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孙悟空除了对观音菩萨顶礼膜拜,还对他毕恭毕敬

小卒话史 2024-06-16 18:21:07

文|小卒话史

在《西游记》中,桀骜不驯的孙悟空把一众神仙基本上都得罪完了,有的还直接藐视对方。他除了对观音菩萨恭恭敬敬外,对另一个人也充满敬意,但此人并非如来佛祖。

有人提出异议,如来多大本事,法力无边,一抬眼识得三界众生,可谓慧眼如炬,但悟空对他那是三分惧怕,并非打心底里尊敬,更谈不上亲近。悟空真正尊敬的神仙在《西游记》里有两位:观音菩萨和太白金星。

对于观音菩萨很容易理解,她在孙悟空取经路上,帮助他解决了一堆麻烦事,那些法力强大的神仙和妖怪,都碍于菩萨的干预,最终神仙们放弃追究悟空的责任,妖怪们干脆缴械投降。而每次菩萨都古道热肠,对悟空进行认真点化,教他做事、做人。

至于太白金星,好像出场的戏份并不多,为什么说悟空对他很是礼遇呢?

太白金星也帮助孙悟空化解了许多危机,还有“招安”,太白金星也出了大力。孙悟空在降妖过程中,太白金星几次出手相助。有时候悟空直接喊太白金星“老官儿”、“老伙计”、“老星君”,让人直觉两人前世是八拜之交的异姓兄弟。

原著中,太白金星是个白头发、白眉毛、白胡子老头,他慈眉善目、仙气飘飘,一副儒雅人畜无害的样子。但是在以往一些神话传说中,太白金星可不是这个样子。

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上公、大将军之像也。——《天官占》

金星在东方叫启明星,在西边叫长庚星,后来金星(跟“太白”是一回事)被神化,被人格化,太白金星在民间就被叫作“李长庚”。民间传说记载,大诗人李白的母亲生李白前,梦到太白金星撞到她怀里,所以李白呱呱坠地时,便被取名“李太白”。李白“谪仙人”这个号,正是因为太白金星被贬入人间,投胎成了李白,既然是被贬下来的仙人,所以才叫谪仙人。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不过金星主“杀伐”,是干戈兵事战神的形象。

太白,兵象也。——摘自《汉书·天文志》

这是太白金星与军事、战争(兵象)之间的关系。每每人间发生重大动乱,要发生变革时,甚至是朝代更替事态紧张时,金星会显象,战象与力量、威严紧密联系。从兵象战神到“和事佬”,吴承恩将太白金星的形象彻底颠覆,将他变成了一个和平使者、外交家。

正是因为太白金星会办事、高情商,所以他在原著中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太白金星堪称顶级和事佬,会审时度势,会调解争端,极为聪明。他在孙悟空跟玉帝之间的斡旋能力,让人拍案叫绝。我们可以从两次招安一窥究竟。

第一次招安是“官封弼马温”。大圣第一次惹祸时,玉皇大帝要派人下界诛杀“妖猴”,太白金星见势急忙对玉帝说,此猴乃天地所孕,而天庭掌管天下事,所以这个石猴怎么说都应该归你管,为天庭效力。若天庭为了一个猴子就妄动干戈,显得不大度,失了威仪,倒不如把他找来,封个虚官给他,既能约束于他,还能为我所用,到那时如他不能安分守己,再擒拿不迟。玉帝觉得太白金星“收仙有道”,便让文曲星写了一封诏书,让太白金星去叫孙悟空上天。

太白金星首先照顾到玉帝的脸面,把他的权威给立起来,也明白他不想大动干戈的本意,所以给他如此支招。玉帝一听心中窃喜,是啊,天下都是我的,跟一个石猴较什么劲,倒显得自己鼠肚鸡肠。

太白金星来到花果山后,才发现孙悟空不好惹,不知长幼尊卑,没有什么见识,妄自尊大,根本不受世俗管辖。既如此,太白金星也顺着孙悟空的性子,跟那些猴子猴孙一样“大王、大王”地叫着,孙悟空心里那个美,一顿心花怒放。

太白金星说话艺术了得,前面既照顾了玉帝的权威,又给足了孙悟空面子,这种双边安抚效果很好,第一次招安皆大欢喜。

第二次招安是封齐天大圣。当孙悟空得知自己做的是御马监“未入流”的养马小官时,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一怒之下反下天宫,又回了花果山。

