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这场饕餮盛宴,已经再次发车!

胡哥教你地产观 2023-10-10 23:20:08

7月24号的天气预报你们都看了吗?

天庭的定调,让一切都明朗起来,接下来的万事万物都有了期待,楼市的阴霾笼罩了三年,终于拨云见日。

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记住,没有什么比读懂天气预报更为重要了。

既要低头赶路,又要抬头看天

低头赶路,很重要,但如果不抬头看天的话,或许会迷失方向,找不着北,亦或是本是个瓢泼大雨的日子,出门忘了带伞。结果被淋个落汤鸡。

这样的例子身边太多了,比如口罩这三年,开饭店的、奶茶店的、创业开公司的、投资民宿的,最后都亏掉了多年的积蓄,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出门没看天气,还自信心爆棚。

其实更惨的还是楼市,这三年多以来,全国房价普跌,注意,是普跌,大部分人的家庭财富都有不同程度的缩水。周末和一个深圳的朋友吃饭,聊起房子,酒就下得特别快,他说自己在南山的房子,2020年的时候最高点1600多个W,现在跌到了1200多W,三年时间,家庭资产蒸发了400万,平均一年100多万,他和媳妇一年也赚不了100多万。说着又去化一瓶大乌苏。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只能和他再碰一杯大乌苏来安慰他。大环境不好,谁家不是一地鸡毛呢?同在深圳,我也在为自家资产缩水小20%而心疼,可又能怎么办呢?好在我们都买得早,没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遇到灾荒的年份,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前看,相信明天会更好。

只要撑得住,终将有一天会迎来解放军进城的,到时候又是载歌载舞,夹道欢迎。

郑州这位兄台就没撑住,失守在黎明前。

郑州一博主:贷款90万已还了5年...

小区房价从2万跌到1.2万

现在房子免费赠送。只要过户,直接过户给你,你直接还房贷就行……

这套房子面积为69平方米。”

郑州人民的买房故事一个比一个悲情,先不说被L尾楼害惨的上万个家庭。郑州的房价自2018年以来一直在阴跌,这几年买房的人,都亏得一P,搞得郑州人民都不相信房价会涨了。

提起房价,郑州人民都是伤心泪呀,不愿多提,望眼欲穿。

房价总是有周期的,牛久必熊,熊久必牛。长期的阴跌是为了积蓄力量。一旦天气放晴

牛势动能强劲。

真希望在郑州的街头,提到房价,人们不再垂头丧气。而是用硬气的河南话说出一个字“中”。

这一天,我们等得太久。

起风了!楼市蓄势待发

7月24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7.24 天庭大会定调,转向

7.27 住建部:老板,收到,我们准备这么干......

7.29 北京: 老板,收到

7.30 广州: 老板,收到

7.30 深圳: 老板,收到

、、、、、、

接下来是全国各地政府抄作业的时间。

老规矩,一线是带头大哥,然后二线跟进。过去几轮楼市行情,无一例外都是自上而下的政策引爆的,这次也不能例外。

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却惊人地相似。

亲历过2008年,2015年那场大雨的人都知道,雨大水大,水大鱼大,一轮财富浪潮,就能把每个人的资产报表冲得心花怒放。把背负的沉重负担,也冲得淡然无压力了。

SO EASY“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房贷了!”

而这次,眼瞧着就是奔着创造再一次大风大浪的节奏去的天气。

“棚改2.0”时代踏浪而来!

这次的棚改和2015年那次不同,不会全国遍地开花,这次只在8个超大城市和11个特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只有这19个城市才能接到这天量之水,其它三四五六线城市就不要抱有什么希望了。

有人说是改造,而不是棚改,究竟是改造还是棚改呢?其实结果已经很清楚了,城中村改造必须实行净地出让,很简单的道理,没有拆迁,哪来的净地?改造就是“棚改”。换个马甲你就不认识了?

看透不说透,还是好朋友嘛!

