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升至100%,对“中国制造”影响有多大?

寄翠谈商业 2024-05-23 09:50:54

中国制造已经在走品牌化、高端化的阶段,美国的围堵能给我们造成伤害吗?

5月14日,美国宣布对中国加征301关税四年期的复审结果,宣布在原有基础上,对电动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180亿美元的产品大幅提高进口关税。

从中窥见,耶伦和布林肯访华施压的目的失败了,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中国没有屈服美帝的淫威“你跪下,我求你办点事”没有奏效!

在这次发起的新一轮制裁中,对光伏和电池的关税增加一倍,锂电池增加2倍多,电动车增加近3倍,从27.5%变成了102.5%。

别激动!在美国的闭关锁国下,这些产品对美销售总额并不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美国政客演戏的成分更大,把国际贸易中的反派角色演得很出彩。

现在的美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嘴上说得天花乱坠,什么“不脱钩、不打压”,转身就把贸易战挑得烽火连天,这副嘴脸我是不信的。

11月份,美国将举行总统大选,根据政治预测网站Real Clear Politics的数据,最新民调显示,老拜登在七个摇摆州全面落后于竞争对手懂王。

特别是,北美最大工会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和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就分别在宾夕法尼亚州和密歇根州,而这两个州都属于“铁锈带”,老工业区工厂废弃,机器都生了锈,衰退得不像样,这些被时代抛弃的人是懂王的铁杆支持者。

而拜登政府大幅提高关税,也是有意讨好“铁锈带”的选民,希望从懂王那里抢选票。

要知道2016年懂王上台和2020年老拜登获胜,“铁锈带”的选票几乎都是决定谁上台的关键砝码,不想点法子讨好讨好,肯定是不行的呀。

特朗普是个聪明人,经常去这些“铁锈带”培养感情,前一段时间他又跑到“汽车城”底特律,当着几百名工人的面,痛骂拜登发展电动汽车的政策,说要是竞选成功,他要重振美国汽车,对墨西哥那边造的电动汽车,也要征收100%的关税。

老工业区的人听完,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兴奋!

懂王说的话,拜登特别重视,也急,给老墨那边的货加税不太好办,就想着打中国牌扳回来,尽管中国这边啃不动,造点声势再说。

第二个原因,美国两党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打压中国强势的新兴产业。竞争肯定是没戏的,那就耍无赖打压。

这些年拜登政府在变本加厉的,根据研究机构Clean Investment Monitor的统计,仅2023年美国在清洁能源、清洁汽车、建筑电气化和碳管理技术的制造和应用方面的新投资高达2390亿美元,同比增长38%。其中,第四季度狂砸670亿美元。

甭管砖飞不飞,力度确实挺大。还拉上了日韩俩狗腿一块玩儿。

去年3月28日,美国与日本就锂、钴和镍等关键矿物质达成贸易协议,计划抢夺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的优势。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俊说:“有了这个协议,那么使用在日本收集或加工材料的电动汽车将有资格根据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而获得奖励。”

韩国也随即表态,计划为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提供9.7万亿韩元,约合71亿美元的财政补贴,打造符合美国税收减免规则的新供应链,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那么,效果究竟如何呢?

美国对电动汽车征收的税率分了好几档。如果是最惠国,就象征性地收个2.5%。

但在2018年7月,美国已经把中国产电动汽车的税率加征到了25%。

正因为美国社会的极度不稳定和不友好,这些年国产电动汽车基本就没往美国卖。

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了132.4万辆,同比大增33.2%。其中纯电24.8万辆,插混5.9万辆。

如果把零部件也算上,那么一季度的出口额是525.6亿美元。

那么,往美国出口了多少呢?

呃……不到2000辆,这点量可有可无,中国厂家会在乎美国政府的关税壁垒吗?

汽车出口这么大的盘子,美国市场只占了十万分之一的份额,美国把关税定27.5%,还是定102.5%,我们不在乎的,因为没有量嘛!

光伏的情况也差不多。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的光伏主材,也就是硅片、电池和组件一共出口了490.66亿美元。

往美国出口了多少呢?光伏电池片334.7万美元,光伏组件1314.7万美元,占比万分之一,跟全球市场份额比起来,也是可有可无的存在。

就好比,计划给马云年薪涨1万块钱,还要开会讨论半天,研究出一堆不合理的附加条件,你觉得马云会搭理这破事吗?

