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为什么会不受待见了呢?

南国劲松 2024-01-30 17:00:58

最近,网上对彝族同胞有了一些非议,有些网友认为彝族同胞野蛮落后,不讲卫生,有很多缺点,这实在是一种误解。这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政策,更不利于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一个国家,只有大局稳定,才能进行各项建设,中华民族56个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是我们一切事业的基础。这个大局观念必须要有,问题永远都存在,每个人讲的话都有道理,关键是一定要有大局观,一个大道理必然要管住很多小道理。

当然,一个国家应该给每一个民众足够的尊重,让社会主义法治、民主、自由和平等落实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尊重是相互的,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东西,一个社会应该通过合理的社会制度达到整体的平衡。

当然这个平衡永远是动态的,政通才能人和,如何对待百姓民众,如何关注弱势群体,成为一个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彝族,是中国56个兄弟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中国西南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一带,在中华历史上,这些少数民族主要是跟汉民族在平原上的争斗中失利,而后被迫逃进深山老林生活。

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具体主要生活在西南地区的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

最近,关于彝族的问题又在网上热议了起来。

有一个视频,说在广东东莞有一个酒店,有一个彝族同胞要去住店。酒店前台一看是四川凉山彝族,拒绝让这位彝族同胞入住。

更奇怪的是,评论区里面还有很多人支持酒店的做法。竟然有不少人跟酒店站在一起,说彝族同胞的坏话,说彝族兄弟不讲卫生,基本上不洗澡,随地大小便,而且性情彪悍,不受管束,如果上班的话,经常拉帮结伙,打架斗殴。总而言之是要多烂有多烂,不肯融入现代文明,活该被社会抛弃。

当然,酒店是商业组织,并不代表国家的态度。国家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平等,而且还特别关照边远少数民族,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步入现代文明。

当然,我相信这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由于他们在历史上有很多坏传统,可能依旧会有少数人在外边形象不好,打架闹事,不讲卫生,但这并不能代表整个彝族的整体形象。

而且这个民族还有很多优美的民族文化传统,并且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彝海结盟的故事流芳百世。

1935年至1936年,红军一、二方面军两次经过彝区,在滇东北、滇北和凉山彝区宣传民族政策,受到广大彝族人民的拥护,许多彝族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在冕宁,红军打开了监狱,放出了“坐质换班”的彝民。冕宁拖乌彝族果基家头人小叶丹在党的民族政策感召下,与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按照彝族的传统习俗在冕宁彝海结盟,使得红军顺利通过了彝区,取得了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胜利。刘伯承还将“中国夷民红军沽鸡(即果基)支队”的红旗授予小约丹,鼓励他们组织游击队反抗国民党统治。红军播下的革命火种在彝区广泛传播,人们怀着对红军的敬意和思念,珍藏着红军留下的红旗、用过的物品,许多彝族还将这一年出生的儿女用红军来命名,如“红军惹”、“红军嫫”。

我对于彝族有很深的感情,我的初恋情人就是一个云南的彝族女孩,那是1995年前后,我在云南楚雄和四川大凉山一带开展活动。虽然在江湖上跑,我和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不经允许不进入群众家中。

不管自己有多困难,我始终坚持一条红线,不扰民害民,有时候自己在外面活动,宁肯睡荒郊野外,也不进入百姓家中。

云贵高原上的大山苍翠而原始,满山的松树遮天蔽日,青青草地,潺潺溪流,让人流连忘返。虽然很清贫,但是古朴豪迈,高高山巅上,斜阳晚照,彩霞飞舞,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绽放着生命的光辉。

湍急澎湃,水势浩荡的金沙江成为云南四川两省的界河,也是长江上源。但是这位母亲脾气有点暴躁,长江洪水始终是我们的一个隐患。有时候我想,金沙江就是彝族人民的母亲河,无数的彝族儿女从这里发源,走向四面八方,全国各地。

在云贵高原的很多地方还经常看到桉树的身影,这东西味道很浓,夏天在桉树林里,蚊虫很少。

从楚雄的禄丰县广通到元谋的金沙江畔,从海拔2800多米下降到海拔890米,直线下降了2000多米,成昆铁路在这里经过了经过了许多S形曲线爬上高原地区。气温好像从春天一下子到了夏天,陆丰广通有20多度,经过不到100公里的山区,到了元谋就是30度左右,热得穿短袖。海拔的高低对彝族山区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高度不但决定认知眼界,同时也决定人间冷暖。

