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匪首冯常钧被镇压后,常有人去他藏身的山洞,寻找神奇藤条

乐蓉说过去 2023-09-23 15:11:07

广西柳城县风流匪首冯常钧,自从1952年4月15日被剿匪部队镇压以后,就有些心术不正的男人,经常偷偷的潜入冯常钧最后藏身的吊井岩山洞中,寻找他秘制的“常春藤”。

传说男人把这种藤条缠在身上,能够夜度十女还不会感觉到疲倦。

冯常钧荒淫无度,做土匪二十多年,糟蹋过的女孩子不计其数。这厮有写日记的习惯,每次春风一度后,他都会详细的记录下来,数年间,竟然写满了厚厚的13本记录薄。

即使冯常钧被剿匪部队抓获时,他还腰缠“常春藤”,在山洞里,和七个妻妾昏天黑地的胡折腾呢。

冯常钧家住柳城县沙埔乡大安村,1900年出生,冯家家境殷实,祖父曾经中过举人。

冯常钧是家里的长子,祖父祖母对他爱若掌上明珠。

冯常钧抓周时,就抓了个脂粉盒子,他祖父笑的合不拢嘴,称自己的孙子是贾宝玉再世。

贾宝玉好色,可后来好歹也中了举人。冯常钧的祖父,也想让自己的孙子,功名美色两不耽误,所以冯常钧六岁时,祖父亲自给他开蒙。还买来两个小女孩给他做伴读。

当地民风彪悍,匪患猖獗,要想守住冯家偌大家业,光靠读书也不行。冯常钧的祖父又找来几个有名的武师,教孙子练武。

虽然没学到什么真功夫,却也练得身强体健,比一般人强壮的多。

后来祖父发现冯常钧练来练去都是花架子,他担心孙子长大后挨欺负,又花几十块大洋买了一支土枪,平时不念书时,就扛着枪上山打猎练枪法。

冯常钧的祖父有学问,家里藏书也多。其中有些书的内容也是少儿不宜。

直到有一天,冯常钧从祖父的书房里,拿到一本名为《龙翻虎步》的书,书虽然是明代的,可其中的内容,绝对让冯常钧那颗少年的心变得骚动不已。

冯常钧在家中不敢造次,于是扛着枪上山去了。在山上,冯常钧碰到一个正在割猪草的中年妇女,于是用枪逼着人家,强领了警幻仙姑所训之事。

冯常钧食髓知味,从此再也无心读书,整天扛着枪到山上去找“艳遇”。

当时朝廷已经停止了科举考试,冯常钧的祖父心灰意冷,对孙子读书这件事,也没从前那么认真了。

这一天,冯常钧在山上撞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冯常钧举枪吓唬,人家女孩根本不吃这一套。

冯常钧毫不犹豫的开了枪,他用的是土枪,密集的铁砂,直接把女孩儿打昏过去。

冯常钧狞笑着扑上去,正折腾着,那女孩儿醒了。摸到一把镰刀,照着冯常钧的脖子就砍。

冯常钧练过武术,反应挺迅速,他从地上跳起来,镰刀重重的砍在肩膀上。

冯常钧惨叫一声,捂着血淋淋的伤口逃走了,枪都没来得及捡。

冯家大公子采花受伤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当地,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冯常钧的祖父却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他才多大个孩子,怎能干下这种伤天害理的混账事。

可肩膀上的伤在那摆着,那支形影不离的猎枪,也到了别人手中。

女孩的父亲扛着那杆猎枪,整天在冯家大门口附近转悠。

冯家人担心冯常钧有闪失,就把他送到刚成立不久的中渡县做了团丁。

这个中渡县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当时设立中渡县的原因,说起来可笑的很。也可以称作“两只小猪引发的一场血案”。

1901年春天,百寿县(1952年并入永福县)南沙村有个姓黄的村民,从背塘村一户姓陶的人家赊来两只小猪,本来说好了春节前卖了大猪,再偿还小猪的钱。

可这个姓黄的村民做事不讲究,正月十五元宵节都过了,他也没提还钱的事儿。

姓陶的去讨账,欠账的老黄挺横:“大爷有的是钱,就是不还你,你有什么招,尽管都使出来。”

