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大姑姐是我媒人,两次照顾我月子,我对婆婆的怨,被她暖化了

冰彦情情 2024-06-14 03:04:33

感谢您的评论,点赞,转发。

本人根据身边生活创作故事,情节虚构处理,如有雷同,请多赐教!

口述:林小英

我的丈夫是上门女婿,给我们说媒的,就是我的大姑姐,这亲戚关系,也是挺有缘分的吧?

婆婆是山里人,但她一直待在城里做保姆,对我这个儿媳妇,对她的孙子、孙女,似乎并不待见。

我对婆婆有很多意见,在我坐月子,需要帮助时,婆婆居然没有任何表示。

在那些窘迫的日子,是大姑姐的到来,才让我的心情一天天转好,我对婆婆的怨,也在大姑姐的笑脸面前,渐渐被暖化了。

01

1979年,我出生在一个小县城边上的村子里。

我爸身高只有1米53,我妈也长得很瘦弱,年轻时,她就一直病病艾艾的。

爸妈连小学都没有读毕业,没有文化,性格也老实,种地又没气力,村民们都瞧不起我家。

姑妈就嫁在我们一个村子里,幸好她经常来帮着我爸妈插秧种稻,家里的日子也才勉强熬了下来。

自我懂事起,我就看不惯别人小瞧我们家,如果谁人笑话,或欺负我家,我定然要跑到他家去骂个痛快,给我爸妈出气。

村里人便都说:“想不到林家老老实实的两口子,却生了一个嘴巴伶俐的辣妹子,真让人刮目相看呀!”

我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高中,就回到家里帮着爸妈种庄稼。

我觉得,爸妈的性格都太软弱,我只能在外人面前变得泼辣,变得强悍一点,这样,我也才能撑起我们这个家吧!

在我20岁的时候,我爸妈突然告诉我,村头的刘翠来找我,想将她的兄弟介绍给我。

刘翠其实比我大不了几岁,是从山里嫁过来的,她的公公是村上的干部,她的丈夫戴着一副眼镜,在银行上班。

刘翠是一个能干又勤快的女人,她在婆家的田里搭了大棚请工人种菇,村里人一提到刘翠,都要对她竖起大拇指,夸她是一个能人。

我有些奇怪,刘翠怎么会注意到我呢?

我们家里穷,父母都不能干,我又是一个泼辣的“大嘴巴”,大家在背地里不都在鄙视我“没教养,没家教”吗?

后来刘翠找到我说:“小英,我问了你爸妈,你们家只有你一个女儿,应该会招上门女婿吧?”

“我娘家在山上,居住条件不是很好,所以,我想为弟弟在平坝地区找一户人家。”

当时我还年轻,对感情、婚姻的事都傻愣愣的,自然不想离开自己的家,听说对方愿意做上门女婿,我毫不犹豫就点头答应了。

02

刘翠的弟弟叫刘军,比我大3岁,他在驾校学了开车后,就在云南的工地开大车拉货。

我当时连县城都很少去,就是一个没有见过世面,孤陋寡闻的小村姑,听说刘军会开车,还在外省上班,顿时觉得他好了不起哦!

其实和刘军第一次见面时,我对他并不满意,他长相普通,身高只有1米67,并不符合我心中白马王子的形象。

但是爸妈劝我说:“过日子并不是看脸吃饭,只要小伙子勤劳,踏实,就比什么都强。”

听了爸妈的劝,我也就懵懵懂懂,和刘军谈起了恋爱,刘军在云南开车拉货,我就跟着去了他们工地的伙食团上班,在云南呆了两三年时间。

就在我们回老家准备结婚的时候,我老妈的腿一直都叫疼,到医院检查,说是风湿性疼痛,如果不杵着拐杖,她几乎都走不出房门了。

所以我和刘军结婚后,家里家外只能是我来打理,刘军虽然也回到我们本地开车,但他每天早出晚归,家里的事根本顾不上。

很快,我就怀孕要生小孩了,眼看就要到临产的日子,我心里忐忑不安,还要为谁照顾我的月子头疼。

刘军是我家的上门女婿,我坐月子,可能理应是母亲来照顾我和孩子。

但母亲腿脚不方便,连她自己的生活起居都没法自理,又哪里还有能力照顾我的月子?

