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娶继母8年,没让我们兄妹进门,父亲去世,我们这样对继母的

冰彦情情 2024-06-12 06:44:57

感谢您的评论,点赞,转发。

本人根据身边生活创作故事,情节虚构处理,如有雷同,请多赐教!

口述:杨小红

常言说,万事有因果,有付出,才有回报,在家庭,父母和儿女之间亦常常如此。

父亲在母亲过世后,又娶了二婚妻子,父亲很爱我的这位继母,尤胜过爱我的母亲。

也因此,我们兄妹和继母的关系一度闹得很僵,曾经有7、8年时间,父亲都没有理睬过我们兄妹。

但是人都有老的时候,当父亲和继母年龄大了,他们对我们兄妹的态度会发生改变吗?我和哥哥又会怎么对待父亲和继母呢?

01

我叫杨小红,出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

我爸在县上的事业单位上班,有一点官职,但我家却住在离县城五六里路的乡下。

爸妈生了我和哥哥两个孩子,哥哥比我大5岁。

我还有一个大舅舅,他的腿脚有点残疾,所以一辈子也没能娶上老婆。

我妈就将大舅舅接到我们家里住,舅舅是个勤快人,家里屋外从没闲着,天天都帮我老妈干农活。

我妈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个子瘦瘦弱弱的,她却很能干,不仅把家里料理得井井有条,地里的庄稼,也比别家地里长得葱郁。

加上我爸是拿铁饭碗的工薪阶层,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我们家的条件,在整个村里都算是比较好的。

在那个年代,别人家能够解决温饱问题,就已经算很不错了。

而在我们家里,地里收回来的麦子,玉米堆得满屋子都是。家里的腊肉、熏鱼一年从头吃到尾,也没有断过。

据说,我爸和我妈年轻的时候,是远方表哥表妹的关系,我妈住在偏远山区,但两家老人,在我爸妈很小的时候,就已为他们许了媒。

老爸去当过兵,从部队回来后,就去了县里的单位上班。

老妈不认识几个字,本来老爸是有些嫌弃她的,但架不住家里老人的威慑,迫不得已,才把我老妈娶回了家。

我和哥哥从懂事起,就知晓老爸比较专制,很有些大男子主义,他在家里的地位不可撼动。

而老妈勤劳、贤惠,性够温柔,对我老爸的话总是无条件地服从,很少反驳他一句。

大舅舅也是一个老实人,只会干活、吃饭,从来不会多言多语,所以我们家里的日子,一直都还算风平浪静。

我哥哥学习成绩一般,初中毕业后,他就没有再上学了。

父亲的单位性质,也不允许哥哥去顶班,父亲便只能对他说:

“自己不努力读书,也怪不了别人,你还是去学个技术吧,今后总能靠手艺吃饭。”

哥哥便跟着师傅去学做木工,后来哥哥学成了手艺,自己在外面帮人打家具,搞些装修活,也算能自食其力了。

02

记得有一次,父亲的单位里搞装修,有一些修补门窗的活,父亲就帮哥哥接了单。

但是哥哥去父亲单位干活的时候,父亲却装着不认识他一样,在同事面前对哥哥极为冷淡。

父亲悄悄对我哥说:“在别人面前,你不要说是我的儿子。”

原来,父亲生怕他们单位的同事,知道他有一个做木工活的儿子。

他们同事的儿女,大多从事光鲜亮丽的工作,而我哥哥穿着破旧的工作服,活脱脱就是一个不打眼的农民工。

这自然让父亲在面子上过不去,不愿在他的同事面前,承认他自己儿子的无能吧?