老陶赔了猪还挨顿骂,心里自然委屈,指着老黄鼻子说:你也别狂,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

老陶回到家里,找到覃志发、覃六王兄弟二人,把自己所受的委屈,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

覃氏兄弟都是嫉恶如仇的火爆脾气,三个人一起去找老黄算账。

老黄肉烂嘴不烂,又犟了几句嘴。结果被覃志发一脚给踹死了。

老黄被打死了,他的家人自然不肯善罢甘休,直接到柳州府告状去了。

州官李鸿宾也是个糊涂虫,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带人去抓覃氏兄弟。

这简直就是柳州版的“逼上梁山”。覃氏兄弟不肯束手待毙,他们带上老陶,逃到四十八㟖中油麻㟖,直接造反了。

这油麻㟖,距离洪天王发动起义的金田村,只有200多里路。朝廷绝对不允许这块地面上,再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于是派五六百名官军,到48㟖剿匪。

此刻覃志发手下也就几十个人,他带人在崇山峻岭间,和官军周旋了10来天。愣是把官军给拖垮了。

覃志发大获全胜,周围百里以内的穷苦百姓纷纷赶来投奔,很快,覃志发的兵力,达到五六千人。

李鸿宾亲自率领一万多官军,前来清剿覃志发,结果又被杀得大败。

柳州知府祖绳武带领两万多官军卷土重来。祖绳武绝对看过《水浒传》,他先礼后兵,送信给覃氏兄弟,请他们来赴“鸿门宴”。

祖绳武在信里用词很谦卑,覃氏兄弟还有老陶果然中计。他们刚进入官军的大营,就被绳捆索绑起来后杀掉了,连祖绳武的面都没见到。

祖绳武带人喜气洋洋的凯旋回柳州去了。覃氏兄弟和老陶同时遇难,躲藏在48㟖的上万起义军,顿时懵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陆亚发的人站出来,表示他愿意带领大家继续跟清兵斗。

陆亚发似乎比覃氏兄弟更有军事头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占据了48㟖和52洞,然后兵分三路,北攻桂林、南克柳州、西袭庆远,起义部队在很短时间内,就席卷了整个广西北部,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朝廷这才急了眼,派遣两广总督岑春煊,去桂林对付陆亚发。

岑春煊到任后,先是将“剿匪”不利的祖绳武给“咔嚓”了。随后岑春煊感觉仅凭桂林一带的官军,肯定对付不了起义军。他运筹帷幄,从两湖、两广、贵州、安徽、云南等七省抽调兵力,另外还有浏江、融安、永宁、柳城、雒容等地的官军,将48㟖围了起来。

起义军和官兵血战七日七夜,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再次失败。陆亚发带着17名随从,藏进古板饭洞。

三个月后,由于叛徒告密,陆亚发被岑春煊的亲信将领王芝祥俘获后,送到柳州城凌迟处死。

48㟖、52洞一带地处偏僻,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实在是藏身的好去处。

岑春煊苦苦思索,终于琢磨出一个好计策。将48㟖、52洞这片区域专门划分出来,重组一个县。将雒容县的中渡圩作为县城,同时从周边的柳城、永宁、雒容三县,都划拨出一片区域,中渡厅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岑春煊这招挺歹毒的。48㟖、52洞土地贫瘠,交通闭塞,这里面闹的再厉害,外界的人也难以知晓。

再说这个中渡县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粮食也不够吃,就算这里面的人再能折腾。肯定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清帝逊位后,中渡厅改成中渡县,这个县有个保安团,平时躲在县城里也不怎么出去。

中渡县到处都是山,每个山上都有洞,而这些山洞,就是土匪们天然的宿营地。住山洞的土匪,和县城里的保安团,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

这样的环境,简直就是土匪的天堂,方圆数百里以内,那些混得不如意的土匪,纷纷来到中渡县。

盗亦有道,土匪们也有自己的规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在中渡县,怎么折腾都可以,就是不能去县城和周边各县。要是坏了规矩,不等官军来剿,其他土匪就一起出手了。