于是我就想到了刘军的母亲,由婆婆来照顾儿媳妇的月子,照顾她的亲孙孙,应该也在情理之中吧?

但是当我和刘军商量时,他却说:“我妈并没有在老家,她在市里给别人做保姆,我估计她没时间回来。”

我不相信,就给婆婆打去了电话,她在电话里说:“小英啊,我在帮别人做家务,这家主人给的工资还可以,如果我回来照顾你月子,丢了工作,可有些不划算啊!”

我说:“那怎么办?我生的孩子可是姓刘,是你的亲孙子呀!我妈行动不便,不能照顾我,你做奶奶的,难道就忍心不管不问吗?”

婆婆还是为难地说:“你自己想办法吧,我那时候生孩子,也没有婆婆照顾,还不是自力更生,自己亲自给孩子洗尿片啊!”

“小英,你就自己动动吧,都是农村女人,不要学着那么矫情,实在不行,你就让刘军娃学着照顾你、帮着你洗孩子。”

我一听,心里就冷了半截,刘军却只是笑笑,对我说:“没事,等你生了孩子,我会给你煮醪糟鸡蛋,肯定不会让你饿着的。”

03

看着刘军吊儿郎当,不以为然的样子,我心里更气了。

谁知这一生气,肚子就疼了起来,我忙抓住刘军的手,急道:“肚子疼,可能孩子要出来了吧?”

刘军赶忙骑上了他的摩托车,将我送去了县上的保健站生娃。

医生给我检查后,对我说:“孩子的胎位不正,不能顺产,需要动剖腹产手术。”

我和刘军听了都有些发懵,身边没有一个有经验的家长在,我们也只能一切听医生的安排。

剖腹产手术是在晚上九点过进行的,儿子顺利被取了出来,我也被推到了普通病房。

医生将小婴儿交给了刘军,他第一次做父亲,紧张得要命,也根本不知道怎样抱孩子。

小婴儿在刘军手上不停地啼哭,刘军也跟着哭丧着脸说:“小英,怎么办?孩子一定饿了,我不会喂他的奶呀?”

我气恼地说:“找你老妈说去!”

“有了!”刘军两只手托着孩子,突然灵机一动,“我去给我姐打电话。”

刘军将孩子放到我床边,就出了病房门,不到一个小时,大姑姐就匆匆忙忙赶来了医院。

“唉呀,你们两个糊涂虫,今天要医院生孩子,应该早给我打招呼呀!”刘翠赶忙来帮我抱起孩子。

“我是叫你们姐夫骑摩托车送我过来的,他先回去了。我生过孩子,有些经验,如果我不来看着,你们两个糊涂虫该怎么弄孩子哦!”

“哦,对了,刘军,你看孩子都饿了,你快去买一包好点的奶粉来,我给孩子喂点奶,小英刚动了手术,还不能奶孩子。”

大姑姐来到医院后,就一直念念叨叨,围着我和孩子转圈圈,虽然有些罗嗦,但有了大姑姐主事,我和刘军也有了主心骨,心里才终于踏实下来。

04

我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每天都是大姑姐在医院里衣不解带地照顾我,她一直都没有回去休息,这让我心里颇为感动。

但我还是忍不住对她抱怨道:“婆婆真是钻到钱眼里去了,自己儿媳妇生孩子,她居然瞧都不回来瞧一眼!”

刘翠笑了笑,说:“我老妈是个勤快人,她觉得在乡下找钱难,就独自去了省城里找事做,现在她在别人家做保姆,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自然舍不得放弃这份工作。”

“不过我老妈给我说了,你生孩子辛苦了,她不能回来照顾你,就让我先给你拿2000块钱的红包,她以后再回来补我,也算是她当奶奶的一点心意。”

我出院后,大姑姐就给我拿了2000块钱的礼包,加上她的600块钱红包,一共给了2600块钱给我。

在20年前,这份礼包的份额,应该还算挺丰厚的。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刘军后来告诉我,他老妈其实只给了600元的红包给我,是大姑姐悄悄添了钱,她只是为给婆婆长面子。

真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啊!