玉帝知道后,龙颜大怒,“即封托塔天王李靖为降魔大元帅,哪吒三太子为三坛海会大神,即刻兴师下界。”先是巨灵神不自量力,紧接着又是哪吒三太子被轻松拿捏。孙悟空直言要做个“齐天大圣”,否则定要打上凌霄宝殿。托塔李天王闻讯后心有胆怯,不知道这厮这般厉害。一众天兵天将损失惨重,无功折返。

听了哪吒三太子和李天王的战况汇报后,玉帝怒从心头起,惊讶道:“这妖猴何敢这般狂妄!着众将即刻诛之。”玉帝正说时,金星老官儿又冒出来提建议,原文记载:

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小。欲加兵与他争斗,想一时不能收伏,反又劳师。不若万岁大舍恩慈,还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个齐天大圣。只是加他个空衔,有官无禄便了。

给猴子一个名义上的空头官衔,不让他分管工作,不给他发工资。这就是太白金星的高招儿。猴子逞口舌之快,要个头衔不妨免费给他,不但能将他约束,收了他的邪心,天庭还不费一兵一卒,岂不完美。

太白金星的一番话又给玉帝上了一课,不过玉帝心里美滋滋的,其实玉帝何尝不想找个这样的台阶下,因为此时他已经看出猴子的本事,不容易对付。而太白金星审时度势及时提出解决对策,正迎合了他的心意。

太白金星又领了第二道招安诏书去了花果山。见到猴子,太白金星一番话又是巧舌如簧。展现了他作为一个顶级“外交家”的说话技巧。他首先替玉帝打了个圆场:

玉帝传旨道:‘凡授官者,皆由卑而尊,为何嫌小?’即有李天王领哪吒下界取战。不知大圣神通,故遭败北。

太白金星解释说,下来跟你打仗是有原因的。紧接着,他又说:

众武将还要支吾,是老汉力为大圣冒罪奏闻,免兴师旅,请大王授录。玉帝准奏,因此来请。

意思是,天庭的武将还是不服气要下来跟大王你对战,是老身我跟玉帝求情,才避免了一场干戈。而玉帝在我的建议下,也同意你做齐天大圣。你看怎样?

你瞧瞧,太白金星话里话外给自己邀了功,也给双方找了台阶下。

猴子随太白金星上天后,得知自己的官职“官品极矣”喜不自胜,在齐天大圣府好不快活不题。

太白金星是少有的说话艺术大师,在玉帝和孙悟空之间,他能平衡双方的利害冲突,既照顾到玉帝权力和地位的不可挑战性,也充分考虑到孙悟空的利益诉求和矛盾激发点,所以最终能照顾周全,息事宁人。

另外,原著第八十二回,孙悟空在取经途中路过陷空山无底洞时,因唐僧前世在灵山时对金鼻白毛老鼠精(地涌夫人)有恩,老鼠精欲以身相许报恩。后来托塔李天王下来收她,老鼠精此时对李天王拜了又拜,李天王便饶她小命。悟空知道后就说李天王“教女不严”,害得他师父差点丢掉性命,就要跟李靖动手。但李天王把认干女儿这事忘得一干二净,这时候太白金星又出来调解了,他提醒李天王确有此事。哪吒也在一旁提醒,也告诉父亲是有这事。

眼看悟空这个“泼猴”不依不饶,他非得把李天王绑了去玉帝面前评理,李天王很无奈。僵持不下之际,还是太白金星站出来对大圣说:

一日官事十日打,你告了御状,说妖精是天王的女儿,天王说不是,你两个只管在御前折辨,反复不已,我说天上一日,下界就是一年。这一年之间,那妖精把你师父陷在洞中,莫说成亲,若有个喜花下儿子,也生了一个小和尚儿,却不误了大事?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猴子想了想,可也是,评理事小,耽误取经事大。

太白金星这边对猴子晓以利害后,又转头对李天王说,别跟这个猴头较劲了,象征性地认个错,然后下界将妖怪一拿,还能白白捡个功劳。李天王认为太白金星说得在理,于是跟猴子好说好了,愉快地跟猴子下界捉妖去了。

语言之美,在于它能春风化雨。

不怼天不怼地,不夺人意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双赢”,这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家应该具备的外交思维。不得不说,太白金星这几件事办得非常漂亮,尽显他的游说智慧和魅力,他不单单可以当一个称职的“钦差”特使,在同事们中间,也混得左右逢源。当然,猴子身边多了这么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图片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15

小卒话史

简介:品读历史、分享历史,感悟不一样的历史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