怎么样,有没有《绝代双骄》中恶人谷的感觉。只是苦了生活在48㟖的穷苦百姓。

在中渡县,保安团就是神一般的存在,粮饷是朝廷给的,还挺丰厚,工作环境危险吗。另外大大小小的土匪,每年也都有孝敬。

冯常钧进了保安团,就是进了保险柜,那女孩儿的父亲就算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独闯48㟖。

冯常钧当时只有十五六岁,长得也是一表人才,再加上他读过书,练过武,在保安团里,显得格外的出类拔萃。

保安团团长姓黄名化民,藤县人,绰号黄老鸡。黄化民这个名字,是他成名后找人给取的。

当年黄化民还是黄老鸡的时候,是在府江(抚河)上做水匪的,专门抢劫府江上过往的客商。

也许是黄老鸡抢的太狠了,当地民谣唱道:盎有一升米,莫溯藤峡水。囊有一陌钱,莫上府江船。

真正让黄老鸡出名的,是他在府江上袭击了一艘法国运兵船。

一般运兵船上没多大油水,还特别危险,水匪们不愿也不敢打运兵船的主意。

可这艘运兵船上,有两个金发碧眼的女孩儿,生的是貌美如花。黄老鸡一眼就看中了这两个洋妞,并设计将她们抢了回来。

至于船上的法军,兵荒马乱的,谁还去关心他们的死活。

出了这么大的事,把当时的县令吓得够呛。这朝廷要是怪罪下来,他吃罪不起。

但让县令去剿匪,那更是天方夜谭,黄老鸡的匪巢在哪里,都没人知道。

县令后来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黄老鸡之所以敢铤而走险绑架洋人,不就是为了勒索赎金吗。县令问黄老鸡想要多少钱。黄老吉伸出两个手指头说:“20000块大洋,差一块也不行。”

县令想方设法凑了两万大洋,给黄老鸡送了过去。半年后,黄老鸡把人质给放了,只不过只放了一个,年岁稍大一点的那个给放了。

法国人浪漫,被释放的女人,并没有感觉难为情,回去后,还把自己这期间的遭遇,写了一本书。

写书的法国女人,谈不上有多少文采,她的书更像一本流水账,内容不堪入目,就当法国版的《金瓶梅》看就是了。

不过那本书的内容也并非全无是处,至少她记载了另一个法国女人的去向,这一年多的人质生涯,那个女人深深的爱上了匪首黄老鸡,并心甘情愿的给他做了第四房姨太太。

黄老鸡也厌倦了漂泊不定的水匪生涯,他金盆洗手,告别了水匪生涯,带着几个女人,到48㟖隐居。

黄老鸡有钱,还有个洋人老婆做加持,没过多久就得到提拔重用,成了中渡县保安团的团长。

黄老鸡听说了冯常钧的风流韵事后,大生知己的感觉,认为这个孩子是个可造之材,直接把冯常钧留在身边,做了贴身护卫。

自从跟了黄老鸡后,冯常钧这才真是如鱼得水,学了许多见不得人的技巧。

也许黄老鸡糟蹋的女人太多,终于让他遭了报应。

有一次他带兵去剿匪,剿匪的原因,是那些土匪想整事儿,没有按时向保安团缴纳保护费。这种事坚决不能纵容,否则上行下效,别的土匪纷纷效仿,也就等于断了保安团最大的一笔财路。

战斗的过程毫无精彩之处,土匪们一触即溃。就当黄老鸡带人准备凯旋而归之际,有个藏在山石后的土匪,瞄准黄老鸡开了一枪。

子弹不偏不倚,正打在他的两腿之间。这回可好,黄老鸡可以去修炼《葵花宝典》了。

作为堂堂的保安团长,你打断他一只胳膊一条腿,甚至打瞎他一只眼睛,都不会让手下人看不起。可唯独那个零件,是男人的象征。

把那零件丢了,甭管是土匪还是团丁,都暗中耻笑黄老鸡是个太监,没有男子汉的气概。

本来黄老鸡也是妻妾成群,可没过多久,那些曾经和他山盟海誓的女人们,都纷纷离他而去。甚至他最看重的那个洋妞也走了。

黄老鸡心灰意冷,辞去了保安团长的职务,偷偷的回老家去了。中渡县保安团团长的头衔儿,出人意外的落在冯常钧身上,要知道,当年他才刚满30岁。

此时的冯常钧,除了一如既往的旧习不改,野心也逐渐膨胀起来,贾宝玉不再是他的人生目标,他要做独霸一方的刘备。

冯常钧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在刘备之下,唯一欠缺的就是身边没有诸葛亮式的军师。好在没过多久,就有人向冯常钧荐举了一个人才。