我在家里做月子期间,也都是大姑姐每天来照顾我,帮着下厨房给我熬鸡汤,给孩子洗澡洗尿布。

我不好意思地对大姑姐说:“姐,真是麻烦你了,你种菇也很忙,还天到晚往我们家里跑,你并没有义务来照顾我的。”

大姑姐笑着说:“我妈没有时间来照顾你,我就替她来尽义务吧,你母亲身体不好,刘军又不理事,如果我不来看着点,你怎么休息得好?女人要想身体好,坐好月子可是顶重要的事情。”

就这样,多亏了大姑姐来照顾我的月子,我和儿子都长得白白胖胖的,我忍不住对刘军说:

“还算有你姐来顶着,要是全指望你,估计我和孩子都要饿得哇哇叫了。”

刘军笑道:“我姐从小做事就麻利、能干,比我妈还会料理家务,我就知道,只要有她在,我可以放宽心了。”

大姑姐做了好几年的大棚木耳平菇,但后来越来越不好请零工,她就只好结束了种植业,跑去了附近的玻璃厂上班。

我笑话她说:“姐,你可真舍得累,姐夫那么会挣钱,养家养孩子跟本没有问题,你完全可以在家当少奶奶享福,干嘛还去玻璃厂里受累?那里可都是男人做的工作。”

她却笑道:“女人靠自己生活,自力更生不好吗?工厂还可以为我买养老保险,我的工资自己攒起来,心里才会更踏实,更有安全感。”

听她这么说,让我也点燃了自信心,孩子小的时候,我就在家不远的菇厂打工挣钱。

孩子可以读幼儿园了,我就去了县城里的商场卖衣服,多少也能缓解家里的生活压力。

05

但不久后,我又怀了二胎,在医院里做剖腹产手术时,我也只能求教于大姑姐。

我愧疚地对她说:“姐,你现在要上班,我真不好意思来麻烦你。”

大姑姐却无所谓地说:“我们是亲姐弟,一家人,说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呀?你生孩子是大事,我请几天假来照顾你就是了,钱是挣不完的。”

那段时间,一直都是大姑姐在医院里照顾我,我在家里做月子,她也一天跑来几趟,连我爸妈都被弄得不好意思了。

“翠翠,我们家有什么事,都让你来跑,真是谢谢你啊!这不,你还亲自来厨房做饭给我们吃,真难为你了!”

我妈的腿越来越不好,只能坐在椅子上看着刘翠做事,一边和她聊着天。

我们农村上都种了稻子,油菜等农作物,每年到插秧、收获的农忙季节,因为爸妈的身体差,刘军也总要去叫上他姐姐来帮忙。

大姑姐从来没有拒绝过,哪怕是她家也要收稻子,她总会抽空过来帮忙。

很多时候,她连饭都不会吃一口,干完活就直接回家去了,说省得们我回家煮饭,麻烦。

在我小女儿还在上小学的时候,老妈就因为病痛离开了人世。

还没有过两年,我爸也在一天早上,该吃早饭时,我们再也没有叫醒他。

爸妈走后,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我和丈夫更加努力地挣钱,把家里的房子也重新修建和装修过,院子和房间都很宽敞。

这时,婆婆因为年龄大了,就没有再做保姆,但公公已经去世多年,婆婆一个人并不想回山里去住。

婆婆就来征求我们和大姑姐的意见,她说:“刘军、刘翠,我只有你们两个儿女,所以我想和你们一起住。”

我心里对婆婆有些不满:当初我坐月子的时候,让你来照顾我和孩子,你却忙着挣钱。

如今你年龄大了,才想到来投奔我们家,再说刘军是上门女婿,哪有婆婆跟着儿子,一起来入赘女方家的道理呀?

这于情于理,都有些不合适吧?

