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如美国,也经历了这几场对外作战的惨败

俇攘 2024-06-15 16:15:15

作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强国,自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的军事实力绝非世界其他国家能比。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成长,永远非一朝一夕,一战之前,美军如同民兵,二战开始阶段,屡战屡败的美军,甚至被英国嘲笑为我们这一边的意大利。

美加战争

1、美加战争

1812年,当英国深陷与拿破仑的欧洲战争泥潭之时,美国看到了对北方邻国加拿大发起侵略的“黄金机会”。然而,这场看似势在必得的战争,却最终演变成美国军事史上最惨重的一场失败,令新生的国家蒙羞。

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美国独立后不久,那时的美国对于英国在北美的势力范围,特别是加拿大地区,怀有极强的领土扩张欲望。当时的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更是公开宣称,要在一年内将加拿大并入美国版图。这种狂妄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美国对自身实力的过高估计,以及对英国在欧洲战场上的困境的误判。

1812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对英宣战的决议,一支庞大的军队在北部边境集结,准备对加拿大发起猛攻。美国军队在人数上占据明显优势,装备也相对先进,然而,他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战争不仅仅是兵力的比拼,更是战略、战术和意志的较量。

战争初期,美国军队在海上取得了一些胜利,击沉了数艘英国军舰,并俘获了大量英国船只。然而,这些胜利并未能转化为陆地上的优势。相反,美国军队在加拿大的土地上遭遇了顽强的抵抗。英国驻军和加拿大民兵组成的联军,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坚定的战斗意志,一次次将美军击退。

加拿大民兵烧毁白宫

随着战争的深入,英国从欧洲战场抽调了大批援军,逐渐扭转了战场上的劣势。美军在加拿大的攻势被彻底粉碎,反而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1814年,英军和加拿大民兵组成的联军更是发起了对美国的反击,一路攻入华盛顿,纵火焚烧了总统府和白宫,给美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

这场战争的失败,对美国的打击是深重的。它不仅让美国失去了对加拿大的领土要求,更让新生的国家在国际上颜面扫地。美国政府仓皇逃窜,白宫被烧得漆黑一片,这一幕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永远的痛。

越南战争

2、越南战争

在1954年7月,国际社会达成《日内瓦协议》。其中规定,越南北方和南方以北纬17°线为临时军事分界线,在规定时间内举行自由选举,实现和平统一。越南的南北部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政权,即以流亡皇帝保大为领导人的南越政府,和由越南共产党领导的北越政府。这两个政权在意识形态、政治体制以及国际盟友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最终导致了南北越之间的武装冲突。

南越政府在经历了多次政变和重组后,其内部腐败现象严重,官员变动频繁,这使得南越政府在军事上远远落后于北越。而北越不仅在军事上拥有较强的实力,还得到了苏联和中国的暗中支持,这使得北越在战争中占据了优势地位。1961年,美军正式介入越战。

对于美国而言,越南战争的爆发并非偶然。在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不希望看到由苏联操控的政权在亚洲地区扩张势力。越南作为东南亚的重要国家,其政治走向对于整个地区的稳定与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美国选择介入越南战争,试图通过支持南越政府来遏制北越共产党政权的发展。

美军撤出越南

回顾越南战争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美军在战争初期便陷入了战略和战术上的困境。一方面,美军低估了越南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和战斗力,过于自信地认为自己的武器装备和战术优势能够迅速击败对手。另一方面,美军对于越南的地形、气候和文化环境缺乏足够的了解,导致其在战场上屡屡受挫。

在越南战争中,美军采取了多种战术和战略手段,包括大规模轰炸、地面进攻和特种作战等。然而,这些手段在越南的丛林和山地环境中往往难以发挥预期的效果。美军的高科技武器和装备在面对越南的游击战术和地道战时显得力不从心,而越南人民则利用地形和环境优势,灵活机动地打击美军。

此外,美军在越南战争中也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压力。战争的持久化和高昂的成本使得美国国内对于战争的支持逐渐减弱,而越南人民的抵抗意志却愈发坚定。在这种情况下,美军不得不不断调整战略和战术,试图寻找一条能够结束战争的出路。1975年,经过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和无尽折磨之后,美军也撑不住了。然而,无论美军如何调整战略和战术,都无法改变其在越南战争中的失利局面。最终,美军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不得不选择撤出越南。

这场战争的失利对于美军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也使其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美军撤出阿富汗

