正在补充第二波兵源,杨得志带领着19兵团开入前线,正准备开始紧急练兵,筹备春季攻势。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彭老总敏锐感知到对方阵线改动,李奇微将美韩部队集中在“三八线”的两侧。

由此,彭老总认为对方很大概率是在等待太平洋的海上增援部队,想复刻当年的“仁川登陆”。

彭老总意识到不能再等了,我军后续的援兵,必须在地方援兵投入作战之前投入前线准备作战,打一个时间差!

“我军需要先发起进攻,破坏敌登陆计划,避免两面作战!”

原因很简单,联军的武器装备实力很强,我军的优势,就是人数和敢打敢拼的勇气。

如果等到五月,我军连部队数量都不占优势,第五次战役将非常困难!

彭总依旧致电毛主席:

“我打算将敌人阵型割裂,用9兵团和19兵团在敌人两翼迂回,而第3兵团正面进攻,力图先歼灭对方三八线附近的几个师!”

彭总这么说是有底气的。

此时,志愿军高达九十五万,加上朝鲜人民军三十四万,共接近一百三十万大军。

同时,前线志愿军有三十七个师换上苏制装备,拥有近六千门火炮。

志愿军从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可一旦拖入美国的工业机器全速发动,装备劣势将无限扩大。

毛主席同样担心敌人增援到达后会被拖入长期战争,回电赞同:

“一定要取得主动权,争取缩短战争时间。”

毛主席对第五次战役寄予厚望,希望在第一个阶段就能消灭敌军五个师,包括三个美军师,争取把战线再次推进到三七线。

率领3兵团的王近山司令更是自信,直言敌人不足为惧:

“他们才多少人?朝鲜战场才多大?我们一人在三八线撒泡尿,也能给他们滋回去!”

事后来看,彭总的战略没有任何问题,我军前四次战役都是这么打赢的,通过高机动性穿插向敌后纵深发展,再围歼敌人。

可惜的是,战争形势是千变万化的,由上至下的骄兵心态,让志愿军的劣势被放大。

有客观劣势,如李奇微不断派出空降伞兵,对我军后勤进行骚扰,还严令前线部队据江而守,空地协同,用炮弹洗地。

主观原因也有,如新进朝部队对战场的不熟悉。

1951年4月22日,第五次战役打响。

中朝军队协同全线反击,火炮齐鸣,三八线附近西起开城,东至鳞蹄都陷入硝烟之中。

按照原定计划,19兵团的63、64、65三个军需要从右翼突破,突破美军第八集团防御,左绕断绝敌军后路,完成迂回包抄。

在杨得志的指挥下,63军一马当先,如钢铁洪流般推进,飞快插入绀岳山地区,与联军部队展开生死相搏。

杨得志

64军则出了问题,它由军长曾思玉带领,需要横渡临津江,可由于计划安排的并不周密,部队开拔晚了一天。

这让曾思玉脸色难看,因为上级已经给他下达冲击临津江的命令,可64军的第一梯队甚至还没进入阵地。

他连忙报告给杨得志:

“部队未能进入阵地,64军没有做好准备,是否可以延迟冲击时间?”

杨得志得知后态度坚决:

“事关全局,不要再提意见!”

曾思玉得到回复后,深吸了一口气,他也明白,上级早就计划好全局,只要有一个部队掉队,整个战场都会产生蝴蝶效应,胜败就在细微之处。

既然如此,64军强渡临津江就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一分钟也拖不得。曾思玉连忙喊来警卫开车,前往第一线战场,亲自上阵指挥。

曾思玉

此时,64军的第一梯队部队191师距离江边依旧还有30里的路程,已经比原定冲击计划晚了!

曾思玉脸色阴沉,以目前情况来看,如果19兵团不能在右翼撕裂防线,64军必定是罪魁祸首。

他咬着牙,当即发出死命令:“全体部队跑步前进!”

全军立刻拼命的向江边冲去,士兵们跑的喘不过气,等到了江边时已经大汗淋漓,疲惫不堪。

但他们没有时间可以休息,先头部队191师和192师,立即向江对岸发起冲击。

而此时64军又出现了问题,炮兵部队的火炮支援,并没有伴随步兵冲锋一同到来!

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部队冲击过程中遭到对方的炮火压制,我军的炮兵会进行炮击掩护。

