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和华夏交战的“鬼方”,究竟是哪个民族?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青文评过去 2024-02-22 20:12:56

鬼方,一个在商周两朝,令中原国家头疼不已的存在。鬼方最强盛的时候,河南、山东等地的诸侯国皆落入其手中。

但是到了秦汉时期,却再也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其实鬼方并未消失,只是换了个称呼。而看懂了鬼方,明白了华夏文明为何能够长盛不衰。

鬼方,差点让周武王翻车

鬼方,是商朝的称呼,也就是被称作“鬼”的一个方国,类似的存在还有朔方、土方等。说白了,鬼方只是一支生活在中原之外的强大部落罢了。

由于远离中原文明,鬼方人野蛮好战,战斗力极高。而且由于文明落后,生产力不足,鬼方不得不定期出兵中原国家,来补充缺乏的物资。因此,他们与中原国家之间的关系很差。

然而这一情况,到了商高宗武丁时期发生了改变。武丁时期,西北的朔方、土方联合鬼方兵犯商朝,武丁亲率大军,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将这三个部落给击败。

朔方、土方倒是好对付,唯独鬼方,武丁花费了三年时间才将其击败。这还是因为鬼方技术落后,使用的还是石头、木棒制作的武器,而商朝军队已经装备了青铜武器。由此也可以看出鬼方的强悍。

这些野蛮部落信奉强者,被武丁击败后,鬼方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人选择归附商朝,跟着武丁一起返回。而另一部分人则选择了远遁,商朝对此也是鞭长莫及。

归附商朝的这一支鬼方,成为了商朝最忠实得到“迷弟”,双方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关系。商朝甚至将大量青铜武器赠送给对方,足以看出商朝对这支鬼方的信任。

到了殷纣王时期,由于商朝将军队主力派去征伐东夷,导致内部兵力薄弱。周武王趁机起兵伐纣。

而殷纣王却将大批奴隶、囚徒装备起来,用来抵抗周武王的大军。在大军临阵倒戈后,殷纣王依然不放弃,返回城中继续抵抗。

很显然他这是在拖延时间,那么他到底在等待什么?很多人以为他在等待商朝大军返回,其实不然,他是在等待鬼方的援军。只要周武王后院失火,那么他只能回撤大军。

根据《史记》记载“玄孙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生蜚廉。蜚廉生恶来……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

根据专家分析,这里的“石鬼方”其实就是“使鬼方”,也就是派人出使鬼方的意思。

殷纣王这时候不专心打仗,派人出使鬼方干嘛?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求援。

只可惜,殷纣王没想到临时拼凑的大军会这么快倒戈败北,鬼方还没来得及出兵,商朝就没了。

周朝建立后,鬼方依然忠心商朝,时不时出兵给周朝添乱。只是当时周朝内部存在着“三监之乱”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无暇顾及鬼方。

直到周康王时期,周朝才腾出手来对付鬼方。

这一战,周朝精锐齐出,共杀敌4800人,俘获超过13000人,得到牛羊无数。鬼方实力大损,再也无法威胁到周朝了,因此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融入中原文明的鬼方

前面提到,武丁击败鬼方后,一部分鬼方选择归附商朝。而周康王击败的也是这一支鬼方。

他们在来到中原地区后,迅速地融入了中原文明中。武丁将他们分封为多个诸侯国,现在能知道名字的只有“鬼侯”和“九侯”两个侯国。

这些归附的鬼方部落,按照姓氏划分,以怀姓九宗为主。经过长时间发展,“隗姓”鬼方逐渐胜出,人数远超其他八个姓氏,成为了归附鬼方的代表。

当周康王伐鬼方后,只有少数“隗姓”人留了下来。他们认可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身份,得以被封为诸侯。

中原之外的另一部分鬼方

那么,选择远遁的另一部分鬼方,又去哪里了呢?

远离中原的地方,那生活条件更差了。于是,在周朝建立后,他们又选择返回故地,继续和中原国家做邻居。

不过,在周朝的称呼中,他们不再叫鬼方,而是被称作“隗姓赤狄”,“隗姓”没什么好说的,隗姓乃是鬼方大姓。至于“赤狄”则是因为鬼方崇尚红色。

大概是鉴于周康王的强大战斗力,鬼方和周朝出现了一段“蜜月期”。根据《左传》记载,鬼方曾经出兵,帮助周襄王征讨郑国。周襄王为了感谢鬼方,甚至动了娶鬼方的女子为妻。不过此事被大臣们给劝阻了。

到了春秋时期,由于中原地区诸侯乱战,鬼方趁机举兵南下,接连消灭了好些个诸侯国。当然,都是一些实力弱小的诸侯国。

再后来,一些强大的中原国家,比如晋国、楚国出手了。鬼方根本不是这些强大诸侯的对手,只得又退了回去。

此后的鬼方就一直走下坡路。到了秦汉时期,匈奴崛起,鬼方一分为三。一部分归附了匈奴,另一部分归附了汉朝,剩下的一部分,慢慢演化成了五胡乱华中的“羯”族。

也有观点认为,有一部分鬼方逃入中亚。但是这种说法缺乏依据,难辨真假。

汉家天下

中国有个成语叫“殊途同归”,用在鬼方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无论是归附商周的“隗姓”鬼方,还是游离于中原之外的“隗姓赤狄”,他们最终都融入到了中原文明之中,成为了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经过数千年后,如今鬼方的后裔依然存在,但是他们已经成为汉民族的一部分了。如果你身边有人姓隗,那么他大概率就是鬼方的后人了。

汉民族虽然不是最强悍的,但是却是最包容、开放的。他们愿意接纳任何民族、势力,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大概便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吧。

也正是因为有此广博的胸襟,华夏文明才得以延续数千年,不仅没有衰弱,反而再次迎来了兴盛。这大概就是华夏文明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吧。

0 阅读:5

青文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