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到底有多厉害?很多人不知道,但欧盟知道

良玉之音看车 2024-06-19 19:15:00

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拟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这一消息旋即在汽车界产生了巨大的轰动。

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制裁声明原文

从税率上可以看出,欧盟对于三家公司的惩罚尺度是不同的:分别为17.4%(比亚迪)、20%(吉利)和38.1%(上汽)不等。上汽税率不仅最高,而且其税率分别是吉利和比亚迪的190.5%和219%。

那么,为什么三家公司的税率会有差别呢?

网上有一种天真的说法,是说上汽的车在国内卖的贵,在国外卖的便宜,“倾销最明显”,所以才惩罚最大。如果你相信这样的观点,一来说明很容易轻信他人,二来则是毫无政治头脑。

只要你稍微动手动脑,就知道这种说法根本不值一驳。且不说上汽在欧洲最为畅销的MG4 EV在欧洲的起售价为28990欧元,折合人民币22.5万元,比国内市场的10.98万元的起售价高出105%。

MG4法国官网

MG4 EV懂车帝截图

即便从政治角度上来讲,欧盟也没兴趣整顿中国汽车市场。有一句话说得好:“嘴上都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这句话用来形容这帮欧洲政客们,是再合适不过了。

对国人来说,这帮通过决议的欧洲政客们虽然很坏,但他们不蠢。他们之所以会通过这项决议,显然是有着浓郁的政治考虑。除了美国为贸易战对欧盟施压的因素外,中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对欧洲汽车产业造成的冲击,也是重要因素。

既然是政治,那么对于欧盟冲击最大,最欲“置于死地”的企业,显然也会被致以最重的处罚。

那么,上汽对欧盟都造成了哪些冲击,使得这些欧洲政客们“置之于死地”呢?

有人觉得,可能是上汽“拒绝提供电池配方”硬气的态度。这个观点有部分道理,但并不全面。

第一点,显然就是上汽的国企地位

这里面很多欧洲政客,都有着反共反华心态。而相比起吉利、比亚迪等民企背景来说,上汽集团的国企背景,无疑给这些政客们反共反华的心态,提供了一个具象化的靶子。

第二点,则是上汽产品的畅销,对欧洲汽车产业带来的巨大冲击

上汽集团在欧洲卖得究竟有多火呢?仅2023年一年,上汽在欧洲十三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就已超过了12.5万辆,比其他国内车企出口欧洲的总和还要多。

如果加上燃油车,上汽去年在欧洲十三国的销量更是超过33万辆,俨然已成为了一个欧洲主流汽车品牌。

要知道直至现在,上汽在欧洲卖的这些车,基本上都是通过海运出口的方式进行的,这就意味着这些原本属于欧洲的就业岗位,被中国人夺了去。而争夺这些失业工人的选票,才是这些政客们的真实目的。

第三点,则是上汽的科技水平令这些欧洲政客们感到绝望

如果说,以上两点只是疥癣之疾的话,那么上汽高速发展的科技水平,才是肘腋之患。在今年5月24日的“向新十年 上汽集团新能源技术发布会”上,上汽一口气发布了包括固态电池、能量闭环、高效动力总成、智能底盘、全栈软件架构、全新电子架构等“七大技术底座”,才是令他们格外惊恐的原因。今年5月,老牌欧洲车企奥迪甚至与上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再加上之前小鹏与大众,零跑与stellantis的合作等。而无一例外的是,中方都是技术提供方。

就在并不遥远的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国成立的合资车企,还是“市场换技术”;转眼间,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我们反而成为了技术提供方,这怎能不灵那些欧洲政客们恼怒呢?所以上汽得到如此严厉的处罚,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汽的部分核心技术

在文章最后,我要说的是:面对欧洲强加给我国汽车产业的不公平政策,各大汽车品牌要保持团结,要一致对外。要知道权益是争取来的,如果面对外辱还要坚持内斗,那面临的结果只能是各个击破。

0 阅读:18

良玉之音看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