当然,这件事也大大刺激了哥哥,让哥哥下定决心,要掌握好木工技术,以后做出一番事业,让父亲刮目相看。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我上高二的时候,母亲突然病了,她只说人很困,想在床上躺着歇歇。

但躺了两天,母亲就闭了眼睛,她甚至都没有去医院拿过药,打过针,就这样风风火火地告别了人世。

人的生死好像就那么回事吧,母亲走了,虽然我们全家人都很悲伤,但活着的人,生活依然还要继续。

母亲下葬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大舅舅还是每天去地里干活,老爸也每天骑着自行车,去单位上班。

我读完高中,没能考上大学,我就和一个女同学一起去了省城里学习美容,学成后,我们就回到县城,在一家美容美发城打工。

这时候,我哥哥也娶了媳妇,嫂子是哥哥的初中同学,一个很温顺,很能干的农村女人。

嫂子帮着我哥哥将家里撑起来,她的贤惠、勤劳,比起我们过世的老妈,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时我爸已经50多岁了,但因为他比较爱收拾,头发梳得光溜溜的,穿着休闲服,看起来也还显年轻。

父亲的同事给他介绍了一个城里的单身女人,也是在事业单位上班,比我爸小几岁,姓何,我们都叫她何孃。

何孃结过婚,又离婚,没有生过孩子,她打扮很时髦,正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年龄。

我爸和何孃一见面,就被迷得晕头转向,只要是何孃提出的要求,我爸都毫不犹豫就点头答应。

何孃对我爸说:“我们结婚,你必须在县城里为我们买一套婚房。”

03

我哥哥结婚的时候,嫂子也没有提过买婚房的事情,他们小夫妻一直就住在家里以前建的两层小楼里。

现在继母要婚房,我爸虽然有些为难,但还是点头答应了。

父亲拿出他的家底子,在县城全款买下了一套102平米的商品房,房子全部按照何孃喜欢的风格装修的。

他们领证结婚的时候,何孃又对父亲提了要求:“这是我们两个人的家,你的儿子和女儿,都不能搬来打扰我们的生活。”

父亲点了点头。

“还有,以后你的工资都要交给我管,你的儿女都已经成年,他们能够自己找钱了,你作为父亲,就没有义务再管他们的生活,不能悄悄拿钱给他们用。”

何孃提了一个一个的要求,我爸全都点头应允了,他在我老妈面前,也从来没有这么低声下气过。

可能,男人的威风和脾气,都是在他不怎么待见的女人面前展露吧?

而对于他喜欢的女人,男人就是倾其所有,宁愿放下自尊,也要为她“俯首甘为那头憨牛”。

当时我年轻气盛,自然看不惯继母的傲慢。

我心想,这是我爸在县城里买的房子,我是他女儿,怎么不可以在这个家来去自由呢?

所以,我在傍晚下班后,就高高兴兴地来到我爸家里,大大咧咧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继母虽然做了我的饭,在饭桌上却不冷不热地说:

“以后如果要来吃饭,就先打一声招呼,我不是你们家的保姆,会像老妈子一样,伺候了老爷,还要侍候少爷小姐。”

我爸就瞪着我说:“下班你不回乡下去,跑来这里干嘛?这里没有你住的地方。”

我气愤地说:“爸,这是你买的房子,难道我都没有权利来坐坐吗?反正房子有3个房间,我住一间又何妨?”

继母说:“这是我和你爸的家,和你没有任何关系。杨小红,你爸将你养大,就没有义务再继续供你吃穿住了,你应该知趣一点,像你哥那样,凡事自力更生。”

“何孃,我在跟我爸说话,你有什么权利来指责我?”

我早就看不惯继母的傲慢了。

“这里是我的家,我当然有说话的权利。杨小红,如果你们父女有什么事还没说清楚,就回乡下去谈,不要在我的家里扯不清。”继母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冷。

我“呼”地站了起来,怒视着我爸说:“爸,你现在就这样窝囊了吗?看着别的女人来训斥我,你都一声不吭?以前你不是这样的!”