此人姓廖名世祥,柳城县人氏,比冯常钧年长几岁。

廖世祥能够倒背《出师表》,自号“三诸葛”。平生只佩服两个人,一个是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另一个就是桂系军阀领军人物“小诸葛”白崇禧。廖世祥挺谦虚,感觉自己的才华不及诸葛亮和白崇禧,所以给自己取了个“三诸葛”的绰号。

不过也有人说是“山诸葛”,因为廖世祥住在深山里。

反正无论是“山诸葛”,还是“三诸葛”,意思都差不多,总而言之,这是个非常自负的人。

冯常钧求贤若渴,效仿刘备,一个月四次登门拜访廖世祥。

廖世祥深受感动,跟冯常钧到县城转了一圈。冯常钧在最好的酒楼摆酒宴为廖世祥接风。

两人推杯换盏喝高兴了,廖世祥提出来,要与冯常钧义结金兰,这摆明了廖世祥不愿意臣服在冯常钧手下。

两个人结拜后,两个人的关系就倒了过来,凡事要听大哥的。诸葛亮管刘备,这叫怎么一回事儿。

冯常钧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稀里糊涂的成了廖世祥的小弟。

廖世祥为了展现自己“柳城卧龙”的风采,给兄弟冯常钧提了一个建议:“兄弟,你现在带了多少兵?”

冯常钧有些含糊的说:“3000多人吧。”

其实中渡县保安团只有1000多人,冯常钧平时为了吃空饷,向上报2000多人。现在跟大哥吹牛,又凭空多说了1000多。“

三诸葛”也没听出这话里有多少水分,还在那里头头是道的分析说:“兄弟你性情随和,兵随将转,兄弟手下的兵打仗时,一定表现得不够卖命。”

其实这话等于白说,区区一个保安团,战斗力能强到哪里去。

可廖世祥的话,正说中了冯常钧的心事,保安团战斗力不强这件事,一直困扰着冯常钧。

廖世祥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冯常钧苦笑道:“这穷乡僻壤的,能吃口饱饭就很不容易了,哪有多余的钱奖励士卒。”

廖世祥意味深长的说:“有些事儿就是投其所好,激励士气也并非只用钱来解决。”

冯常钧有些激动的说:“大哥有什么好主意,为这事我都快愁死了。”

廖世祥故作矜持道:“听说兄弟有一种仙术,能够夜度十女,不知可否真有此事”。

冯常钧道:“确有此事,在山中砍来藤条,泡在我秘制的药酒中,等藤条被药酒浸透了,系在腰间就可以做到金枪不倒。”

廖世祥眼前一亮道:“如此好的宝贝,什么时候也让哥哥长长见识。”

冯常钧道:“自家弟兄没什么可说的,我已经给大哥准备好了一条常春藤”。

冯常钧说着,从包里拿出一根紫红色的藤条,散发着一种淡淡的香味。

廖世祥一见笑道:“如此贵重的宝贝,我哪能用得了这么多”。

冯常钧道:“这常春藤在腰里盘上三圈效果最佳,只盘一圈,显示不出兄弟对大哥的诚意。”

廖世祥笑吟吟的把“常春藤”系在腰间,然后对冯常钧道:“兄弟,你这是守着宝山讨饭吃。”

冯常钧道:“大哥此话怎讲。”

廖世祥道:“以后你手下人再冲锋时,你就用这‘常春藤’做奖赏,对男人来说,有时候这玩意儿比钱还管用。”