但由于炮兵提前进入阵地,已经进行了炮火压制,可步兵却还未进入阵地,导致双方配合出现失误。

尽管如此,两个师的战士们表现依旧英勇,191师571团率先拿下桥头,又歼灭一个守桥的连队,率先过桥,拿下弥陀寺北山。

572团运气糟糕,在过江时碰上涨水,牺牲了两百余人,但依旧靠着顽强意志渡江。

可真正的战斗现在才开始。

李奇微早已在江对岸布下严密乌龟阵,美军的第八集团军坦克装甲部队和韩军第一师协同,对滩头反复进行冲击。

不同于以前遭到穿插就溃败的韩军,这次的韩军在美军坦克的掩护下,多次发动猛烈地反冲击。

步坦协同下,我军迟迟打不开突破口,被压制在滩头无法前进,后续部队也无法动弹。

美军的炮火和飞机此时也抵达战场,对我军发射炮弹。

由于我军阵线太密集,每一发炮弹都会带走数条,甚至上十条战士的生命。

64军根本没地方无法散开,战场一片火海,我军陷入重重困境。

军长曾思玉看着牺牲在火海的战士,头脑飞速运转,不断向前线下达能解决问题的方案,要求战士们坚守阵地,炮兵火力支援。

可拥有苏制重炮的炮兵,在美军如雨点般地狂轰乱炸中已经丢失阵地,迟迟无法夺回,而军属炮射程过近,无法触及对方阵地。

虽然没有炮火支援,但64军的战士们无比英勇,哪怕是顶着炮火,也保持着战术队形,不畏生死的冲向敌军。

在战士们的顽强抵抗下,江边战场陷入僵持。

曾思玉派出的负责穿插的190师的两个团,表现异常英勇,潜入到敌后麻里山的小村长中,直插议政府南边山,并在此据守,切割开敌军阵线。

其中,569团3营最为拼命,哪怕美军用飞机投下照明弹,将3营阵地照的亮如白昼,战士们也没有后退一步,在明知没有支援的情况下顽强抵抗。

杨得志这边,63军刚刚传来击破敌军的捷报,还来不及高兴,又得知64军陷在滩头抗击敌人,他立刻致电曾思玉。

“用大部队牵制敌军,小部队穿插突破!”

杨得志心急如焚,下达命令,把65军的两个预备师一同投入战场,想要尽快为64军解围。

但事后证明,此举造成了极其糟糕的后果。

临津江北岸难以突破,我军站不稳脚跟。

而三个师都挤在南岸,再加上后续又来到的两个师,窄窄的河道挤满了五个师兵力,被炮火压制的很惨。

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前线的电台也在轰炸中出了问题,急需抢修,与前线的沟通也变得困难起来。

一直到25日的下午,64军依旧未能有实质性突破,彭老总听后雷霆震怒,对杨得志吼道:

“若是今晚还无法完成任务,职位再高也从严处理!”

杨得志深知彭老总背负的压力,但战场形势不容乐观,他同样心急如焚。

杨得志(右)

不得已,杨得志将指挥所直接搬到前线,亲自指挥临津江部队。

此时,65军也完成既定计划,与64军汇合,这下所有部队都挤作一团,整整6万人拥在不过20里的临津江南岸。

祸不单行,晴朗的天空突然下起暴雨,地面满是烂泥,江水疯狂上涨,进一步压缩我军的阵地。

杨得志意识到不妙,若是大雨继续下,两个军怕是要全军覆没!

但撤退的话,不仅不能完成战略任务,造成更大损失,还可能被泥泞的道路所困,遭到敌军追杀。

他思来想去,只有进攻才是唯一的生路!

杨得志连忙下令:

“如不坚决进攻等于死亡!64军各师猛插进目的地,完成战役任务!否则军纪处置!”

杨得志的指挥看似无情,实则是真正为战士们的性命着想,若是不能趁着大雨撕开缺口,六万人生机渺茫!

可美军的炮火太过猛烈,李奇微是一个极其喜欢用炮火代替人力的将领。

他任职后,美军每分钟倾泻的火炮数量多了三倍,平均每个连一小时就能打出近四千发炮弹。

64军夺下的阵地反复易主,拥挤的阵型,使得美航空兵对我军造成大量伤亡,江边血流成河。

直到29日情况才有所改变。

这时,第3兵团占领自逸里、富坪里等地区,第9兵团打下清平川、家平等地区,让敌军战线产生巨大漏洞。

李奇微明白大势已去,不得不让联合国军撤回汉城重新组织防御。残存的美第八集团军和韩一师部队飞速撤离,64军这才彻底拿下阵地。

可19兵团预先计划的歼灭任务却没能完成,还有大量人员伤亡。

三、杨得志挥泪斩马谡

第五次战役的第一阶段结束,志愿军总部向19兵团传达问责信。

据后来统计,19兵团在临津江边死伤超过1万名战士。

曾思玉主动承担过指挥不力,贻误战机的责任,杨得志明白64军面对的客观困难。

但有奖有罚,部队才能真正得吸取教训。

杨得志做了个榜样,主动向上级做了检讨,电报中提到“我和先瑞同志代表兵团党委承担责任。”

随后,杨得志含泪处罚了191和192师的师长和政委共四人,给与其降级和回国批评的处分。

他们都是一直跟着杨得志的尖兵,在解放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本次失利并非主观错误,也是因为志愿军弱点被针对,他们未能适应美军新打法。

但人有情,战场无情,他必须要“挥泪斩马谡”。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对于战场上表现出现的队伍,如穿插到敌后,坚守据点的569团3营,也授予了“英雄营”称号。

19兵团补充兵源,进行一番经验总结后,重整旗鼓,在后续的二三阶段发挥出色,最终成功逼得联合国军与我方和谈。

第五次战役结束,我军毙伤俘联合国军八万人,但自身也死伤七万五千人,虽然获得最终胜利,但依旧被彭老总视为戎马生涯中的一次巨大失败。

前车之覆,后车之师,临津江战役的教训需要我们汲取经验,牢记不能轻敌与骄傲,避免这类情况再度发生。

但不管怎样,战场上那些为国家为人民奋勇拼杀的志愿战士们,永远是我们心中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0 阅读:0

吖胖来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