屋里的空气冷得似乎要凝固了,我爸却只对我摆了摆手:“你回去吧,好好在你的美容店上班,以后没事不要过来。”

看到父亲一点都不维护我,我摔下筷子,扭头就走,心里对继母充满了恨意。

04

回到家后,我和哥哥嫂子说到发生的事情时,哥哥只是劝我说:

“那毕竟是爸的新家,小红,你还是少去打扰他们吧,我们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

“何孃的性格看起来比较清冷,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她不愿意和我们打交道,我们就知趣一点,各过各的的日子吧。”

看到哥哥嫂子不以为然的态度,我虽然心里还是不服,可也不好再说什么。

毕竟,父亲已经把我供到了高中毕业,让我学了手艺,尽到了他做父亲的责任。

父亲要开启自己的新生活,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做儿女的,只能顺其自然吧!

我在美容城打了两年工,一个好朋友约我合伙创业,我心动了,但自己开店,需要一大笔的本钱。

我就又去了父亲和继母的家,对父亲说了此事,希望他能借给我一万块钱开店。

那时我爸的工资还不错,我想10000块钱,他是能够轻而易举拿出来的。

况且那两年间,我都没有问过我爸要一分钱,父亲借点钱给女儿创业做生意,应该没有问题吧?

可是我爸的钱,都交给了继母保管,何孃一听说我要借钱,就摇头说:

“没钱,我们自己要生活,哪里还有余钱?而且你说是借钱,其实,还不是来要钱的?这钱有得还吗?”

“我和你爸既然是夫妻,他挣的钱,就都属于我们夫妻的共同财产,我没有义务去帮你爸养女儿。”

我想不到,老爸被继母管得如此紧,居然连借点钱给女儿开店的权利都没有。

一生气,我不由得站起身子,上前去拉继母,让她将我爸挣的钱拿出来。

我和继母吵得不可开交,可这时,我爸直接就上来,将继母护在他身后,“啪”的一声,他就将一耳刮子甩在了我的脸上。

我的脸一阵生疼,从小到大,老爸都很疼我,舍不得打我一下。

可如今,我爸为了继母,却狠狠地甩了我耳光,当时,我的心都要碎掉了……

我爸却瞪着我,指着大开的房门对我吼道:“滚出去!以后没有我允许,你决不准再踏入我家房门一步!”

05

我回家后,向着哥哥嫂子委屈地大哭了一场,哥哥对我说:

“爸再婚,有了他的家庭,他这样做也是身不由己,我们还是多谅解他吧!小红,哥哥会帮你筹钱开店的。”

在哥哥嫂子的资助下,我终于和朋友开起了自己的美容店,虽然生意不是很火爆,但收入还是基本能满足自己的开销。

我的男朋友也是哥哥嫂子帮我介绍的,他和我哥哥一样,也是从做木工师傅起家,后来在县城里开木门店。

我们结婚的时候,哥哥嫂子忙忙碌碌,像家长一样帮我操持婚事。

在农村上,嫁女儿一般也要办几桌酒席,村里人都来送了贺礼,封的礼包几十,一百的都有。

可笑的是,虽然我去请了我爸,可我爸和继母都不愿回乡下参加我的婚礼,也没有包一分钱的礼金。

后来哥哥觉得面子上过不去,硬是去把父亲拽了回来。

可父亲一直板着脸,冷淡高傲的样子,在我和丈夫的婚礼上一声不吭,也没有和宾客打招呼,这让我和哥哥都感觉很难堪。

所以我结婚后很多年,都没有再去父亲和继母的家里,过年过节的时候,我和丈夫也只能回我哥哥的家里聚餐。

那时候,我大舅舅也已经去世,哥哥一直在承包装修活,他们两口子靠着勤劳致富,家境才渐渐宽裕起来。

哥嫂就在城里买了房,把家搬到了县城里,我们两家的房子买在相距不远的小区,平时大人小孩都经常往来。

我爸退休后,时常和继母在城里散步,我们路上见了,担心继母不高兴,也很少上前去跟父亲打招呼。

但在父亲67岁的时候,我和哥哥可能有7、8年都没有去过父亲家里了吧,那天,我们却突然接到了继母的电话。

“你们两兄妹到医院里来,你们爸生病了,要动手术。”

不管我们和父亲曾有过多少恩怨,但他养大了我们兄妹,在他生病的时候,我们做儿女的,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吧?

