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世纪世界历史上那些末代君主的末路(第一篇)

俇攘 2024-05-29 20:51:20

20世纪,是世界历史上变动性最大的一个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举世震惊,全世界范围内的民族主义觉醒,在第三世界新生了数以百计的国家,要知道在19世纪,整个非洲除了殖民地外,也就两三个独立国家,亚洲的独立国家也不超过二十个,美洲也差不了太多,连自诩为现代文明发祥地的欧洲,在当时也只有沙俄、波兰、奥匈帝国、瑞典、丹麦、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十余个国家。

但是随着二十世纪,现代国家的形成,以及民族主义思想的蔓延,到现在全世界已经有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二十世纪,很多古老的封建帝国被推翻,被新生的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国家所取代。所以二十世纪也是世界历史上大规模战争和屠杀次数最多的一个时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文明的快速进步,让“独立”和“反压迫”成为了那个时代全世界的主旋律。

时代的发展让人无法阻挡,并非所有的封建帝国都会成为君主立宪而苟延残喘,很多封建帝国都会被新时代直接抛弃,而封建帝国的末代君主们,他们生来富贵,却没有守卫这份富贵的气运,很多人都下场凄凉,饱受新世界的唾弃,甚至很多末代君主遭到了残酷的屠杀。

接下来,我们就简单了解下二十世纪世界上著名的几位被赶下台的末代皇帝的结局。

沙皇全家

1、沙皇俄国尼古拉二世

沙俄,作为18到19世纪欧洲大陆最强盛的大国之一,在叶卡捷琳娜二世到尼古拉一世期间,沙俄几乎就是欧洲大陆的霸主,其在拿破仑战争中是反法联盟的核心大国之一,在战后更是带着普鲁士和奥地利两个小弟充当起欧洲宪兵。但是到了尼古拉二世在位时期,沙俄落后的生产方式以及没有全面的工业化,让传统列强沙俄迅速被美国、日本和德国等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所超越。

面对多变的时局,尼古拉二世却是一个极度守旧派,其坚信君主享有绝对权力,反对任何形式的民主改革,并公开驳斥地方自治组织,并且不顾沙俄衰落的事实,强行开启对外扩张的步伐,强势出兵中国东北,进而引发了和日本在东亚的利益争夺,最终爆发了日俄战争。

沙皇俄国的海军和陆军面对新崛起的日本军队,在实力占优的情况下,却因为士气和调度等各方面原因,遭遇了惨败,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几乎损失殆尽,让沙俄从此退出了海洋强国的争夺。日俄战争的惨败也让俄罗斯国内陷入了混乱之中,再加上沙俄政府的高压统治,导致了底层百姓的不满,各方起义风卷云涌。

这个时候尼古拉二世才开始谋求改变,1905年俄国革命之后,为了稳定国内形势,他任命谢尔盖·维特主持政府,并签署《整顿国家秩序宣言》,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是却在实际上限制着俄罗斯杜马的权力,仍然集大权于一身,引发了政局和百姓的不满,反对党越来越多。而且尼古拉二世主导下,沙俄还主动加入巴尔干的冲突之中,导致了沙皇俄国内外压力都达到了空前。

尼古拉二世被处决

最终,沙皇俄国还是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在东线独自对抗着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主力部队,还有德意志帝国的部分军队,尼古拉二世的沙皇俄国多少有些力不从心,只能不断增兵,过大的军费压力再加上前线战果惨淡,让沙俄百姓对尼古拉二世彻底失去了信任,最终的结局就是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

而其家族退位之后的结局也格外惨淡,二月革命之后,应民间所请,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得不将尼古拉二世及其家属逮捕,禁于皇村,原本计划将其送到英国,但是遭受到了乔治五世的拒绝,最终只能暂时被幽禁在圣彼得堡。后面为了防止保皇派复兴,将尼古拉二世及全家转移到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十月革命后又被转移到叶卡捷琳堡,关押在商人伊帕季耶夫的寓所。

但是布尔什维克人对待封建皇室是坚决革命到底的,在激进分子的建议下,尼古拉二世全家被布尔什维克警察秘密处决。

溥仪‍

2、大清帝国

大清王朝,自太平天国运动之后,皇室基本失去了对天下的控制,特别是南方,各省基本处于自治状态。到了二十世纪初,随着清王朝对于国家的掌控每况愈下,革命党和地方军阀基本掌控了地方实权,到了1911年,随着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清王朝顷刻间土崩瓦解,在袁世凯所带领的北洋军阀的强势要求下,满清政府垮台,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下台,成为了紫禁城的寓公。

溥仪三岁登基,六岁就赶上了辛亥革命退位了,但是因为北洋政府对满清格外优待,溥仪仍然居住在紫禁城,生活费用由民国政府拨给,照旧过着皇帝的生活,其御茶膳房仍保留。所以,在用膳的奢侈,排场程度上毫不逊色从前皇帝生活。但是过期的皇帝还不如个泥菩萨,溥仪的日子也是每况愈下。

