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道佛学不是讨论人生哲理,而是探讨科学研究

风在校文化 2024-06-21 12:23:09

你只要学会联想,人生哲理遍地都是。甚至于如下图所示的蚂蚁搬动食物你一样可以总结出来人生哲理!

但2500年前的道佛学,可不是给你这些心灵鸡汤玩的,它们是实实在在关于科学研究的学问。

可惜的是,千百年来人们总是把它们当成“人生哲理”来解读。

这种离开科学研究主题讨论道佛学,如同我们常把“火箭喷射”解读成“打喷嚏”一样可笑!

由于,对道佛学基础认知错误,再加上对古文字的错误解读,整个道佛学研读显得诡异和荒诞。

很多用词造句可以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还美其名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真真的不要脸啊!

一,人们在道佛学中感悟很多很多,却浑然不知《心经》特指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

古文中,心=脑子脑力,特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心经》=脑子分析问题的经典思维方式。

二,人们在道佛学中感悟很多很多,却浑然不知“无为“,特指科学研究中“对事物原因的探索发现”。

古文中,无名万物之始=无体现万物之始因=无是万物的始因、起因。

即,古文中,无为=对万物起因的作为=对事物起因的探索发现=科学研究中“探究事物原因”。

这样,很多荒诞认知应运而生:

譬如1,修行,原本指:

科学研究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修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而被荒唐的解读成:修行,是一个,旨在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活动来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

先不说,人们有刻意抬高自己“文学修养”的拼词嫌疑。但你起码要解释清楚“修行=修正行为”这个概念吧?

譬如2,悟道,原本指:

对事物运动变化过程的感悟。也就是现代语言“分析研究”!

道,古人道路的儿化音“道儿”。特指事物运动变化“从起因走到结果”那条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虚拟道路。

即,道=事物“由因而起由果而终”的运动变化过程。

而被荒唐解读成:悟道=领悟道理(佛理)。即人生哲理、真理!

可笑的是:

悟道,确实是“悟懂道理”,但却不是“人生哲理”。而是:事物运动变化这个“道”,其运行过程中的因果逻辑这个“理”。

所以,悟道有两个含义:

1)对每个事物运动变化过程的分析研究;

2)对系列性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归纳总结,并提出理论体系。

说白了、悟道就是:

你不仅仅只是学会“鸡蛋炒西红柿”。你还要琢磨透彻“鸡蛋炒西红柿”好吃的理论知识。

所以,悟道分三步:

a,开悟=刚刚接触这类事物阶段;

b,领悟=深度分析研究阶段;

c,醒悟=分析研究透彻阶段。

而不是目前绝大多数人认知的:开悟是指对生命及宇宙本体实相的真实发现和觉知。

如果开悟真的如此,那么:开悟不就是“领悟、醒悟”了吗。还要这两个词组干啥?

由此我们明白,道佛学中都有“功德”一说;都有“普度众生”一说。但它们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呢?

一,功德=科学研究中(悟道过程),分析透彻事物运动变化原理,并形成知识体系。

1)可以让后人直接使用这些知识所以说是“功德”;

2)这些理论性知识包括公式、定律、公理等真理,它们可以普遍性提升人们的认知能力,称“普度众生”。

注,古文中,生=生知、生产、演化、延伸。并不是指“生命”。

古文中,众生=众人更多认知。

二,道佛学中,某个人获得这些理论性知识的文化标志:

道学,可以乘仙鹤;佛学,可以蹬(坐)莲台。

注:

道学利用“鹤鸣寻鱼能力”,来体现“具有探索事物缘由”的能力;

佛学中称脑海里有了理论体系为“池中莲华”。其中,池=脑海。

所以,不是每个道人都可以“骑仙鹤”;也不是每个佛陀或菩萨都可以“坐莲台”。

他们必须是那些建立了“各自科学研究理论体系”的科学家们。

0 阅读:0

风在校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