所以,我和哥哥两家人都相继赶到了医院,父亲是胰腺方面的问题,他在医院动手术,住院期间,我和哥哥都一直陪在父亲身边照顾。

父亲出院后,经常要去医院复诊,拿药,他也只能打电话叫我们兄妹去帮忙,我和哥哥这才开始常去父亲的家里。

继母的年龄大了,她对我们的态度也有所缓和,虽然脸上还是没有什么笑容,但说话的语调却也平和了许多。

06

自从手术后,父亲的身体差了很多,在他71岁的时候,老病复发,又住进了医院。

这一次,父亲的病情非常危急,可能他也自知时日不多,就拉住我和哥哥的手说:

“你们都很能干,我很放心,但你们的继母身体不好,脾气也很执拗……我走以后,希望你们能不计前嫌,帮着我照顾她,好吗?”

看到父亲一副对继母放不下的眼神,哥哥和我心里都不是滋味。

父亲对母亲,何曾这样用过心?

但为了让父亲走得安心,我们还是郑重地向他点了头。

父亲又说:“房子是我买给你们继母住的,你们千万莫去争抢……你们一定要答应我,替我照顾好她……”

我含泪点头,哥哥说:“爸,你还不相信你儿女的为人吗?我们答应了你,就一定会履行诺言。”

继母也哭倒在病床边,泣不成声。

父亲走后,留下了10多万元的抚恤金,我和哥哥一分钱都没有要,全部给了继母。

这一次,继母脸上没有了冷意,她真心实意地对我们兄妹说:“是我心胸太狭窄了,对不住你们兄妹俩,你们却没有跟我计较半分,真让我心里愧疚啊!”

“以前,我老是防备着别人,不相信任何人,因为我前半生孤独久了,没有安全感,就老想着把钱财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想管控着你们父亲,对你们兄妹一直不理不顾。”

“但你们两个孩子,却是如此大气,如此不计前嫌为我着想,我真的不好意思面对你们啊!”

看到曾经风采奕奕,如今却神态憔悴,容颜老去的继母,我心中对她的那份芥蒂,也早已随着时间而消逝了。

我说:“何孃,不管怎么说,父亲养大了我和哥哥,供我们读完书,他就已经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我们孝敬他,听他的话,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父亲去世前,叮嘱了我们兄妹要照顾你,我们就一定要遵守诺言。”

“何孃,你放心,以后你就把我们当成你的亲生孩子一样,有什么事情,尽管跟我们说,我们随喊随到,跟父亲在世时是一样的。”

07

就那样,虽然父亲走了,但我和哥哥,还是三天两头都要去看望继母,帮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继母有晕病,经常头眩目晕,发病的时候,只能躺在家里休息,不能买菜做饭。

哥哥忙的时候,就让嫂嫂去照顾继母,我们就一起将继母送到医院治疗。

继母住院的时候,我和嫂子轮流送饭,陪护在她身边,同病房的人,都认为我和哥嫂是继母的亲生儿女,直夸继母好福气。

从去年起,继母的腿脚也有些不便,连下楼出门去菜市场买菜,都有些困难了。

我和哥嫂便商量着,每个月轮流去继母家里,帮她买菜买肉,给她做些家务事,有时候还搀扶着她出去散散步,保证继母能够正常生活。

很多时候,继母都忍不住感伤,老泪纵横地对我们说:“我以为,你们的父亲走了,我只能到养老院去,孤独到老了……”

“没想到,你们两家孩子,却如此尽心尽力来照顾我,真比许多亲生孩子都孝顺。以德报怨,有情有义,说的就是你们这样的儿女啊!”

我和哥哥都笑道:“何孃,照顾你,是父亲托付给我们的责任,我们孝敬你,陪伴你到老,都是我们做儿女应该做的事,你放宽心过日子就是了,我们不会不管你的。”

我相信,所有的真情付出,都能融化每个人心上的冷漠。

我们本着一颗善心出发,世间一定能多一些温暖的阳光,老人们也都能老有所养,这应该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吧?

0 阅读:0

冰彦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