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被打上“剩女”标签后,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

只千古心理 2024-01-11 14:53:41

Q :有粉丝在后台留言:小古,30岁的焦虑,真的无法避免吗?

晓月今年30岁,她说自己是朋友、家人眼中典型的“大龄剩女”,没车、没房、没有存款,只有穷开心。朋友说她:未吃爱情的苦,没入婚姻的坟墓,其实也挺好的,一个人自在。不像她们,下班回家,还要照料老公和娃,甚至还要跟婆婆“周旋”,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家人说她:这么大年纪了,还不结婚,将来过了生育年龄,早晚得后悔。她自己以前也一直认为,现在晚婚晚育已是常态,遇到一个真正喜欢、合适的人,再结婚,也不迟。

直到过了30的生日,她开始失眠,睡眠质量变差……最终不得不承认,自己开始焦虑了。

焦虑从何而来?

跟晓月聊了聊,我发现,她的焦虑主要来自这几个方面:

01外貌焦虑

晓月的外貌焦虑主要来自于比较。她习惯于将自己当前的外形与20岁的自己对比、与皮肤白皙身材姣好的同龄人对比、与媒体社交网络呈现的美丽标准对比。

这些对比,无形中增加了她对自身外貌的不安和疑虑。身上每多一两肉,都能给她多产生一分焦虑情绪。

她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代谢水平降低了;繁忙的工作让她减少了运动的时间;连常常叮嘱她好好吃饭,不要太瘦的外婆,也开始夸她“身体长好了”。

加之年过30还没有对象,她容易对自己的不足感到焦虑,进而产生自卑和焦虑情绪。

02 单身焦虑

对于晓月来说,单身焦虑在她的生活中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她看到周围的朋友一个个步入婚姻殿堂,有的已经有了孩子,而自己却仍然单身,难免有些着急。

对大多数人而言,30岁就是一条分水岭。她担心时间过去了,将来无法找到合适的伴侣,甚至不由自主地开始怀疑自己的魅力和吸引力,担心自己是否有问题,为什么无法吸引到合适的人。

这种焦虑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袭来,让她感到无助和孤独。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是否应该更积极地追求爱情。

03 经济焦虑

由于没有车、没有房,晓月对经济问题也感到焦虑。看到周围的人买房买车,过着舒适的生活,而自己却一直在高频率地搬家,租住的房子也越来越小。不敢再像年轻的时候,毫无顾忌的月光了。

迟来的存钱意识,让她担心自己没有足够的储蓄来面对突发的紧急情况,也担心自己无法实现财务上的独立和稳定。

即使侥幸今年遇到了合适的对象,也将面临结婚、买房等一系列大额支出。而家中还有一个在上大学的弟弟,父母无法给予她任何经济支持。

没有家庭的助力,想要在一线城市买房,谈何容易。

这种经济上的不安使她感到压力和焦虑。

04 工作焦虑

晓月对自己的事业有一定的追求,她希望通过努力工作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感受到了职场竞争的压力和挑战。

她担心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与年轻的竞争者相媲美,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在职场上保持竞争力。她开始焦虑自己是否能够得到升职和更好的机会,以及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这种工作焦虑使得晓月常常感到紧张和压力倍增。

她经常加班和努力工作,希望通过付出更多来获得回报。然而,这种持续的压力使她感到疲惫不堪,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如何与焦虑共存?

面对这些焦虑,我告诉晓月,焦虑是常见的情绪反应,尤其是在面对重要抉择和生活转折点的时候。然而,我们需要明白焦虑并非绝对的坏事,而是一种可以被化为动力的情绪。

我们需要通过设定具体的目标、专注于一个领域,以及由大变小和由小变大的目标分解过程,来缓解焦虑情绪。让我们能够与焦虑共存,并发展出独一无二的能力。

让我们通过晓月的故事来展开探索。

第一步:从聚光灯效应中解脱出来

首先,对于外貌焦虑,我们要明白美丽的定义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不要受到了“聚光灯效应”的影响,过度地关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人们太在乎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以为别人的目光都会聚集在自己身上,这就是聚光灯效应。)

杨绛先生曾说:

“人生,一站有一站的风景,一岁有一岁的味道。”

重要的是要接受自己的样貌和身体,并关注自己的健康和幸福感。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注重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可以帮助提升自信和自尊。

第二步:将焦虑具象化,逐一击破

被人民日报一段话治愈了:

“不要提前焦虑,也不要预知烦恼,生活就是见招拆招。”

焦虑是一个非常虚幻的这种词汇,如果我们能够让自己的脚,踩到一个具体的路径上,当我们一步一步去往前走的时候,其实人生就没有了焦虑。

周轶君曾在《圆桌派》里讲如何面对人生焦虑。她觉得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把焦虑变得具体。

对于工作与经济的压力,晓月可以思考自己将宏大的目标及需求分解成一系列小目标,并逐步实现它们。用一个一个的小目标去代替焦虑,我们的生活会轻松顺遂很多。

对于经济压力,可以制定合理的财务计划,包括储蓄和投资规划,培养理财意识,避免过度消费和负债,保持财务上的稳健。对于工作压力,也可以寻求职业发展的建议和指导,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至于单身,可以主动扩大社交圈子,参加一些兴趣爱好的活动,增加结识新人的机会,为自己创造更多可能。

第三步:与焦虑共存,将其化为动力

阿德勒曾说:“困扰我们的并不是事实,而是对于事实的解读。”

焦虑并非是需要完全消除的敌人,而是可以成为她前进的动力。学会了接纳内心的焦虑情绪,并将其转化为行动的力量。每当焦虑袭来,才不再被其所困扰,而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

无论是大龄剩女还是剩男,他们的焦虑都是可以被理解和应对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焦虑,将其一一化解。

正如晓月的故事所展示的,30岁的焦虑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而是一种可以与之共存的情绪。

我们可以在焦虑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成长的机会。不要让焦虑压倒了自己,也不要过分担心他人的眼光。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轨迹和节奏,正如莫言所说:

“守好自己的节奏,一步步脚踏实地地往前走,生活就会慢慢明朗,你的生活,别人也同样羡慕。”

— END —

0 阅读:36

只千古心理

简介:专注亲密关系、人际交往与自我成长,促进自我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