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去狩猎,走进密林,突然对侍卫说:这里没人,你们杀我了吧

青文评过去 2024-02-22 20:13:40

赵匡胤在坐上皇位后,最头疼的事情便是防止黄袍加身的事情重演。而他最提防的,就是他的几个结拜兄弟。

毕竟这些人都是禁军的高级将领,在禁军之中素有威望,且各自有一股不小的势力。一旦他们有不臣之心,那赵匡胤的皇位就坐不住了。

一日,丞相赵普见赵匡胤愁眉不展,问道:“陛下,为何事发愁?”

赵匡胤便将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赵普不愧是赵匡胤的头号谋士,立刻给他出了个主意。赵匡胤闻言,大喜道:“先生此计甚妙,就按先生说的办。”

密林中的阴谋

就在那次会谈后不久,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离开了开封府。这支队伍目标直指城外的围场,也就是专供皇上狩猎的地方。

队伍中除了皇帝赵匡胤和一干侍卫外,还有赵匡胤的几个结拜兄弟。

自从坐上皇位,整天都是处理不完的工作,赵匡胤已经好久没有这么痛快过了。只见他一马当先,在围场中策马狂奔。

吓得众人一边在后面追赶,一边大喊道:“陛下,你慢一点,小心伤到龙体。”

赵匡胤对此置若罔闻,直接冲进了树林之中。皇帝的马自然是最好的,其他人的马根本追不上赵匡胤,也就赵匡胤的这些兄弟,因为骑的是御赐的好马,才能勉强跟上赵匡胤。

在树林深处,赵匡胤总算是停了下来。片刻之后,石守信等兄弟也追上了他。

几人刚准备说点什么,只见赵匡胤突然从马上跳下,然后就开始将身上的头盔、甲胄一件件取下来。

几人不知道赵匡胤是何意思,只得下马询问。接着,他们便被赵匡胤的话给吓到了。

只听赵匡胤说道:“现在附近没人了,你们想要皇位的话,赶紧动手吧。”

其他人都愣了一下,有的人眼里闪过一丝贪婪的目光。还是石守信反应快,他立刻跪拜下去,说道:“陛下,臣要是有这想法,机会多了去了。我这人没那么大野心,就想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而已。臣对陛下绝无二心。”

其他人闻言,立刻回过味来,于是学着石守信的样子跪拜下去,大呼道:“臣绝无二心。”

赵匡胤笑了笑,把他们扶了起来:“各位都是朕的好兄弟,朕自然相信你们。不过也正因为我们是兄弟,所以这皇位谁想坐,说一声就行了,咱们兄弟几个,谁当皇帝又有何区别呢?”

众人急忙高呼:“陛下切勿折杀臣等。”

他们不知道,就在附近的树丛里,早已有一支军队埋伏起来,其中还有不少神射手,箭无虚发。一旦朕有人想要对赵匡胤出手,下场可想而知。

赵匡胤这是在试探他的这群好兄弟,看他们到底有没有异心。现在看来,这群兄弟还算可靠的。

酒宴上的阳谋

虽然密林中的那场“鸿门宴”,让赵匡胤对那几个手握重兵的兄弟暂时放下了戒心。但是时间一长,他又开始患得患失起来。他担心这群兄弟被手下的人黄袍加身,被迫反叛。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他决定摆一次真正的“鸿门宴”。

一日,他在宫中设宴,专门宴请他的九位结拜兄弟。

宴席上,大家宾主尽欢,一起回忆着当年的戎马生涯。就在所有人都酒足饭饱,一个个开始东倒西歪的时候,赵匡胤冷不防地冒出一句:“你们说,万一哪天你们的手下给你们也来个黄袍加身,那我们这兄弟还做得成吗?”