06

就在我有些犹豫时,大姑姐却主动揽下了责任,她对婆婆说:

“妈,弟弟、弟妹要供两个孩子读书,负担重,你还是到我家去住吧,我们只有一个女儿,压力相对轻一些。”

就这样,婆婆直接住到了大姑姐家里。

大姑姐两口子的确能干,他们不仅乡下房子宽敞,还在县城里买了两套商品房。

不久后,婆婆就找跟着大姑姐搬去了城里住,老太太一天到晚在街上转悠,锻炼身体,别提有多悠哉了!

看到村里很多人都在城里买了房,我和刘军也很羡慕。

孩子一天天大了,以后儿子要讨老婆,在城里买房,也是男方家里必须的条件吧?

所以我们两口子,也将辛辛苦苦攒下的30万元,去县城里按揭了一套70多万元的住房。

房子到手了,但是我心里老是挂着房贷的事情,吃饭不香,一颗石头总也落不了地。

我和刘军商量着,等我们攒够了钱,一定趁早将房贷都还完,免得夜长梦多。

刘军有了房贷压身,也比以前勤快了许多,他每天都坚持出车,没两年时间,我们的房贷就只剩下20万元。

当我和大姑姐说起这事时,大姑姐突然对我说:

“小英,我在玻璃厂上班时,攒下了20万元,在银行存了定期,既然你想提前还房贷,我就把这笔钱取出来,先拿给你们用。”

大姑姐的话,让我非常感动,但也让我有些不安:

“姐,你的钱存在银行里有利息,取出来也不划算,我和刘军怎能因为还房贷,就让你来受损失呢?”

大姑姐说:“厂里给我买了社保,我今年也到了退休年龄,每个月能拿些退休金零用了,在吃穿方面应该不愁。”

“我和弟弟感情从小就好,现在我们家里的日子比你们宽裕,我能帮衬你们一点,就尽量帮吧!”

“等钱到了期,这20万元你们就先拿去,将房贷了清,也算是了了一件大事,今后你们挣了钱,再慢慢还我就行了。”

07

在年底,大姑姐的定期都到期了,她就将钱取了出来,让我和刘军去将房贷一次性还完。

刘军笑着对他姐说:“姐,你会不会问我要利息啊?”

“臭小子,你努力去挣钱,早点把钱还给姐就行了,姐还要你什么利息啊?”

大姑姐朝她兄弟瞪眼睛,“即使我要了你们利息,还不是要拿给你们两个孩子买吃买穿的?”

我和刘军都“嘻嘻”笑起来。

是啊,这些年来,大姑姐一直都在帮衬着我们家里,不仅帮着我们干地里的活,还经常给我们两个孩子买衣服,买牛奶水果,孩子们都特喜欢大姑姐,和她亲热得很呢!

我忍不住说:“姐,婆婆一直住在你那里,我和刘军都没有尽过孝心。本来赡养老人,儿女都有责任的,这对你也不公平,你还是让婆婆到我们家里来住吧!”

大姑姐笑道:“你们两口子多来看看妈就行了,她在我那里住得很习惯,没必要搬来搬去。”

“小英,只要你心里对妈不要有芥蒂,她就已经很欣慰了,我只希望,我们两姐弟家里的日子都能轻轻松松的,大家和和美美,就比什么都强!”

碰到这样的大姑姐,我真的感觉非常幸运,但还是拉住她的手问:“姐,谢谢你,只是你借钱给我们,姐夫会不会有意见呢?”

大姑姐“呵呵”笑道:“他能有什么意见?我当初去厂里打工,他也埋怨过我有福享不来,偏要去受累!”

“我就说,这是我给自己挣私房钱呢,他管不着!现在他当然不会管我们姐弟的事哦!”

刘军笑道:“姐,遇到你这伏弟魔的老婆,姐夫一定很苦恼吧?放心,我一定加油挣钱,早点把钱还给你。”

“为了庆祝我们家还清房贷,姐,今天我请客,去吃火锅,你回去叫上老妈和姐夫,今天我们一大家子,好好去乐呵乐呵……”

家和万事兴,大姑姐就是我们两家人的和事佬啊,大家说是吧?

0 阅读:41

冰彦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