廖世祥没有辅佐冯常钧的心思;冯常钧也不愿在保安团里弄个太上皇。两个人都心照不宣,酒宴过后,廖世祥就急急忙忙的赶回家,找妻子献宝去了。

冯常钧得到廖世祥的指点后,保安团的战斗力突飞猛进,名声却每况日下。

好在这“常春藤”有个保质期,只要药效一过,跟普通藤条也没什么区别。

冯常钧敝帚自珍,坚决不让制作“常春藤”的配方外传。他凭借一根小小的藤条,将保安团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权势熏天的冯常钧,更加的肆无忌惮,凡是被他看中的女人,就在人家家门口摆上一颗子弹和一块大洋做聘礼。

到晚上那户人家就乖乖的把人送进保安团,想逃跑门也没有,出城后到处都是土匪,落在他们手动下场只会更惨。

1939年冬天,南宁沦陷。柳州和桂林也遭到日军飞机的轰炸,为了防止日寇侵袭,冯常钧借着抗战的名义,组织沙埔、上雷、太平三乡抗日联合队,冯常钧自任队长。

当时柳州城里驻扎着桂军一个团,团长姓卢,卢团长打算在黄甘坪一带,征收1600亩良田,种庄稼加补贴军粮。

有了桂军正规军给撑腰,冯常钧强取豪夺,一分钱没花,就从老百姓手中强征了2000多亩地。

一个多月后卢团长所部调往江西,这些良田尽数落入冯常钧手中。

当时有不少湖南、江西的难民逃到柳州。

有些难民为了糊口,只能在冯常钧的田地里耕种。

冯常钧从难民中间,挑选出七个姿色过人的女孩儿,每天陪他同睡一床。冯常钧还给这种无耻的行为美其名曰“七星伴月”。

冯常钧有写日记的习惯,每次春风一度之后,他都会把过程详细的写下来,日记的内容包括受害妇女的年龄、籍贯以及其他许多不能描述的东西。

数年间,冯常钧就写满了厚厚的13本记录薄。他经常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向廖世祥等臭味相同的朋友炫耀。

当地百姓对冯常钧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看着他平步青云,到1950年春天,冯常钧已经是匪第313师师长了。那个隐居山林的“三诸葛”廖世祥也耐不住寂寞,坐上了匪312师师长的宝座。

廖世祥阴险毒辣,他曾经率领一众匪徒,围攻融安县沙子区公所,区公所内23名干部战士全部英勇战死。

廖世祥砍下牺牲战士的头颅,挂在街边示众,然后又将区公所的房屋全部烧毁。

数日后,我军两名地方干部不幸落入廖世祥手中,被他残忍杀害,遇难烈士的心、肝、肺、肠,都被土匪们挂在路边的树上。

与此同时冯常钧也率领手下一众匪徒,在48㟖一带,制造了一系列血案,导致大批农会干部,进步群众不幸遇害。

我军一支13人的工作队,在乾卜村遭到冯常钧股匪偷袭。经过激战,6名战士当场牺牲,包括两名女兵在内的7名战士,不幸被俘。

五名男战士,被土匪们头下脚上活埋了,却故意把每人两只脚露在外面。两个女兵遭遇更惨,被腰缠“常春藤”的土匪们活活给糟蹋死了。

后来,冯常钧带人攻打民兵据守的江头村,民兵抵抗的很顽强,土匪们几次攻击都被打了下来。冯常钧恼羞成怒,一把火把江头村烧成白地儿。

对廖世祥和冯常钧来说,这是他们最后的疯狂。剿匪部队已经把他们当成重要的打击目标。

1951年3月20日,廖世祥的匪312师,被剿匪部队包围在48㟖西部,经过激战,土匪全军覆灭,廖世祥只身逃脱,准备逃往百寿县的三江一带。

廖世祥挺狡猾,他穷数年之功,在一座大山里建了一个秘密的落脚点,那里囤积着足够几十个人吃上三年的粮食,还有一些武器弹药,以及这些年他搜刮来的钱财。

廖世祥昼伏夜出,于3月月28日凌晨,到了一个名叫下翁的村子。

当时天降小雨,村子里驻扎着剿匪部队18名战士。

廖世祥没敢走山路,而是在山腰间穿过,突然踩滑了一块石头,石头滑下山坡。

当时剿匪部队战士王永钦正在山下放哨,被石头砸中后背。

小王的惊叫声惊动了战友们,大家开始冒雨上山搜索。

此刻廖世祥。躲在草丛里一动不动,也是报应不爽,恰巧被王永钦一脚踩在后背上。

廖世祥尴尬的站起来,故作镇定的说:“我就是三诸葛廖世祥。”