“碰”,有人吓得把酒杯都掉地上了。

众人心中暗想:不带这么玩的。

不过想归想,做归做。只见众人匍匐在地,高呼道:“陛下,臣等不知道您听到了什么流言蜚语,但是臣等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请陛下明鉴。”

赵匡胤叹了口气,说道:“我自然是相信你们的,但是我信不过你们下面的人。只要你们一日身居高位,这些人就有可能把你们黄袍加身,到时候兄弟情谊可就保不住了。”

石守信不愧是老狐狸,他立刻反应过来,赵匡胤话里有话。他说道:“一切愿听陛下安排。”

赵匡胤笑道:“你们也别紧张,朕也不愿为难你们。要不你们把兵权交出来吧,这样一来,你们也不用冒险征战沙场了,朕也保证,只要有大宋一日,就保你们的家族一直繁荣昌盛。”

所有人都相信,只要有人敢说一个不字,立刻会有无数侍卫涌出,将那人千刀万剐。于是众人齐声答道:“一切听陛下的。”

这便是有名的“杯酒释兵权”,就这样,赵匡胤顺利地解除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并对禁军进行改制,将兵权全部收归皇帝手中,杜绝了武将叛乱的可能性。

他没想到的是,他所做的一切,倒是便宜了另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弟弟赵光义。

赵匡胤的努力,全都给赵光义做了嫁衣

就在赵匡胤大力削弱武将的权力,重用文官的时候。他的弟弟赵光义也没闲着,赵光义垂涎皇位已久,为此,他一直在暗中发展势力。皇宫中,朝堂上,有不少人都投靠了他。

公元976年11月14日,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去世。

赵匡胤的身体一直很硬朗,他为何会突然去世,很多人都认为是赵光义所为。因为赵匡胤去世前不久,还与赵光义在屋中谈事。二人好像还发生了争吵。有人隐约听到赵匡胤对赵光义说:“你要好自为之。”

当然,此事存在争议,真相到底如何,人们不得而知。

撇开这事不谈,在赵匡胤去世后,由于赵匡胤没有立储君,宋皇后当机立断,派宦官王继恩出宫,接赵德芳进宫继承皇位。

谁知王继恩并没有去找赵德芳,而是敲开了赵光义府上的大门。原来,这王继恩早就是赵光义的人了。在赵德芳的催促下,赵光义以最快的速度进宫。

看到赵光义的那一刻,宋皇后明白大势已定,只得对赵光义说道:“以后的事情全都拜托官家了。”

第二天,赵光义便举行了登基大典。至于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后来都不明不白地死了。赵匡胤谋划了一辈子,最后反而给赵光义做了嫁衣,还坑了自己的两个儿子。

这也怪他把自己的兄弟全都赶出朝堂,不然,如果他们还手握重兵,赵光义定然无法如愿。

20 阅读:20129
评论列表
  • 2024-02-23 21:33

    聪明反被聪明误,忠臣良将不信却信胞弟,岂不知抢夺权利者正是自己的兄弟。

  • 2024-03-09 15:00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吐舌头咯][呲牙笑][得瑟]

  • 2024-02-24 12:59

    这也许就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 2024-02-25 22:24

    被赵老二干掉了

  • 2024-03-21 18:29

    大宋朝历来防武将压武将,等于自费武功

  • 2024-05-09 05:26

    历史性贡献[点赞]!

  • 2024-02-23 22:28

    震惊了全世界

  • 2024-03-19 15:23

    这些兄弟也是不够意思,人家都有这要求了都不满足人家

  • 2024-04-03 18:42

    皇位诱惑太大,这也是开国皇帝斩杀武将的祸根,同时更是封建王朝不久远的根源,能人才能治国!现在同样值得借鉴

  • 2024-06-01 22:39

    只能说这个皇帝很笨,防天防地,尽然不防自己的亲兄弟。

  • 678 2
    2024-02-24 09:01

    我.倒感觉这样最好,不枉兄弟一场。至于之后,则怪他自己

    用户13xxx25 回复:
    确保兄弟荣华富贵就行了,不像元璋等人大杀开国功臣

青文评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