3、阿富汗战争

2001年,美国以反恐为名,联合多国部队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基地组织发动了军事打击。这场战争的起因,源于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的恐怖袭击事件。恐怖分子利用飞机撞击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和五角大楼,造成了数千人的死亡和巨大财产损失。美国政府迅速将矛头指向了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政权,认为是他们策划并实施了这次袭击。

随后,美国组建了以北约为核心的联军,与阿富汗反塔利班力量合作,于2001年10月入侵阿富汗。战争初期,美军凭借其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战术优势,迅速占领了阿富汗的主要城市和战略要地。然而,随着战争的深入,美军逐渐陷入了与塔利班武装的游击战之中。

塔利班武装以阿富汗的山区和农村地区为基地,利用地形和民众的支持,与美军展开了长期的对抗。他们采取灵活的战术,不断发动袭击和伏击,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困扰。同时,塔利班还利用宗教和民族情感,在阿富汗民众中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及其盟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数以万计的美军士兵和盟军士兵在战争中丧生或受伤,大量的军事装备和物资被消耗。此外,战争还导致了阿富汗的民不聊生和社会动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生活陷入困境。

尽管美军在战争中取得了一些战术上的胜利,但却始终未能彻底消灭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相反,随着战争的持续,塔利班武装的势力逐渐壮大,基地组织也在其他地区继续策划和实施恐怖袭击。

2014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宣布阿富汗战争结束,美军开始逐步撤离阿富汗。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阿富汗的和平与稳定已经到来。相反,随着美军的撤离,塔利班武装重新控制了阿富汗的部分地区,恐怖袭击事件也频繁发生。

2020年,美国与塔利班在卡塔尔签署了和平协议,为结束阿富汗战争奠定了基础。然而,和平协议的签署并不意味着战争的彻底结束。阿富汗仍然面临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巨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的持续关注和支持。

菲律宾美军战俘

4、菲律宾战役

1941年,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菲律宾成为日军的首要攻击目标。日军为粉碎美菲军队和美国亚洲舰队,攫取资源丰富的美属殖民地,决定发动对菲律宾的全面进攻。这场战役对于日军来说,不仅是为了夺取菲律宾的丰富资源,更是为了打开通往东南亚的大门,为未来的战略扩张奠定基础。

战役之初,日军凭借其强大的海空力量,对美军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实施了毁灭性的打击。美军在突如其来的攻击下,损失惨重,大量重型轰炸机和战斗机被摧毁,制空权迅速落入日军之手。随后,日军地面部队在海军的掩护下,开始在菲律宾群岛多点登陆,并迅速向内陆推进。

面对日军的凌厉攻势,美军在菲律宾的守军虽然英勇抵抗,但终因实力悬殊而节节败退。美军在菲律宾的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中将不得不下令全军撤退,以避免更大的损失。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美军在菲律宾的抵抗就此结束。在撤退的过程中,美军仍然组织起有效的反击,试图延缓日军的进攻速度。

然而,随着战局的不断发展,美军在菲律宾的形势愈发严峻。日军在占领菲律宾主要岛屿后,开始将兵力投入到对美军的追击和围剿中。美军在菲律宾的残余部队在日军的猛烈攻势下,逐渐陷入了困境。日军入侵菲律宾群岛期间,在巴丹岛被日军俘虏的7.5万名美菲军队士兵。

美军撤退

5、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

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发起了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这次战役,是在美国政府打着“先停火,后谈判”的幌子,企图争取喘息时间卷土重来的阴谋背景下展开的。志愿军和人民军紧密配合,集中优势兵力,突破“三八线”,对依托既设阵地进行防御的“联合国军”发起全线进攻。经过激烈战斗,志愿军和人民军成功将“联合国军”从“三八线”击退至北纬37度线附近地区,并占领了汉城。

此次战役中,志愿军和人民军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出色的战术执行力。他们不畏强敌,敢于拼搏,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志愿军和人民军的胜利,不仅是对美军及其盟军的沉重打击,更是对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鼓舞和激励。

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的胜利,对于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来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这次战役打破了美国政府的阴谋,使其无法再借助停火谈判来争取喘息时间。其次,这次战役的胜利,使得志愿军和人民军在朝鲜战场上的地位更加稳固,为后续的和平谈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这次战役的胜利,也极大地鼓舞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士气,增强了他们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

除了军事上的胜利,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还在政治、心理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这次战役的胜利,向世界展示了中朝两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击侵略者的决心和力量。其次,这次战役的胜利,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最后,这次战役的胜利,也对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0 阅读:76

俇攘

简介:研史,读书,写诗,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