王永钦怒不可遏,一脚把廖世祥踹翻在地,口中还怒骂道:“今天我打死你个鸟诸葛”。

1951年4月初,剿匪部队先后在泗顶、拉井等地,对冯常钧的匪313师进行了毁灭性打击。

剿匪部队在清点俘虏时,没有发现冯常钧。

原来这家伙已经藏进高坡龙马口一个秘密山洞里,这个山洞位于半山腰之间,有三个出口,每个出口之间相隔有百米左右。

山洞内洞洞相连,深不可测,洞内一条暗河奔流不息,知情人都把这中山洞称作吊井岩。

吊井岩的三个洞口都非常隐秘,不知情的人,即使走到洞口也发现不了。

吊井岩也是冯常钧制作“常春藤”的所在,因此他在这里囤积了大量的生活物资,光是木炭就有上万斤。

跟随冯常钧逃进吊井岩的,除了他的7个妻妾,还有他弟弟冯立一家四口。

冯常钧在山洞里过的日子相当惬意,整天里腰缠“常春藤”,和几个妻妾昏天黑地的瞎折腾。

冯常钧建造吊井岩,监工是他同族的侄子冯祖定。

冯祖定没什么头脑,可他心狠手辣,对冯常钧又忠心耿耿,当年吊井岩建设完工后,就是冯祖定出马,将所有的工匠都毒死的。

常言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冯祖定做过亏心事,心里自然害怕,打算早些躲进吊井岩,于是隔三差五,派人给冯常钧送信,期望他尽早给个答复。

冯祖定有个女儿叫珍珠,十五六岁就出落的花容月貌。

冯祖定有点怕老婆,他妻子姓韦,比冯祖定小了十来岁,也是方圆几十里少见的美女。

这个女人是冯常钧十几年前赏赐给冯祖定的,自从嫁过来,这个女人就从来没有笑过。

冯祖定平时暗中差遣珍珠,到吊井岩查看情况。

他老婆韦氏担心女儿遭到冯常钧的毒手,手里提着一把柴刀,在吊井岩附近把珍珠拦了下来。

珍珠看到母亲咬牙切齿的模样,顿时吓破了胆,乖乖的把冯祖定写给冯常钧的密信交了出来。

韦氏解开女儿的裤腰带,让她提着裤子,到剿匪部队报告匪情。

当天夜里,剿匪部队动用一个连的兵力,趁着夜色,将吊井岩的三个洞口都包围起来。

冯常钧的几个小妾彪呼呼的,她们每人一支冲锋枪,将三个洞口都封锁住,剿匪部队一时半会儿也没什么好办法。

就在这个时候,冯祖定表示他愿戴罪立功,进洞去说服冯常钧。

本来大家对这件事不抱太多的希望,没想到冯祖定进山洞半个多小时,冯常钧就投降了。

1951年4月15日,剿匪部队在()宣布,将罪大恶极的匪首冯常钧依法镇压。

哪知话音刚落,就有一百多个女人冲到冯常钧身边,她们手里拿着钢针或者锥子,将冯常钧刺得浑身血肉模糊。

冯常钧那13大本风流帐,也在他濒死前的惨叫声中,化为灰烬。

冯常钧可能是死的最惨的土匪头子,他是被愤怒的女人们,用钢针活活扎死的。

冯常钧被镇压后没有多久,就有不少心术不正的男人,偷偷的潜入冯常钧最后藏身的吊井岩,寻找制作“常春藤”的秘方。

因为吊井岩山洞太深,所有进洞的人,都是空手而归。不过这丝毫不影响男人们寻宝的热情,冯常钧已经被镇压七十多年了,吊井岩还是当地男人最向往的探险场所。

那神秘的“常春藤”,到底有什么魅力,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还如此令人乐此不疲,真是让人无言以对了。

0 阅读:8

乐蓉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