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打败小米汽车的只有智界了!

阿星侃车卜 2024-04-15 12:54:35

这段时间,小米汽车真是火得一塌糊涂,好像是谁蹭小米谁就能火一样。这不,就在前几天,某己汽车发布了旗下的中大型纯电轿跑某己L6,本来可以凭实力稳赢小米的,但是CEO却突发奇想,非要去刻意碰瓷小米,本想蹭一波热度,收割一波用户流量,可没想到的是,流量没收到,却收到了一箩筐的吐槽和骂名,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真可谓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而小米汽车不但没被打败,而且热度和流量比之前更大了!

我记得很早以前,京东老板刘强东就曾公开告诫过:“千万不要和雷军比营销,我们是比不过他的。” 因此,在我看来,要想让自己的汽车产品脱颖而出,应该做到以下3点:

第一,一定不要去碰瓷小米,更不要去和雷军比营销,不然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第二,不要去卖惨,博同情,在当今这个自媒体时代,眼泪是最廉价的东西。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一定要拿自己的产品实力和对用户的诚意说话,这样才可能有胜算!

说到这,我们就不由地想起了昨天刚上市的新款智界S7。这款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由华为和奇瑞联手打造的。之所以说它是新款,是因为这款车早在去年11月就上市了,当时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款车并没有大卖!

所以,时隔5个月,在小米汽车发布后,智界S7也很快进行了换代升级,推出了新款车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这架势就是冲着小米来的,想和小米汽车打一场阻击战。如今,某己L6已经败下阵来,那么智界S7这次能成功吗?

这一次,智界S7的售价没有变,依然是24.98~34.98万元。但不同的是,这一次智界S7从期货变成了现货,而且余承东在此次的华为鸿蒙生态春季沟通会上变得克制了,全程都没有说一句“遥遥领先”,甚至连“领先”也不提了。

更重要的是,这款车的技术升级了,其中新款智界S7 Pro车型首搭了华为视觉智驾技术HUAWEI ADS基础版,要知道这可是华为独一无二的核心技术之一,虽说余总不再提遥遥领先了,但是从目前来看,这项技术确实是遥遥领先,无人能敌。

此外,智界S7 Pro的电池容量显著提升了,从原来的62kWh增加到了82kWh,使得车辆在CLTC综合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从550公里增加到了705公里,而车辆售价依然维持在24.98万元,性价比更高了。

而智界S7 Max和智界S7 Max+两个版本,虽然它们的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保持不变,但是它们的售价都下调了2万元。智界S7 Max的价格从原来的28.98万元降至26.98万元,智界S7 Max+的价格也从31.98万元下降至29.98万元。

不仅如此,除了已有的四个车型版本,智界S7还推出了全新的Ultra版。与原有的Max RS版本相比,Ultra版的最大亮点在于其电池包容量提升至100kWh,而Max RS版本的电池容量保持在82kWh。

在价格方面,经过调整后,智界S7 Max RS的售价为32.98万元,相较于首发价格也降低了2万元。同时,新推出的Ultra版定价为34.98万元,与去年Max RS的价格持平。尽管Ultra版在电池容量上比去年的Max RS多出了18kWh,但价格并未因此上调。

总之,一句话,这一次智界S7价格变低了,配置却变高了,所以性价比自然就更高了,吸引力更强了。就连奇瑞董事长尹同跃也亲自到场站台,激动得用“amazing”来评价智界S7这款车!

由此可见,这一次智界S7确实动真格的了。

说实话,不得不承认,小米虽然在造车领域起步较晚,但其强大的粉丝基础和成熟的软硬件生态系统,使得小米SU7一经推出便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小米SU7的多项人性化设计和技术创新,展现了小米在汽车研发领域的实力。然而,小米SU7并未实现全系800V电压配置,其智能驾驶方案的成熟度仍需经过市场的进一步检验,小米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比之下,智界S7凭借问界的经验,无论是在设计还是智能驾驶技术方面,都显得更加成熟。而且再加上这一次的降价增配,可以说是拿出了足够的诚意。

一边是靠米粉营销的后起之秀小米汽车,一边是奇瑞和华为强强联合、靠技术和口碑吸引用户的智界S7。如果是你,会选择谁呢?

0 阅读:3

阿星侃车卜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