1995年夏天,我在云南活动,作为江湖人物,我从不扰民,人民不容易,老百姓很难。我专门找那些欺压人民坑害人民的人作对。

在元谋县江边乡街道上,古朴的木门木楼仿佛又把我们带进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60年前1935年春天,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红一师来到江边乡,佯装渡江,吸引敌人,掩护皎平渡的红军胜利渡过金沙江。至今,在这些房屋的墙上还清晰地张贴着当年红军留下的标语:反对白军长官打骂士兵!红军是穷人的救星!参加红军,打倒土豪劣绅!很朴实,也很容易让人明白。在街上卖香蕉的老大妈激动地告诉我,1935年,红军就从那座东山上下来的,是为了救天底下的穷人都翻身过上好日子才奋起革命的。说着说着,老人竟然唱起了当年的红军小调。

这一带是中国彝族的主要聚集区,在我看来,彝族人民性情豪放,敢爱敢恨,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当然了,我确实听说过彝族历史上有终身不洗澡的传说,当时我百思不得其解,彝族聚集区云南楚雄由于地势较高,比较寒凉,但是降水丰沛,江河纵横,至于四川大凉山那边就更厉害了,金沙江就从那里流过,而且还是热带气候,不洗澡那人不臭了。后来我深入群众中才知道,之所以有这么一个传说是有原因的。

在云南楚雄的大山上,彝族同胞会见一种叫做干栏的土房子,下面的房子养猪羊等牲畜,上面的房子住人。可是在历史上,这里的彝族同胞长期处于封建农奴制,封建土司和各个领主住上面的房子,也放些粮食什么的,彝族奴隶就在底下这层和牲畜住在一起,长期遭受非人的折磨,被封建主压迫在最底层受尽人间苦难。当然这种干栏在有的地方叫土掌房,和坨坨肉都具有鲜明的彝族特色,风味悠长!坨坨肉看起来很粗俗,其实是越吃越有味,乐在其中。

阿诗玛的传说也是彝族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这说明彝族人民不仅勤劳勇敢,敢爱敢恨,而且富于想象力,经常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翩翩起舞,歌唱美丽的爱情和幸福的劳动。

直到新中国解放以后广大彝族同胞才真正翻身做主人,才从土楼的底层住到了上层。刚解放的时候,为了尊重彝族同胞,我人民解放军规定进驻彝区的干部不能同少数民族女孩通婚,以免激化同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

每年农历6月24日,彝族的 火把节特别出名,当然现在已经成了彝族汉族等各个民族共有的节日,兄弟民族取长补短,各个民族不断融合促进发展。少数民族的祝酒歌令人心醉,穿着五彩斑斓的彝族少女边唱边舞,还一个劲劝远方的客人喝下那碗包谷酒。

彝族同胞的热情好客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坨坨肉和青菜,再加上油辣子,喝上一碗包谷酒,和妹妹牵着手围着青山转一圈,不是神仙,胜过神仙。

彝族同胞性情刚烈,在这无边无际的大山里备受封建领主土司的折磨,我在楚雄黑井镇这里认识了一个彝族女孩,经常和她到河边去玩,我们用小石子打水飘玩,晚上到她家里喝酒。后来他就偷偷跟我跑出来,我俩在镇子上一个旅店里同居了一段时间。

那时候我们感觉自己特别傻,特别单纯,不知道钱的重要性,豪情仗义,喜欢天南地北到处游玩。

云南贵州少数民族挺多的,云南有26个少数民族,云南是一片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重九起义和护国运动发轫于云南,在近代抗日战争中,滇军也作出了突出贡献。不过,云南人有民族脾气,就是实事求是爱较真,性情暴烈,敢爱敢恨,表面看起来很粗犷,骨子里充满了正义和良知。

其实现在的彝族不分男女,应该是讲究卫生的,在历史上的时候天天跟牛马牲口住在一起,别人肯定有不同的说法了。

后来由于种种人生变故,我离开了云南,不过我一直都很想念那个地方,彝族同胞在历史上长期受到不公正的非人待遇,也曾经多次英勇反抗,他们身上也有很多鲜明的民族特色。

人这一辈子注定要经历悲欢离合,走过许多地方,留下许多印记,和一些美好的回忆,哪怕是一种艰苦,也是一种享受和洒脱,酸甜苦辣咸,样样尝一尝,坦坦荡荡天边去,不枉人间走一遭。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是制度制造了不同属性的人,只要社会把别人当人看,尊重爱护别人,人家就会投桃报李,回报自己。对于彝族同胞,他们确实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他们的优点,用大爱和包容去接纳他们,相信他们,用制度的力量科学的精神去改变提升他们。

社会主义民主、自由和平等绝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要体现在我们的每一条法令和政令中,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爱彝族同胞就是爱自己,就是爱中国,只有大家共同进步,中华民族才会实现真正的崛起!

我们整个社会应该用一种宽大的胸怀去包容少数民族的某些缺点,不能在我们的兄弟姐妹的伤口上再撒盐,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人,我们的现代化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大局才能实现全民共同富裕。

0 阅读:46

南国劲松

简介:我是山东济南的一个农民16岁就离家游走江湖酷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