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纯元皇后死得冤,皇帝为何不敢查死因?心思歹毒吓坏众妻

民国风度 2022-12-11 12:29:38

《甄嬛传》中有一个女子,她从未出现过,但是她却是后宫中每个女人无法企及的存在。

这个人就是已故的纯元皇后。

是那个在众人心中皇帝最心爱的女子。

那么,生性多疑、纵横权术的皇帝真的爱过这么一个只在他生命中一刹那闪现的女人吗?如果爱过,那对她的爱情始终如一吗?

(1)纯元此人

要想知道这个答案,我们首先得撩开这个只存在于传说和记忆中的纯元的神秘面纱,看看她真实的模样。

在皇帝的怀念中,纯元宛如一个游荡在红梅飘雪中的倩影,清丽,婉转,若即若离,飘忽不定,可望不可及。

在甄嬛入宫前期,她也曾经像纯元皇后一般单纯爱恋着皇帝。有一回,皇帝来到甄嬛的寝宫,甄嬛不自觉地称呼皇帝为“四郎”,如此亲昵,太过僭越,可是生性多疑的皇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欢喜,更加亲近甄嬛。

为什么呢?

是因为,“四郎”是纯元皇后在世时对皇帝的称呼,而在皇帝面前的甄嬛,小巧玲珑,天真中带有几丝妩媚,霎那间,像极了纯元。

所以,皇帝下意识地把甄嬛当做纯元,自然就原谅了她一次无心的冒犯。

甄嬛的宫女槿汐曾经受到纯元的垂怜,在她的回忆中,纯元皇后是个纯洁善良之人,会在某些时候放下身份的鸿沟,平等地抚摸槿汐,会主动关心宫人备受摧残的双手。经过数年,槿汐仍然感念这份恩情。

纵使纯元良善、美貌,但是她并不是一个符合封建礼教规训的皇后。

在华妃罚跪甄嬛,间接导致甄嬛流产时,华妃辩解道:当初纯元皇后在府里也罚跪过一个不知礼数的侧福晋,也不小心导致侧福晋的流产,所以她华妃并非有意害甄嬛至此。皇帝反驳道:纯元皇后心慈善良,在事发后自责内疚不已,你华妃如何能与纯元相比。

从这我们就可以看出,纯元过于刚烈率性,面对世界的是非判断也是非黑即白的——那个侧福晋言语上冒犯了我,我就要教训她,就是要让她罚跪,就是要杀杀她的锐气。

可是,她没有想到,那个侧福晋敢如此嚣张地激怒盛宠之下的纯元皇后,全因仗着有孕在身,纯元没搞清楚情况就擅自处罚,最终致使侧福晋小产,最后无比悔恨又有何用。如此冲动鲁莽,难堪母仪天下之重任。

宜修皇后曾说过,自己并不后悔害死姐姐(纯元皇后),因为就连太后都认为姐姐心太软,而自己更适合做这个皇后。

至此,我们大概可以勾勒出纯元皇后的原貌,她美丽纯情,怜悯善良,是在蜜糖罐子里浸泡长大的“傻白甜”,但是她的世界观是很苍白、简单的,她认为自己只要得到丈夫所有的爱,固执地享受他的“专房之宠”,就可以把对其他女人的喜恶摆在明面上,就可以不用懂得拿捏进退权衡的分寸,实在不是皇后典范。

(2)纯元之死

作为观剧者,我们可能到《甄嬛传》的后期就会逐渐猜测纯元皇后真正的死因——是被现任皇后宜修害死的。

在《甄嬛传》72集,当皇帝得知纯元皇后的死与宜修皇后有关,一脸的震惊、愤懑,难以置信,他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自己最爱的女人竟然是被她的亲妹妹谋害的。

这里有一个奇怪的点,皇帝本人就是九子夺嫡胜利者,可以把同母弟弟幽禁在宗人府几十年不得出,可以忍心把最年幼的妹妹嫁到遥远的科尔沁部,甚至在权力面前竟可以割让自己的母亲——太后与大臣隆科多有私情,皇帝为荣登大宝,可以容忍母亲与情人相会,并利用母亲铲除这个对自己有威胁的权臣。

如此薄情寡义,怎么会对别人的姐妹亲情抱有幻想,更何况纯元和宜修是有着位份之争、嫡庶之别的姐妹,稍微对权力斗争敏感的人都会意识到,她们有严重的利益冲突,是永远的敌人。

在此之前,皇帝怀疑过纯元的死因吗?有深究过她的死亡吗?

