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正生:量价背离的收敛——下半年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

鸿振财事 2024-06-25 04:32:47

作者:钟正生、张璐、常艺馨、范城恺(钟正生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核心观点

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特点。预计2024年实际GDP增速5%,节奏上前高后低。1)“量”的增长超预期,“价”的恢复弱于预期,形成量价背离。不利影响在于,低物价预期或自我实现、公共财政收入增速偏慢、企业“增收不增利”。2)在工业领域,投资>生产>销售,是价格低迷的根源。3)房地产链条仍在探底,是需求疲软的主要原因。4)消费呈分化与下沉趋势:服务消费好于商品消费,低收入群体好于中等收入群体。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但消费客单价偏弱。5)外需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动能。全球制造业同步复苏,中国出口增长的外需基础较好,市场份额短期内基本稳定。

中国经济量价收敛的路径。1)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化解正是量价收敛的过程。当前节能降碳政策安排更多着眼于高耗能行业,上游有望率先出清,中下游扩产受政策支持,产能化解或有滞后。2)上游“供给缩量”或将主导价格上涨,预计2024年全年PPI增速中枢在-1.3%左右,跌幅收窄;CPI的增速中枢为0.4%,温和抬升。3)外部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可能动摇出口链持续向好的基础。下半年美国大选,特朗普当选概率不低,可能意味着“更激进的关税、更直白的对抗”。4)重拾各方信心对稳定内循环至关重要。私营企业更加关注政策不确定性;中美紧张关系对美、日、欧在华外资企业的影响突出;居民收入预期不稳定,且预期房价下跌,担心还贷压力偏大,“加杠杆”信心不足。

下半年宏观政策徐徐将至。1)财政:4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地方专项债发行进度仅有限提速,二季度财政发力依然偏慢。要完成全年7.9%的广义预算支出增速,5-12月广义财政支出将达到12.4%,意味着下半年财政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或将增强,与化债的关系面临再平衡。2)货币:随着美联储降息时点推后、美国经济软着陆迹象凸显,货币政策的重心需要从汇率向利率过渡,允许人民币汇率适当贬值,提升宏观调控的主动性。3)财政与货币配合:市场热议央行购买国债,我们认为,财政政策的规模扩张更为关键,债券及金融市场有潜在利好,依托国债发行基础货币存在若干制度堵点,可能减少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依赖。4)房地产的政策力度有待提升:地方财政资金来源问题凸显,中央政府加杠杆的必要性增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新期待。5)发展新质生产力仍居首:新兴服务业成为投资中的第四极,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为高技术制造业的增长蓄力,每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支持。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下行超预期,房地产市场调整压力超预期,海外货币政策紧缩超预期,地缘局势变化超预期等。

0 阅读:0

鸿振财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