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内讧,周总理大怒:这样怎么救少帅?

来国情往战情 2024-04-27 02:15:38

“你们这哪是救少帅,这分明是在害少帅!”面对东北军内部出现的种种分歧,周总理怒不可遏。

西安事变的风波逐渐消散,可表面平静的东北军暗地早就波涛汹涌,各势力的内讧让群龙无首的东北军变成了一个火药桶,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这场风波若得不到妥善处理,恐怕会对东北军造成巨大冲击,甚至能够改变整个抗战的发展,几经思索,周总理决定亲自出面,凭借着沉着冷静的心态和过人的胆识,周总理巧妙地化解了各方势力间的矛盾。

东北军内部为何爆发内讧?周总理又是如何处理的?

震惊中外,改变中国历史进程

1936年12月12日凌晨,睡梦之中的西安城没有任何声响,但此时国民党高级官员们却聚集在一起商讨大事。

张学良和杨虎城一锤定音,决定在西安和临潼两地发起兵谏,扣押蒋介石。

先前如日中天的国民党一把手,如今成为阶下囚,但这一切发生的根本原因,还是蒋介石为追求权力所采纳的“不抵抗”政策,让日军的铁骑肆意地在中华大地上践踏。

西安事变爆发之前,毛主席先后两次致电蒋介石,提议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率领全中国武装部队实行抗战,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蒋介石仍旧坚守“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

西安事变爆发后第二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此事召开了紧急会议,毛主席彰显令人钦佩的大度,提出不宜将反蒋和抗日并列,应该高举抗日旗帜。

周总理之历史性贡献

12月16日,早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为即将前往西安的周总理送行,临行之际,毛主席语重心长地说道:

“恩来同志,现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在看着西安,那里的局势十分复杂,大政方针虽然确定,但具体情况还需要你们处理。”

次日,周总理带领中共代表团抵达西安,还没来得及休息,便来到张学良公馆同其会谈,表达了希望和平解决此次事变的想法。

如今形势严峻,国民党内部诸多亲日派在日本人的教唆下,企图发动内战,面对举棋不定的蒋介石,还需尽最大可能借助此次事变让蒋介石决定统一抗战。

周总理对形势的完美把控着实让人感到钦佩,入木三分的洞察力,更是让一旁的张学良不禁连连称赞。

在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就意识到了事情的重要性,“我和虎城兄弟胆大包天,把天捅了个大窟窿,现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务必要承担起责任!”

可随着局势的不断演变,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张学良感到力不从心,一个细微的错误决策,都有可能酿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下一步该怎么办?张学良感到迷茫。

之后的几天,张学良不止一次地找到被扣押的蒋介石,但蒋介石油盐不进,要么一句话不说,要么怒发冲冠大声反驳,甚至还直接忽视眼前的大活人坐在那自言自语,这让张学良感到束手无策,即便绞尽脑汁,却总也找不到和蒋介石沟通对话的机会。

而此时东北军和17路军将领在处置蒋介石的相关事宜上,也出现了严重的分歧,内忧日益严峻,外患又层出不穷,共产国际和苏联方面对张学良等人的举动感到十分不解,严厉谴责,接连不断的事端让张学良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似乎前方的路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曙光。

但这时有了周总理的到来,张学良等人似乎有了主心骨,不禁感叹:“他来了,一切都好了!”

事实证明,周总理没有辜负众望,在后续的处理之路上作出了突出卓越的贡献。

这时的杨虎城仍旧不太放心,先前“汉中协定”和陕南战役的事情让他对我党始终心存芥蒂,可和周总理进行一番交流之后,杨虎城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偏见。

“当年的汉中协定,互不侵犯相得益彰,实在两全其美之事。但有件事我一直想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要攻打汉中?为什么俘虏张汉民后又要杀了他?”这些事困扰杨虎城许久,看到周总理,杨虎城便开门见山,坦言了自己心中多年的困惑。

杨虎城

周总理没有回避这一问题,坦然回应道:“张汉民同志遭误杀,不仅是你们的损失,对于我们来讲也是一个莫大的损失。”