我想,他怀疑过,但是没有彻查到底。

在纯元皇后濒死之际,虚弱地伏在皇帝膝头上,颤抖的身躯楚楚可怜。皇帝悲伤到极点,悲愤至极下处置所有与此事有关的人员,当然这些人都是宜修的替死鬼罢了。

皇帝登基之后,给予纯元身后最大的哀荣,也按照她的遗愿封宜修为后,一切看起来合理顺当。

但是此时的皇帝是从骨肉相残、政治博弈中厮杀突围成功的人,这时的他最冷静清醒,他又无比思念亡妻,怎会没有一瞬间想过再好好调查纯元的死因,毕竟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毫无征兆的难产死去,实在是疑点颇多。

我认为皇帝之所以没有彻查,原因有三。

一,太后的阻拦。太后是上届后宫宫斗的胜利者,无论是心计还是手段,都不逊色于皇帝,而且她足够狠心,可以割舍与皇帝的母子亲情,忍心把年幼的皇帝送养给身份高贵的佟佳氏。她早就敏锐地觉察纯元真正的死因,她用纯元之死提点制衡宜修的同时,也暗自掐灭皇帝怀疑的种子,以此保全娘家的荣华富贵。也正因为太后的推波助澜,纯元皇后成为后宫每个女子的禁忌,当初甄嬛选秀,正因为与纯元形貌相似而备受太后猜忌。

二,皇帝自身不愿意面对纯元之死。其实皇帝内心从未真正接受纯元的离去,在纳甄嬛入宫后更为明显。有点类似于“车窗效应”,甄嬛形似纯元,但早期甄嬛骨子里的倔强和决断是纯元所不具有的,所以皇帝把甄嬛当成替身,但心里很明白她比不上纯元一丝一毫。这就使得早年皇帝在与甄嬛相处的过程中时常处于一种抽离的状态,他既介入,又在不停的离开;觉得忧愁,却又十分美好。

三,已故的纯元皇后已经不仅仅是皇帝的亡妻,在皇帝和宫中众人的记忆和回念中,她不知不觉成为权力博弈的一枚棋子。后宫的女人们在利用她,甄嬛因酷似纯元的美貌备受宠爱,后期甄嬛得罪皇帝之所以能得到重回宫中的机会,也是巧扮纯元懵懂天然、知错就改的模样重新得到皇帝的垂怜;她的亲妹妹宜修也在利用她,在皇后污蔑甄嬛与温太医私通一事中,皇帝早就猜到是宜修陷害,但是宜修借着姐姐的情分,笃定皇帝不会真正惩戒她。

而最爱她的皇帝呢?也在利用她,正如前文所言,纯元皇后早已成为后宫每个女子的禁忌,她的气息浸淫在深宫的每一寸空气中。皇帝与太后不谋而合,他顺势而为,在怀念纯元的同时,把她塑造成一个不可侵犯的神佛,吸收每个女子鲜妍的生命活力,后宫女子都应该以她为模范来抛弃真我、规训自身,不可逾越雷池半步,以此稳定后宫。

在种种因素下,纯元皇后只能是一个活在传闻中的孤魂,她没有真实的自我,所有人也不希望拨开迷雾窥探真实的她。

(3)情与利的纠葛

如果纯元未死,好好地活到皇上登基之后,皇帝还会爱她吗?

同样是在第72集,宜修悔恨地说:自己不应该让姐姐这么早离去,如果皇上看到姐姐备受摧残的容颜,恐怕不会再保持对她最初的爱恋。

皇帝却说:心慈则貌美,纯元就算年华老去,也胜过你千万。

可是甄嬛早就对华妃说过:后宫从来不缺美貌的女人,你怎么会觉得自己会独得盛宠。

我认为,喜新厌旧才是人的本性,更遑论阅人无数的皇帝。

这让我想到《雷雨》中的周朴园。

周朴园同样把自己塑造成对初恋侍萍深情款款的样子,而他的现任妻子繁漪大半生都活在侍萍的阴影之下,就连繁漪的亲儿子都会热情赞颂大哥哥的母亲(侍萍),无疑一重重加深繁漪的心理负担。

可是,当衰老臃肿的侍萍重新来到周朴园的面前,周朴园是什么态度?