受关税影响比较大的是锂电池。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数据披露,2023年我国锂电池出口总额是650.07亿美元,同比增长27.8%,其中对美国的出口额高达135.49亿美元,同比增长33.94%,占出口总额的20.8%。

美国是我国锂电池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像福特、特斯拉等不少美企,本着竞争不过就加入的原则,跟中国企业都有合作。

当然,放弃自由竞争,以闭关锁国当鸵鸟的做法,在美国也引起了不小的批评和嘲讽,彭博社曾自我嘲讽“面对21世纪最大的挑战,美国却放弃了。许多高管都安于受距离和关税保护的市场,又担心电气化和竞争所带来的痛苦转变。”

尽管美国发起的贸易战雷声轰天,但在大部分领域收效甚微,现在中国政府和企业对他们的态度,早已趋于冷淡应对,因为大部分的关税是美企自己在承担,我们根本不着急。

明眼人都知道,以中国现在的实力,堵是不可能堵得住了。

美国下绊子围堵,只会迫使中国加快突围的脚步,比如芯片方面的突围。

美国的出拳,越来越没有章法,而且给其他国家或地区做了个坏榜样。

美国这么一恶搞,连税率定多少都有参考了。

欧盟想学老美的那套做法,也想打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去年就准备要搞反补贴调查,还没等中国说话,德国、瑞典先自我否定了,怕我们对等报复,所以到现在还没有落地。

来中国两趟的德国总理舒尔茨,也算是难得清醒,他说“目前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中,至少有50%来自西方品牌,同样不应忘记的是,欧洲制造商正在中国的市场上成功地销售他们的汽车。”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说得更直接“就加征关税一事,我们一直认为这是个坏主意。”

他俩反对不稀奇,毕竟德国和瑞典的全球市场,中国至少占了一半,万一对等反制,参考这些年美国汽车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就足够了。

另外,6月30日以后,欧盟轮值主席国就轮到匈牙利了。

匈牙利这个国家我以前聊过,人家也是靠汽车产业吃饭的强国。早在2017年,匈牙利的GDP总量中,工业产值就占83.2%,这里面28.7%的制造业是汽车工业产。

在全球造车产业链中,没有任何一家车企可以忽视匈牙利的存在。

匈牙利是我国的友好国家,又是塞尔维亚的亲密伙伴,所以不少中国车企和相关企业在匈牙利都有投资。比如,比亚迪、蔚来、亿纬锂能、恩捷股份、科达利、欣旺达等。

2022年9月,宁德时代投资73.4亿欧元的匈牙利工厂项目正式启动,折合人民币500亿元,这是匈牙利史上最大的一笔投资。

扎堆跑匈牙利投资、投产业的原因有三。

首先,是当地的汽车产业足够发达,它可以成为我国电动车在欧洲大展宏图的一块跳板!

其二,是社会稳定,领导人政治智慧比多数欧洲国家更有政治智慧,不会瞎折腾,更不会被美国操控;

其三,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一样亲华,办事有格局,是欧洲难得的清醒国家。

总之,自己人就好办事,讲利益合作,也讲感情。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欧盟搞出来的反补贴调查,就是触碰了不少国家的利益。这个事儿马克龙就没少使绊子。

为啥法国一边支持反补贴调查,一边想要扩大中法合作呢?

在我们看来这不是精神分裂吗?

原因很简单——法系车在中国市场不吃香了。

我之前说过,法系车的设计不太人性化,甚至有些细节是反人性的,这不开玩笑嘛,谁会花钱买这种玩意儿?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法系车在中国市场才卖了77792辆,一年的销量连友商一个月都不如。

就这点成绩,法国人的心情估计是又酸又恼的,不好好反省却想找事。

2023年德系车在中国市场卖了443.8万辆,同比增长3.1%,仅宝马就大卖82.5万辆。

德系车是中国市场唯一增长的海外品牌车系,尽管是靠降价换来的销量。

2023年的德系车中,保时捷均价下跌3.4万元,宝马下跌1.9万,奥迪下跌1.2万,大众下跌4000元,只有奔驰一家上涨了4.6万元。

这些数据说明德系车在同中国车竞争时,同样面临非常吃力的境地。

不管怎样,德国深耕中国几十年,赚得盆满钵满,早已适应中国市场,也扎根中国供应链。

这才是德国极力反对欧盟搞反补贴调查的原因,他们是最不想失去中国市场的一个国家。

尾声

扯远了,说回美国这一次离了大谱的骚操作,也就是针对中国的大幅加征关税,主要的目的有三个——拉选票、搞拖延、竖榜样。

美帝国主义越是干扰我们的发展脚步,我们越不能乱了阵脚。

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市场是第一后盾,三大要素我们都有,怕什么?

我们可以利用美国的无赖操作,让全世界认识到中国的科技、经济实力,通常只有富裕强大国家的品牌和产品,才会被认为是高端品牌和产品。

美国害怕的,正是比它优秀的。

拜登也好,懂王也罢,都是中国制造的形象代言人。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

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

0 阅读:0

寄翠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