随后,周总理言明了张汉民同志在“左倾”错误路线遇害的来龙去脉以及我党对这一错误的及时纠正,杨虎城心中关了许久的门,终于打开了。

西安事变的消息一经传出,在全国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尤其是国民党内部可谓混乱不堪,不同派系之间的斗争让矛盾日益尖锐,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周总理收到了中央的电报:

“我们与西安策略应扶助左派,争取中间派,打倒右派,变内战为抗战。”

在与蒋介石的谈判中,周总理等人做出了明确要求:

“首先就是南京政府中要增加几席抗日运动领袖的任务,排除亲日派,实行初步改组;其次就是要取消何应钦的权力,停止讨伐,退出陕甘地区;第三就是保障民主权利;第四,停止剿共政策,停止内战,联合红军抗日……”

几天的扣押生活,让蒋介石对当下中国的局势有了新的认识,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刻不容缓。

12月22日,宋子文和宋美龄抵达西安,同周总理、张学良以及杨虎城等人展开谈判,面对周总理提出的明确要求,宋子文表示:“个人同意,承认传达蒋。”

24日晚,周总理亲自会见蒋介石,阐述了我党在现阶段的具体方针,并且严厉指出:“当此民族危机之严重关头,非抗日无以图存,非团结无以救国,坚持内战无非自取灭亡。”

一番交流,将周总理的政治素养和个人魅力体现得淋漓尽致,即便身为国民党一把手,蒋介石也被周总理深深打动,对我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以及坚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倡议感到震惊,最终答应了周总理的条件,西安事变终于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周总理在整个过程当中凭借超强能力扭转局势,让无从下手的局面顿时变得豁然明朗,为粉碎日本帝国主义之阴谋做出巨大贡献,十年内战的局面终于告一段落。

张学良遭软禁,东北军内讧四起

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让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动容,蒋介石改变了之前的偏见,但他似乎并未打算放过张学良。

即便众人极力劝阻,张学良毅然决然打算亲自护送蒋介石返回南京,于是便有了后来“审张”“赦张”“管束张”的一系列闹剧。

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的消息让整个东北军为之一震,南京的军事威胁如何应对?又该如何营救少帅张学良?

一时间,东北军高层展开了激烈的商讨,“主战”和“主和”两派僵持不下,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形成了抗日统一战线,若东北军战和两派之间的爆发冲突,恐怕胜利成果将付诸东流。

而这时,周总理又站出来力挽狂澜。

1937年1月,周总理和叶剑英、杨虎城等人商讨联合作战方案,可在关键时刻,急不可待的东北军为了营救张学良,丧失理智制造“二二”事件,枪杀了东北军“主和”派的代表人物——王以哲以及蒋斌、宋学礼等人。

在这之后,事态已经不容控制,不知所措的他们只能找到了周总理,一向温文尔雅的周总理弄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罕见地发了火。

“你们这是要干什么!难道这样就能救回来张副司令吗?恰恰相反,你们这是在害他!”

看着他们一个个低下头像做错事了的孩子,周总理又耐心地解释道:“只要咱们西安方面的东北军、西北军和红军部队搞好团结,那么营救张副司令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相反,如果在这个时候出现内讧,那就会让结果变得更加糟糕。”

周总理一番谆谆开导,让几名年轻莽撞的官员顿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还没等他们做出弥补,被杀掉将领的那些东北军部队,就已经来到了这里。

看着眼前脸色大变的几名军官,周总理不顾自身安危,将他们送到了红军云阳总部避难。随后便开始在两大势力之间承担话事人的角色,严明了当下刀枪相见的弊端,强调了营救张学良之重要。

大义凛然,耐心细致地分头对各方面做说服解释工作,终于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使事变后危机得以缓和,达成了中国共产党逼蒋抗日的目的,事态继续朝着团结抗日的方向发展。

结语

周总理深入虎穴,处变不惊,在西安事变的善后处理上,展现了超凡的智慧和胆略,成为扭转时局的功勋人物。

高超的斗争艺术和策略,为统一战线思想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为民族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谨以此文,向周总理致以崇高敬意!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0

来国情往战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