侍萍当年因为得罪周老太太被逐出家门,本来就生活艰难。当侍萍真正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却怀疑侍萍的身份,鄙夷她的银发和皱纹,甚至下意识地认为侍萍的突然出现就是仗着是大儿子的生母来要钱的,最后直接下达逐客令,不想再见到她一面。

当假象被戳破,就再无怜爱和情思。

其实,无论是纯元还是侍萍,都没有男人描述得那么美好,但是在他们的渲染下,成为一种女子道德的规范。活着的女人做的再好,也比不过死去的女人。

因此,为了得到男人的重视,活着的女子只能谨言慎行、乖巧听话,终其一生为这种虚妄的爱束缚自己,把自己也逼成一个没有灵魂得神像。

如果年轻貌美的繁漪见到如今的侍萍,还会畏惧这个他刻意雕琢的神像吗?当繁漪不再忌惮侍萍,就不会再忌惮这个刻画侍萍的男人。如此,他的伪善、丑恶、龌龊的一面就会暴露在世人眼中。

这样的侍萍就无用了。

所以,皇帝见到日后若活着的纯元,还会对她如痴如醉、爱的深沉吗?

我的回答是:不会。

他的爱情会随着时光的粗粝和纯元逐渐衰败的容颜慢慢消散,她少女时期的可爱之处都会变成矫情、无理和放肆。最后他们就会沦为中式古典夫妻的标准姿态——相互敬重,但不会有一丝绵绵的情意;宜其室家,但不会有桃之夭夭的华美;忍着想一把掌扇死对方的冲动,继续强颜欢笑地经营残破不堪的婚姻。

(4)斯人已逝

在后期,皇帝对纯元皇后的爱已经不再那么纯粹,夹杂着利益的考量,但是片中仍有一个细节令我感动不已。

在《甄嬛传》第43集,甄嬛荣宠封妃,误穿纯元生前的衣物。在重重帘纱下,皇帝恍恍惚惚地把甄嬛看做纯元皇后,开始难以置信,呼唤纯元的小名,当得到回应后,原本冰冷黯淡的眼眸微微闪动晶亮的光,他慢慢走向前,温柔地抚摸面前甄嬛的手。

皇帝屏息静气地说:莞莞,你怎么不叫朕四郎了。

在一瞬间的感动,皇帝流露出稚嫩、欣喜的情态,让我意识到皇帝只有在他的毕生挚爱纯元面前,他才能放下自己的重重伪装,返璞归真。那时的他,不是沉溺在欲海中的权力主宰,而只是一个心中保有对爱情最清澈美好质地的普通男子。

但是,甄嬛一直强调自己是“臣妾甄嬛”,把皇帝拉回现实。他顿时勃然大怒,斥责甄嬛无礼犯上,并剥夺她妃子的身份。

也许,纯元皇后是皇帝的另一面。

她清透、静谧、空灵,如山涧细流,润物无声,不沾染一丝尘埃,又因为她清华早逝,留给皇帝无限的遐思,她的一颦一笑都被时光蒙上一层浪漫悲伤的滤镜。

而皇帝呢?时过境迁,他早就不是当初的“四郎”了。他在皇位争权中拔得头筹,费尽心机铲除内患,很多人都因为他不经意的猜忌而死去,活下来的人也在他凌厉的目光下胆战心惊。

他没有爱,当然也没有人爱真实的他。

唯一爱他的,只有纯元吧。

毕竟,他们都没有见过对方最寥落的样子,互相留给彼此的,都是最赤城、浓烈、纯粹的爱情。

梦境是美好的,但是人总该清醒。皇帝一辈子都在失去挚爱的痛苦中反复挣扎,现实与回忆越是尖锐,皇帝就越是思念。

他当然怀念纯元,那个余生活在他记忆中的美丽女子,但是,他更怀念曾经的自己,更珍惜记忆中的那个没有被权力腐蚀,热烈纯粹,敢为爱情奋不顾身的自己。

0 阅读:34

民国风度

简介:每一段民国风度,都流露出真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