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观音菩萨处处护着孙悟空,她的狠劲不显山不露水

小卒话史 2024-06-24 15:01:01

文|小卒话史

在很多神怪小说中都有观音菩萨的身影。观音菩萨向来以慈悲为怀、智慧超群、救苦救难的形象著称,她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和文化符号,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在《西游记》中也不例外,每逢取经团队遇到困难时,观音菩萨都会现身。那么,她在小说里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承担什么任务?

《西游记》这幕大戏有诸多角色,如果说如来佛祖是取经大业的“总制片人”,唐僧团队是主角儿,那么观音菩萨则是这这场规模宏大事业的“总策划”。她必须要完完全全、妥善地把这件事给有始有终地完成,才算“交差”,这部取经大业才能完结。

西天如来之所以要布局这件事,主要是因为佛法的影响力太窄,仅限于西天,而东土大唐偌大的地方那么多人,必须要将佛法及时延伸。如何渗入?强行硬推肯定让人反感,所以必须要有的放矢。先到实地探探虚实,然后徐徐图之。

观音菩萨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在调研中她发现,东土大唐信奉佛教的人很少,在她看来,如果说皇帝都信奉佛教了,那么他治世下的子民还愁不信吗,所以菩萨想从唐王这里做文章。

经过菩萨一番“运筹帷幄”,最终把佛法东渐这件事,巧妙地变成了金蝉子转世投胎,老陈家与佛结缘,江流儿成了十世修行的好人,开始笃信佛法,直到唐王召开水陆大会,发现人才,让佛法逐渐发扬光大。在观音菩萨的策划下,唐王开始信佛,唐玄奘成了御弟,开始了义无反顾且漫长地取经过程。唐三藏此行的目的很简单,求得佛法以保大唐百年基业,让百姓永享太平。

观音菩萨给我们的感觉是个慈眉善目的中年妇女的形象,其实不是。在佛教当中,他原来是个男儿身,佛教传入中国后,他的形象慢慢变成了女性形象。虽是女儿身,但丝毫不影响她是个“狠”劲儿。

让谁寻找取经人?如来一开始没有指定就让观音菩萨去,他象征性地办了一个招募大会。他说:

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

招募令发出后,座下弟子无人应声。此时观音菩萨走上前拜了佛祖,说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

你看这个时候如来的表情,很是欢喜,并对观音菩萨一顿表扬:

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

如来神通广大,随便哪个弟子去肯定能找个取经人,但未必是唐僧。可为什么非要菩萨前去呢,因为他必须要让观音找到唐僧,必须要让唐僧来当这个取经团队的领头人。事实上,唐僧在娘肚子里时,菩萨就意见掺和了取经这件事。

满堂娇,听吾叮嘱。吾乃南极星君,奉观音菩萨法旨,特送此子与你。异日声名远大,非比等闲。刘贼若回,必害此子,汝可用心保护。汝夫已得龙王相救,日后夫妻相会,子母团圆,雪冤报仇有日也。谨记吾言。快醒,快醒!

这是南极仙翁在满堂娇昏倒时在她耳边说的话。星君“奉观音菩萨法旨”送子,说明菩萨参与了“金蝉子转世”这件事,更明白如来佛法东渐的意图,因此,她必须主动请缨,完成去大唐寻找取经人的任务。

自观音菩萨领了如来法旨后,一刻不敢耽搁,急行来到大唐长安访察取经的善人。出于工作需要,她初到长安急需一个住处,于是把当地土地爷召唤出来。土地爷岂敢怠慢,急忙将自己的住处给让了出来。土地爷用今天的话说,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呐。为什么观音菩萨没有住自己的禅院或道场,非要住到土地神祠?无非是怕走漏风声。

敛雾收云,师徒们变作两个疥癫游憎,入长安城里,竟不觉天晚。行至大市街旁,见一座土地庙祠,二人径进,唬得那土地心慌,鬼兵胆战。知是菩萨,叩头接入。那土地又急跑报与城隍社令及满长安城各庙神抵,都来参见,告道:“菩萨,恕众神接迟之罪。”——《西游记》第八回

值得一提的是,土地爷归玉帝管,属于道教部门,观音菩萨是佛家弟子,属于佛教部门,菩萨占用别人地盘,别人根本不敢说半个不字,足见她不好惹。

观音菩萨不仅在《西游记》里有,《封神演义》里的观音菩萨前世是慈航道人,他手里拿的法器叫清净琉璃瓶,这个瓶子威力强大,它可以将吸入其中一切化为脓水。慈航道人曾用这件法宝大破风吼阵,入释后由慈航道人转为观音菩萨。

众所周知,《西游记》是如来下的一盘大棋,而观音菩萨作为他的马前卒,无时无刻不在促成这项工程,她就像一根隐藏的指挥棒,明里暗里在给师徒几人“制造麻烦”并铺路。西行路上,师徒几人面对的麻烦主要有三股势力:

一是以如来为代表的佛教内部势力。弃道入释本是一场博弈、一场竞技,但这个过程必须是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过程,所以如来自然会刻意制造麻烦让唐僧师徒直面并解决。二是以天庭为代表的道教势力。跟人间一样,玉帝不想在凌霄宝殿只听到一种声音,所以他也有意让佛道直接开展较量。那些占山为王的妖怪要么就是天上的道童,要么就是哪位神仙的坐骑。三是截教势力。尤其那些非佛非道的第三方“野势力”,如白骨精、蜘蛛精、蛇精、犀牛精、豹子精、蝎子精等等。

对于前行路上的这些干扰,要么是武力消灭,像犀牛精、蝎子精这一类;要么是讲和,像西梁女国的女王,虽然唐僧“骗婚”,但女王通情达理,最后放行;再者就是先讲和,谈判不成再动武。对于这样的渐进式的处理步骤合情合理的,毕竟西天取经本身就是一场修行,凡事以和为贵。但观音菩萨却给孙悟空下了一道暗旨,但凡遇到这些妖魔鬼怪一律加以惩戒,也别管内部外部的。在通天河,观音菩萨就曾对那些虾兵蟹将格杀勿论。

菩萨即解下一根束袄的丝绦,将篮儿拴定,提着丝绦,半踏云彩,抛在河中,往上溜头扯着,口念颂子道:“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念了七遍,提起篮儿,但见那篮里亮灼灼一尾金鱼,还斩眼动鳞。

菩萨用意明显,他想通过孙悟空这个“金牌打手”,将这些地方势力统统灭掉,那么这些地盘自然而然就成了佛教的势力范围,或者说都成了菩萨的地盘。

换句话说,孙悟空背起唐三藏一个筋斗云直接去西天把经书拿回来了,干吗非得费这么大劲一步步来。因此,西天取经的过程,也恰恰是菩萨将西天至大唐之间所有的势力范围都给揽过来,是佛界占地的过程。菩萨处处保护孙悟空,正是让他不渴死不饿死,为己所用。

(图片源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阅读:19

小卒话史

简介:品读历史、分享历史,感悟不一样的历史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