而一些野心家,也会让拉着溥仪做大旗,搞复辟活动,比如张勋复辟事件,让溥仪的社会地位一落千丈,不过溥仪还是在紫禁城中安全的长大了,并且顺利完婚。直到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无视优待条件,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并获得大量宫中财物,溥仪及其妻妾由神武门离开皇宫迁居后海甘水桥醇王府,为了躲避政治迫害,同年逃亡到了日本公使馆。

1925年,溥仪迁居天津租界张园和静园,与清朝遗老遗少以及张作霖、段祺瑞、吴佩孚等往来,谋划“复号还宫”,同时帝国主义为了其侵略中华的野心,给予溥仪很高的政治地位,造成了溥仪也有些飘飘然,乱世之下,暗流涌动,各方势力纷纷弄潮,而认真的溥仪,注定会是棋子。

溥仪在东北

在天津生活七年之后,溥仪被日本人捧上了伪满洲国皇帝的位置,成为了日本人的傀儡,也成为了日本人控制东北地区的工具。从1932年到1945年,溥仪在长春度过了13年还算不错的日子。直到抗日战争之后,真正由革命政府控制全国,对反革命又背叛民族的日伪势力进行了清算和打击。溥仪想要留在苏联未果,遣送回国后,因为伪满洲国皇帝的身份,自此成为了囚犯。

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受到约十年的思想再教育与劳动改造,直到1959年被中央政府特赦,直到1967年病逝于北京。

3、朝鲜

朝鲜半岛,自古以来就是华夏文明的影响边缘地区,其政治结构基本也是参照中原王朝搭建,直到19世纪末期,清朝失去了对朝鲜的控制,日本开始大规模殖民朝鲜半岛,朝鲜政局才开始了巨大转变,封建王朝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瓦解,最后一任皇帝李坧也是在这一时期走到了统治者的末路。

李坧

朝鲜封建王朝末期,因为中日在半岛的角力,引发了朝鲜内部政局的地震和海啸,朝堂和皇室之间内斗不断,再加上后来沙俄势力也侵入朝鲜,让朝鲜的局势更加难以捉摸,李坧就在这样的局势下,成为了皇太子。随着1906年,日俄战争中沙俄战败,日本对比较亲俄的朝鲜李家王朝格外不满,1907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要求李坧的父亲高宗退位,在日本人和亲日派的操纵下,代理听政仪式转变为禅让仪式,并以“权停例”的形式举行,即皇帝、太子都不出席。

李坧就这样成为了日本人控制下的傀儡皇帝,在日本人的主导下,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引发了国内势力的不满,随后朝鲜爆发了义兵运动,国内局势已经一塌糊涂。而且在1909年,还爆发了一件震惊东亚的大事,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哈尔滨被朝鲜青年刺杀而死,直接导致了日本对朝鲜产生了严重的敌意。所以在1910年,日本人废除了朝鲜帝制,直接统治朝鲜半岛,正式将朝鲜半岛纳入殖民地范围。

李坧退位之后,被软禁在昌德宫,还算是得到了日本人的优待,直到1926年凄凉病逝。

阮福晪

4、越南

阮朝,作为越南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长期是中原的附属国,后来赶上法国殖民,又成为了法国的傀儡王朝,1858年法越战争爆发,1883年,越南成为了法国殖民地,阮朝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即交趾(南圻)、东京(北圻)和安南(中圻),其中交趾成为法国殖民地、安南和东京则成为法国的保护国,阮朝朝廷名存实亡,法属印度支那政府成为了越南实际的统治者。

越南末代国王阮福晪,在1925年才继承帝位,所以一直就是个闲散的国王,形式而已,甚至在登基之后,还跑到了法国完成了学业,之后又经历了日本殖民,直到1945年后,因为法国衰落,才得到了一些权力,但是当时越南国内,越南民主共和国掀起了革命,阮福晪在越南沉浮多年之后,被废黜后流亡瑞士和摩纳哥,最后定居法国。

年轻的巴列维国王

5、伊朗

伊朗末代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从小接受西方教育,1941年正式登基为王,但是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鉴于伊朗的重要战略位置,再加上巴列维的父亲暗中支持纳粹,所以英美相继入驻伊朗,新登基的巴列维国王并没有掌握太多的实权。

二战之后,苏联为了夺取印度洋的出海口,开始不断渗透到伊朗高原,而英国和美国自然不可能将印度洋拱手让给苏联,所以联合起来将苏联势力赶出了过境,自此之后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以美国为靠山,伊朗开启了一段自由开放的高速发展阶段,那时候的伊朗开放程度几乎已经达到了欧美的高度,远不如现在极度保守的状态。

虽然其推行的西化和改革,带动了伊朗经济的发展。但是其对保守派和宗教的冲击却很大,这些反对势力始终在国内制造矛盾。再加上巴列维国王个人生活格外奢靡,仗着有西方世界的靠山,大肆挥霍着能源带来的财富,造成了伊朗大批底层民众的不满。所以伊朗国内也革命不断,直到1979年1月被霍梅尼所领导的伊斯兰革命推翻,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逃亡埃及,1980年7月27日病逝于埃及的开罗。

1 阅读:326

俇攘

简介:研史,读书,写诗,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