天庭那个大会已经给我们敲黑板了,“8个超大城市”和“11个特大城市”,这场大雨的能量都藏在这里面。再联想一下,如今还趴窝在金融体系里那超发的20多万亿。风浪越大,鱼越贵呀!

相当于在考试前,班主任已经在黑板上把答案写出来了,开卷考试了,你们这些学渣,还要我再说得更明白点吗?

看来,看懂天气变化,真的胜过你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呀。

这几天我一直在看天气,时代的背推力轰轰作响,澎湃而有力。全力冲刺经济的发令枪已经打响了。

那“4+8”的城市资产或将逐步反弹、成熟。

趁此机会,通过这场大雨,重新把你的家庭资产负债表彻底优化一次。那些公寓、商铺、海景养老房、三四五六线、县城的房子,除非留一套自住,多的尽快清仓,置换到4+8城市当中。

三年了,你已经够累了,就不要让你那些不良资产再拖累你了。

如果条件允许,多接点水吧,以备不时之需,那些属于普通人的机会,几年才能有一次。

如果你操作得当,赢把大的,换来的身价是同村小伙伴打工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

年轻人和资本已经放弃了小城市,你也应该离开,在一个人口和财富都没有增量的地方,多停留一天就意味着风险。

乡愁,可能只属于70、80后的历史记忆,我们的下一代将没有乡愁。没有了家乡的烙印,孩提时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取代他们的是城市生活记忆。你给他在农村老家留的三间大瓦房,可能对他来说,一文不值。

闯荡渔村多年,我发现自己对家乡最大的贡献就是“早早地离开了家乡”。

钱不是赚出来的,是大风刮来的

能赞同这句话的,至少踩中过一次风口,无论是下海经商、倒卖资源、房地产、互联网经济、淘宝电商、直播带货。抓住一次风口,猪都能飞上天。

不要跟我说你有多努力,多勤奋,在时代的红利面前,P都不是,你有每天工作14个小时的外卖小哥努力吗?你有清晨4点钟起来扫大街的清洁工勤奋吗?

人们总是把老天爷赏赐的归功于自己的努力,而把自己没干好的事,归责于外部因素,比如这三年口罩,很多人没赚到钱就说大环境不好,经济不行,但是即便这三年,一样有人买豪宅,换豪车,买LV、DIOR的门前还是排队呀。

真的是经济不行,还是你的经济不行? 心里没点数吗?

房地产是有明显周期性规律的,一般5-7年一个周期,房价翻一倍,一般在大涨前的窗口期买入才是最好的,而不是闭着眼睛买。

不择城、不择时、有点钱了就去买房?这是拆盲盒。劝你还是慎重。

而此时此刻到年底,正是这样的一个窗口期。但我相信大概有80%的人看不懂目前的形势。也有20%的人恍然大悟。

如果你认为自己属于那20%的人,此时此刻,你应该和其它同属一个圈子的人,研究以下几个话题:

1、如何融资搞钱?

2、哪个城市?哪个区域还能买?

3、哪里可以低首付上车?

我始终坚信,人不可能一直低谷,房价也不可能一直低谷,如果你一直低谷,那只能说明是有那么一些机会出现时,你没抓住。

今天,机会不就来了吗?

如果你的楼市记忆可以追溯到2015年,那你大概应该知道,这轮救市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窗口期就在眼前。

我的会员社群,都是属于那20%同类的人,我们是一个研究房产并践行如何搞房的组织,致力于普通人如何通过垒资产慢慢变富!

这里有一群来自全国各地优秀的兄弟姐妹。他们起步三套房以上,优秀的人总是互相鼓励,乐于分享。他们是一群心无二志,致力于搞房、搞钱的人。

所以,你应该回归这个家庭,和我们一起聊聊如何搞房?如何搞钱?

这才是你当下的正事!

点击下方文章链接,可加入粉丝社群或会员社群

0 阅读:0

胡哥教你地产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