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授衔,3000多名老红军无法安排,毛主席回应五个字

来国情往战情 2024-03-09 10:18:58

1955年国庆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了首次军衔制,在中南海怀仁堂内,盛大的授衔仪式就此拉开序幕,毛主席向朱德、彭德怀等人颁授元帅军衔,周总理向粟裕、徐海东等人授予大将军衔。

除此之外,军中多达1000位高级将领分别被授予上将、中将和少将军衔,各部队指挥员也先后被授予各级军衔。

授衔不仅代表着众多将领对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也代表着解放军部队已经开始朝向正规化方向发展,意义重大。

但有一件事却让所有人感到为难,三千多名老红军的军衔安排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毛主席几经思考,最终回应了五个字,让难题迎刃而解,三千多名老红军也得到了应有的待遇。

板门店和谈——大授衔的加速剂

1951年7月10日,中美双方就朝鲜战争停战事宜进行谈判,美方排除代表乔埃中将,我方首先谈判代表为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从军中职务说起,二人差不多,但当时解放军并没有军衔,即便身经百战,在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两只肩膀上仍旧空荡荡地。

虽然说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影响,但在气势上就容易处于下风,因此代表团只能临时起兴,在代表们身上安上了一个临时“军衔”,在进行介绍的时候,也笼统地称邓华司令员为将军。

1951年国庆节前后,彭老总给毛主席发去一封电报,在电报中提到了实行军衔制的问题,在彭老总看来,军衔制是既是战争的结果,也是大局和方向,必须实行。

毛主席收到电报后十分重视,不必说远在朝鲜作战的志愿军部队,国内的部队在管理上也到了实行军衔制的时候。

新中国成立之后,很多老干部年纪大了,没有能够继续工作的能力,若是能够设立军衔,一来能够兼顾到这些老干部你们的资历和功劳,其次还能够激励新人。

对此邓小平同志做出了深刻的解释:“一名很老的同志担任团长,若是实行军衔制,那么其就能享受上校级待遇,这样不仅能够照顾到老同志,还能够为新同志提供发展的空间,可谓两全其美之事。”

1950年9月4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建立各级干部管理部之规定》,以“作为实行军阶之基础”对军队中的干部进行评级,一年之后,全军展开全面评级工作,截至1952年年底,全军上下从“军委主席副主席主席级”到“正副排级”,评定了九等二十一级。

1952年4月,彭老总回国养病,中央决定让他在北京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并且和罗荣桓同志一起负责军衔评定的具体工作,自此,军衔制拉开序幕。

毛主席“辞帅”

在最初的授衔提名方案中,毛主席是大元帅,周总理、刘少奇和邓小平同志是元帅,李先念、谭震林等同志为大将。

但看了这一评定方案后,毛主席感觉有些不妥,“大元帅的军衔就不必颁发了,勋章也不用给我了。”

毛主席在军中的威望很高,辞帅一事顿时引发了巨大轰动,很多同志纷纷上前相劝,认为毛主席是解放军的缔造者和创造者,是众多大型战役的指挥者,对军队做出的贡献重大,理所应当授予大元帅军衔和三个一级勋章。

面对纷纷来劝的同志们,主持常委会的刘少奇同志感到十分为难,他清楚毛主席的脾气和秉性,一旦毛主席确定的事情,便很难再改变。

“你们也经常见毛主席,要是见了面,你们就劝劝他,这次会议咱们就暂时不做决定了!”刘少奇苦笑着说道。

在这之后,很多人陆陆续续都找到了毛主席交流这件事,但仍旧没有起到什么效果,毛主席也看出了众多同志的心思,随后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们组织评衔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困难重重,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每天穿着大元帅的制服,我倒是很不适应!我还要到群众中去讲讲话,活动活动,要是穿着制服,多不方便啊!”

鲜为人知的授衔趣事

毛主席辞帅一事给了全军一个启示,同时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很多棘手的难题也迎刃而解,其实除了毛主席之外,还有一名同志也表达出了自己的理解,这名同志就是许光达。

1955年9月10日,许光达向毛主席写去一封信:“不必说与很多大将们相比我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与一些较为资深的上将相比,我也自愧不如,还是授予我上将军衔吧,授予那些巩新卓越的同志们大将!”

身为贺龙元帅的老部下,许光达同志在战场上建树颇丰,就资历而言,1950年承担组建人民装甲兵重任,虽然辞去了大将军衔,但在岗位上许光达却一直兢兢业业,身为首任司令员,为人民装甲兵的建设和发展殚精竭虑,做出了巨大贡献,这都是我们作为后辈应该铭记在心的。

除了这件事,还有一件事至今仍旧津津乐道,那就是在战场上威震四方的粟裕,为何没有被评上元帅呢?毕竟就粟裕做出的贡献而言,评大将有点低了。

其实中央最初也是要给粟裕授衔元帅的,即便是毛主席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解放战争时期,谁人还不知道粟裕的大名!”

可这时周总理的一番解释,却让众人陷入深思。“粟裕同志已经要求辞帅了!”

粟裕谦逊的做事风格实在令人钦佩,即便授衔大将,也始终未改变在人民心中“一代战神”的崇高形象。

事后,毛主席也不禁感慨道:“难得粟裕!竟然三次辞让,早在1945年辞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员,1948年又辞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如今又辞让了元帅。粟裕同志二让司令,一让元帅,实在难得,但大将还是要当的,还得是第一大将!”

因此,在授衔仪式举行的时候,周总理把授予大将军衔的命令转交到了粟裕手中,粟裕将军不仅是“共和国第一大将”,为所有将军之首,更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个被授予军衔的军人!

上面说的这些事情,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都略知一二,但有一件事情却鲜为人知,且当时负责评衔的同志们还十分为难,那就是三千多名老红军军衔的评定。

这些老红军战士,不仅是对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还是我们军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是军队的灵魂,更是激励军队不断发展的源泉动力。

这些英雄们生于乱世之中,满怀一腔报国热血,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让人感到为难的是,三千多名老战士,由于当时那个年代的局限性,从小忍冻挨饿,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很多人都是普通的士兵,究竟授予什么军衔才好呢?

所有人都拿不定主意,若是评得太高了,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若是评得低了,那怎么对得起他们曾经挥洒过的热血,留下的汗水,怎么对得起他们九死一生的革命生涯!

最终这件事还是汇报给了毛主席,在和周总理等一众中央领导人深入商讨之后,毛主席给予了五字回应:“红军不下校。”

消息传出去后,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三千多名老红军的军衔问题也迎刃而解,“红军不下校”,既能表示我党对老红军战士流血几十年功劳的肯定,又能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毛主席的高瞻远瞩,实在令人钦佩!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0

来国情往战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