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酒鬼,把一首诗写进了教材,比李白还洒脱

槐序姑娘本人 2024-06-19 23:22:04

01.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世人皆言李白好酒,性格豪放不羁,但实际上李白为了当官,曾两度入赘前宰相府,为自己攫取政治资源。

尤其,李白跟随赵蕤学的就是“纵横术”,入世太深,既不算隐士,也不算游侠,只是一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浪子。

隐士分两种,一种久居林泉,不问红尘,如是邵雍: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一种大隐于朝,身在世俗而不世俗,比如诗佛王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或者再如陶渊明,入世伤心,不为五斗米折腰,后顿悟出世,余生山水为乐,吟风弄月。

因此,李白的诗酒年华不过是故作洒脱,不然他就不会在知命之年再入永王璘幕府,致自己锒铛入狱。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也是“酒中狂客”,不同的是,他比李白活得更加通透和洒脱。他入朝为官,仅仅是为了每日都有酒喝。

02.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日光随意落,河水任情流。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

这首诗出自王绩的《赠程处士》,作于辞官归隐之后。诗意旷达,隐隐有一种禅意,周公归政于成王后,成王赐天子札乐;孔圣人靠诗书周游列国,却不为所用,他们所擅长的,反而束缚了他们,成为了他们的人生桎梏。

从这首诗中就能看出王绩的性格。

王绩出身名门,为“太原王氏”,是“文中子”王通的弟弟,也就是说,他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叔祖。

隋末,王绩出生,因家世良好,自幼饱读经史,聪慧过人。他11岁的时候,就拿着自己的文章去拜谒了杨素,杨素见其文采飞扬,谈吐不凡,赞其为“神童仙子”。

16岁时,王绩登进士第,名列前茅,官秘书省正字。不过,王绩并不喜欢当官,尤其是京官,原因很简单,喝酒不方便。

为此,王绩主动请求外调,任六合县县丞,在任期间,王绩因嗜酒疏于公务而遭弹劾,王绩索性拂袖去官,宁可去过逍遥自在的生活。正如他在《策杖寻隐士》中所写:

置酒烧枯叶,披书坐落花。

新垂滋水钓,旧结茂陵罝。

03.

公元618年,李渊逼迫隋恭帝杨侑禅位,隋朝正式灭亡。李唐初建,百废待兴,因此召回许多旧臣,而王绩就在此列之中,以原官待诏门下省。

时门下省有规定,为官者每日给良酒三升,所以当他弟弟王绩问他官做得如何时,王绩回答:良酒三升使人留恋。

侍中陈叔达听闻后,引为趣谈,把三升加到了一斗,因此王绩有“斗酒学士”之名。

李世民登基后,王绩再次辞官,回归乡里闲隐。然太宗李世民礼贤下士,特召王绩回朝为有司,当时太乐署史焦革善酿酒,因此王绩要求出任太乐丞。

吏部以不合规制为由,予以驳回,没想到王绩却说,既然如此,这个官不做也罢。

吏部官员很无奈,就将此事上报给朝廷,得朝廷恩准后,王绩便每天都能喝到焦革所酿之酒。

不久后,焦革去世,他的妻子继续给王绩送酒,然而不到一年,焦革的妻子也病逝了,所以王绩感叹:天意如此!

然后,王绩上表请辞,毅然弃官而去,从此再未入仕。

归乡以后,王绩觅到杜康所撰的酒谱,又习得焦革酿酒的方法,开始自己亲酿。王绩酿的酒甘醇清香,就连李淳风都称赞其酿艺精良,为酒家南董。

为此,王绩在居所东南盘石处,建杜康祠以祭祀,焦革相配。他所撰的《醉乡记》仅在刘伶《酒德颂》之后,相传,王绩饮酒不到五斗不醉,有人以酒相邀,无论地位高低,总是前往,并著《五斗先生传》。

04.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这首《野望》就是作于王绩辞太乐丞,归隐东皋之后,此诗淡然疏落,略有惆怅,说明此时他已经在思考人生的意义。

他向往山间秋色,渴望如牧人一般自由自在,尤其想离群索居,高唱隐士之歌。

初读此诗,也许不觉得甚好,但是可以想象一下,王绩生在隋末唐初,那个时候诗坛的风气还沿袭齐、梁的华靡浓艳之风,追求绮丽。

而王绩的诗就如一股清流,淡然朴素,独树一帜,因此千百年后,这首《野望》被收录进教材,成为适龄学子的必读之作。

尤其,这首《野望》是现存唐诗中,最早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清朝诗论家翁方纲评价王绩: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中,如鸢凤群飞,忽逢野鹿,正是不可多得也!

因喜酒,王绩作《醉后》:

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

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他崇拜陶渊明,喜欢在山水自然之间尽情纵歌畅饮,不受世俗约束,自由自在。所以在《咏怀》中,王绩写:

故乡行云是,虚室坐间同。

日落西山暮,方知天下空。

公元644年,王绩自感时日无多,便效仿陶渊明作《自祭文》,为自己写了墓志铭,然后安然离世,终年60岁。

除了诗写得好,酒酿得棒,王绩还擅长弹琴,他改编的琴曲《山水操》一时流行。

纵观王绩的一生,正如他在《五斗先生传》中所写:

有五斗先生者,以酒德游于人间。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复起饮也。常一饮五斗,因以为号焉。先生绝思虑,寡言语,不知天下之有仁义厚薄也。忽焉而去,倏然而来,其动也天,其静也地,故万物不能萦心焉。

5 阅读:677
评论列表
  • 2024-06-22 01:18

    王绩 风来觉山空,溪边一片明。 野鸟飞林叫,黄蜂落失声。 午来看人迹,群芳郁葱葱。 返归夕阳隐,星现东村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